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涼茶里的夏枯草等成分是否在衛(wèi)生部已公布的允許食用中藥材名單之列,對于5月11日披露的這一問題,廣東省食品行業(yè)協(xié)會12日下午在廣州緊急召開說明會替“王老吉”喊冤,但是“王老吉”方面自事發(fā)當日起到記者截稿為止始終回避記者的采訪?!?月13日《京華時報》
廣東省食品行業(yè)協(xié)會替“王老吉”喊冤,源自杭州有消費者稱,因長期飲用“王老吉”涼茶,出現了胃潰瘍,醫(yī)生診斷證明該患者胃寒,懷疑與“王老吉”涼茶原料中一味中藥材夏枯草有關。5月11日,衛(wèi)生部召開發(fā)布會,明確指出“王老吉”中部分成分和原料不包括在衛(wèi)生部公布的允許食用中藥材名單之列。
“添加門”事件的曝光,對于自汶川大地震以來一直處于高度正面形象的飲料巨頭廣東加多寶集團來說,無疑面臨前空前危機。但耐人尋味的是,“王老吉”似乎超然于外,說明會竟然沒有派出一個工作人員到場,跟幾十家到場的媒體玩了把“躲貓貓”,說明會變成了“粵食協(xié)”的獨角戲。
行業(yè)協(xié)會出面喊冤,涉事企業(yè)卻躲在幕后,這種“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的架勢,很是讓人不解。行業(yè)協(xié)會出面替企業(yè)喊冤,并無不妥,但它畢竟是代表企業(yè)方的利益,憑其所扮演的角色,如何能洗清“王老吉”之冤?“王老吉”中有包括夏枯草在內的十多種傳統(tǒng)中藥成分,是毫無爭議的事實。盡管目前還沒有官方的權威態(tài)度,對于消費者而言,似乎不難辨別問題的輕重。畢竟,人的體質各異,含有中藥成分的“王老吉”,不可能適宜每個人飲用。是否會造成胃潰瘍,并非是問題的關鍵,這些添加物是進行了備案,還是通過了官方的批準,也非核心問題。而在于“王老吉”是否盡到了生產者的責任,是否向消費作出明確提示,這些添加物的特殊功效和適宜群體,以及飲用后對特殊體質者健康的影響。
在三鹿奶粉等空前不絕后的一例例食品安全事件中,“王老吉”的“添加門”事件,在消費者看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而從網絡的反饋看,支持與譴責之聲形成鮮明對比,兩大陣營火藥味十足,但哪些是真正的消費者,哪些是涉事企業(yè)公關機構的幕后推手,哪些是打擊“王老吉”的槍手,顯然都令人難以揣測。
面對事關公眾健康的危機事件,官方的權威說法無疑是必要的,而不能僅限于是備案抑或是否經過允許。對于涉事企業(yè),在企業(yè)誠信與道德遭受質疑時,更不應失聲??煽诳蓸?、麥當勞、肯德基,無不遭受過涉嫌致癌的譴責,最終卻并未動搖其市場消費信心,它們面對此類危機時的做法,無疑值得學習和借鑒。(來源:魯中晨報評論員 王超)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清風_3862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