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我初中畢業(yè),以六百一十三分的成績考入了當地的高中——武岡五中,本是沒打算上高中的,考高中之前,我參加了中專預考,第一次我們班選了五個人參加,結果只有我與另外一個男同學上了分數線,我們倆的名字被寫在紅紙上高高地貼在學校的大門口.我有些高興,因為父親和我說了,如果考上中專就去讀,考上高中就不送我讀書了,那時讀中專是不用交學費的。而再讀高中,七十歲的父親已無力再供我讀書了。他早已和在廣州工作了幾十年的一個表叔也就是父親姑母的兒子說好如果我不能上中專就叫我到表叔那里去看能否幫我找到點事做。我那時仿佛沒有自己的想法,一切由父母親說了算。在心里也默認了父親的安排。中專預考的分數出來幾天后,忽有一天傳來一個對我來說猶如平地一驚雷的消息。分數線提高了幾分,我被唰下了了!悲啊,就因為這幾分我連參加正式考中專的資格被剝奪了!從那天起,我對迎接中考的熱情一下子變淡了許多,還復習什么呢?考上高中也是不讀的。我便有時留在家里幫年邁的母親做點農活,插秧的季節(jié)有時在家里插一天秧,第二天再去上學。兩個月后,我以略帶輕松的心態(tài)和同學們一道參加了中考,管它能不能再上學,就算是對三年初中生活的檢驗吧,考試時除了覺得數學有些題有點難度外,其余的幾名課我考得得心應手,沒有平時復習或是模擬考的題目難。結果出來了,我考了六百一十三分,超過了五中學校錄取線幾十分。我的第一志愿填的是一中,因以往二中的錄取線要高些,因此沒填二中的志愿。大概是和我同樣心態(tài)的考生不少,造成那年報考一中的人數比報考二中的人還多。一中的錄取線自然比二中的也高點了。如果我當時大膽點填二中的志愿的話也許被二中錄取了。我又已三分之差被一中拒之門外,沒錄取就沒錄取吧,省得讀不起更心疼,更舍不得。那年我們班上的同學大多考得一塌糊涂,平時成績好的同學反而沒幾個上錄取線的。班里前六名的大概只考上了三個,一個是揚力沖的姓肖的女同學,一個是我,還有一個就是上了中專預考錄取線的那個姓張的同學,前六名里把他算上才有我們三個人上了高中錄取線。,他有沒考上高中還是最后如愿以嘗地上了中專我不得而知,只知道很多平時成績不錯的同學都沒能考上高中。包括平時成績排在第一名的一位女同學,后來都在原來的學校復讀初中第二年重考。那年的升學,肯定給了同學們一個不小的打擊。我有幸以較高的分數考上了高中,可是家里無力再給我提供學習條件。我便把那張錄取通知書和幾年以來得到的一些獎狀都壓在箱底,連同我的讀書夢一起埋在那個箱子底下。九月,當考上還是沒考上的同學重新跨入校門的時候,我卻拿了兩身衣服,帶著表叔寄給父親的四十元車費,由哥哥將我送到了廣州表叔的家里,第二天,哥哥就回家了。到了表叔家住了幾天,他并沒有幫我找工作的意思,原來他與父親說也許可以安排我進工廠當工人。在他家的日子一天天過去,表叔沒有和我說過找工作的事情。只是教教我一些簡單的家務。后來我才明白表叔大概是想讓我到他家干家務活的。一個十七歲的農村女孩,在家也從沒干過家務活,而且沒一點去他家做家務活的心里準備,我做不來城里的家務活,總不能長期在別人家里白吃白住吧,一個多月后,我又由大哥接回了家?;氐郊液?,我偷偷地跑到五中,問我分到的那個班級的班主任唐老師,我是否還能回去讀書。其實父母親已沒有讓我讀書的意思了,他們實在無能為力,哥哥剛結婚有個自己的小家,在家里耕著那兩畝薄田,沒有別的收入。也許他也認為對我這個妹妹,沒有送我讀書的義務吧,總之我到今天也沒有怪過他。唐老師告訴我已經失去機會了,學校都上課幾個月了你才來。其實我去問唐老師也只是為了讓自己死心,死了想再讀書的心,離開五中時,天空一片灰色,十一月的冷風里夾雜著點點雨滴,那雨滴,滴落在我身上,卻打在我的心里,讓身體單薄的我覺得越發(fā)的冷......
后記:一九八九年,我懷揣八十塊錢闖廣東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惟一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