
寫作是表達方式,更是生活方式。當寫作者用筆觸探索生活,便能從中尋覓到面對它的力量。如同長夜將至,他們可以用文字燃起一束篝火,一筆一劃均是干柴。而人類歷史的車輪,就是在這火光的照拂下跨過道道溝壑。
為此,澎湃新聞聯合今日頭條、復旦大學發(fā)起“澎湃·鏡相”非虛構寫作大賽,歡迎任何對非虛構有興趣的寫作者,基于自身經歷、采訪調查或文獻資料完成這次寫作。
本次大賽,今日頭條設置的獎金池共 30 萬元,其中最高獎獎金為 10 萬元。獲獎作品將在澎湃新聞及今日頭條獲得百萬級推薦,并有望被影視改編及結集出版成書,獲獎者還將成為澎湃新聞湃客號簽約作者,并有機會與頭條號平臺簽約。
你可以記述職業(yè)生涯的風雨冷暖、關注眾生群像與社會問題,也可以觀察故土人情的命運變遷、打撈沉沒的歷史人事……無論是新聞性、公共性的選題,還是靜態(tài)、歷史、個人化的選題,我們都予以同樣的期待。
構建優(yōu)質內容生態(tài),為寫作者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是頭條號平臺一直以來的愿景。我們希望,本次大賽能涌現出一大批優(yōu)秀的非虛構寫作者,期待你的參與。
獎項設置

優(yōu)秀作者可獲得與頭條號平臺簽約的機會。
參賽規(guī)則
一、參賽對象:本次大賽僅針對中文寫作者,國籍、職業(yè)、身份不限。
二、作品字數:3000 字 - 15000 字
三、作品提交時間:即日起至 2019 年 4 月 7 日
四、作品提交方式
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發(fā)送至郵箱nonfiction@thepaper.cn,郵件命名為“大賽投稿+姓名”
請同時提交一則創(chuàng)作手記,簡述采寫思路、角度、過程、方法等,字數不限,講述清楚即可。創(chuàng)作手記和作品請放在一個文檔內。
請在作品正文文末留下您的姓名、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微信號和郵箱,方便大賽組委會與您聯絡。
如以團隊形式參賽,人數不應超過 3 人。
如有配文圖片或視頻,請將原圖/視頻單獨建文件夾,與作品附件一起打包發(fā)送。
請盡可能保留采訪原始素材,如采訪圖片、錄音、采訪視頻等,以備核查。
評審流程
1. 大賽組委會將從所有參賽作品中篩選出 50 篇入圍稿件。
2. 開通大眾投票通道,投票得分(占 10%)與學術評委團打分(占 90%),從 50 篇入圍作品中選取 20 篇優(yōu)勝稿件。
3. 終審評委團將為 20 篇優(yōu)勝作品交叉打分,得分前 10 名分獲特等獎及一、二、三等獎。
大賽進程將在澎湃新聞“湃客頻道”,頭條號@澎湃新聞,以及微信公眾號“湃客工坊”(ID:thesparker)實時發(fā)布。參賽者及大賽關注者均可添加鏡相小助手微信(微信號:paikejingxiang),進入互動群。
評委陣容

參賽須知
一、參賽作品嚴禁虛構、剽竊或抄襲,包括不得大量借鑒作者本人此前公開發(fā)表的內容。如有引用資料,請注明出處,并在文末列出參考文獻。
二、主辦方保留核查作品真實性的權利。參賽者需自行保留作品中相關信息的完整材料及受訪者的聯系方式,以備核查。
三、參賽作品需為獨家首發(fā),此前從未公開發(fā)表(包括作者個人公眾號、博客、社交平臺等),在大賽期間(征稿啟動至結果發(fā)布)不得將作品投給其他平臺或通過其他公開渠道發(fā)布。
四、一旦發(fā)現虛構內容、剽竊他人、自我抄襲、一稿多投等情況,參賽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獲獎作品如有上述情況,所獲獎項和獎金將被追回,由此帶來的一切后果由參賽者本人承擔。
五、本次大賽的參賽者應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獲取信息時,請務必遵守相關倫理準則,不得以危及自身或他人的方式獲取信息。參加本次大賽所造成的糾紛及一切后果由參賽者承擔。
六、作品一旦提交,即視為授權主辦方對提交作品可進行公開展示及宣傳。
七、獲獎結果公布后將有 20 天公示期,以備審查。
八、在法律法規(guī)允許的范圍內,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澎湃新聞所有。如有疑問,可發(fā)郵件至nonfiction@thepaper.cn咨詢。
大賽組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