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靚仔,呆會炒個雞炸豆腐給你吃!”在超市的豆腐檔,我一邊買豆腐,一邊對旁邊新來的一位同事說!
“雞炸豆腐?”同事一臉的疑惑望著我,想必這個雞炸豆腐一定很好吃了?這到底是何方名菜?又有哪些特色呢?我神秘地對他笑笑,沒有答他。
提到這個雞炸豆腐,我忍不住想了起來,就快要流口水了,的確有好久沒有吃了。我此刻的心情不能平靜下來,仿佛一根敏感的神經被觸碰到,頓時很多回憶就像閘門開啟后水奔涌而出。
“豆腐??!要豆腐么?”遠處隱約傳來豆腐叔叔熟悉的吆喝調子,那吆喝聲是那么傳神,那么富有韻味,聽到這聲音,院子里的幾個小孩子像條件反射般跳起來,從家里跑出來,一人捧一個碗,頑皮地學著豆腐叔叔的吆喝聲,興沖沖地朝“豆腐叔叔”跑去。
遠遠地也能望到豆腐叔叔的身影了,他挑著豆腐擔子一搖一晃地走過來了。大家掏出皺巴巴的零票子遞給豆腐叔叔:“叔叔,我要坨豆腐?!蔽乙惨慧纾 薄皟邵?!”小孩子們便爭先恐后地叫開了,聲音此起彼伏,豆腐叔叔用鏟子將豆腐按上面的田字格子一一劃開,鏟起來裝進我們的碗里。然后我們一個個捧著碗,像懷著一個寶貝抱在胸前,心滿意足地滿載而歸,再小心翼翼地將豆腐放進碗柜里。
然后一個個就來槽門口玩耍,等著大人們收工回家了。遠遠地看到大人們三三兩兩走回來,小孩子們便又叫開了“爹爹,姆媽,快點行咧,我要吃雞炸豆腐咧!”
將鍋刷得光光亮,再倒上油,待那油稍稍有些熱度時,將辣椒粉和蒜片,姜絲倒進鍋去,就著油炒幾秒鐘,霎時間,那嗆人的油炒辣椒粉的香味彌漫開了整個屋子,這個過程叫“香油”“香油”不能“香”太久,不然會燒焦辣椒粉。接著便將上等的水嫩嫩的白豆腐倒進去,用菜瓢將其鏟開,碾碎,再加上鹽和味精等調料,翻炒幾下,一氣呵成。站在一旁的小孩們呆呆地望著,舔著舌頭,口水直流。雞炸豆腐就這樣新鮮出鍋了,小孩子一見立刻迎上去,樂呵呵端起來。
每家每戶的桌子上少不了要擺上好幾樣菜,但不管大人還是小孩,最愛的還是這道雞炸豆腐,不到一會,那雞炸豆腐便被吃得精光,小孩干脆端起那裝豆腐的碗,將碗也舔得一干二凈。
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去了離家好幾公里的城西鄉(xiāng)中心小學讀書,每天很早就起床動身,當回到家時已是很晚了,做飯菜自然非常不方便,于是雞炸豆腐來幫忙了!每次在碗柜里到翻出那碗水豆腐,于是我便學著大人的樣子,一板一眼地炒起雞炸豆腐來,像模像樣。
炒得多了,我的技藝也從生疏到熟練,再后來我就成為炒雞炸豆腐的高手。幾個瀟灑的動作完成,一份色香味俱全的雞炸豆腐也就炒好了,再從鼎罐里舀起飯,津津有味吃起來。那情那景,現在想起來,也是非常的享受和懷念。從此我更加徹底地愛上了這雞炸豆腐,深深地中意著它的美味,它的快捷,也感謝它能在我最需幫助的時候幫了我。
出來廣東打工后,公司的同事們每當星期天便會聚在一起好好做一餐飯,那場面熱鬧得很,毫無疑問每人都秀出自己的拿手好菜,廚房儼然成為廚藝烹飪大賽的現場!不善長做飯菜的我,卻可以憑著一坨水豆腐,幾條蔥葉子,再加上簡單的調料,只需幾分鐘就整出一道杰出代表作----雞炸豆腐,同事們每次吃后,都贊不絕口, 這道“名菜”屢次奪得“金獎”也就不出為奇了。同事們頗有興趣,紛紛向我討教,我于是熱情相助,但他們炒出來的雞炸豆腐看起來還可以,但吃起來就明顯感覺到是“贗品”了,口感上是要差一點嘍!
回憶著這些往事,我就著香味,品著這難得的雞炸豆腐!豆腐的細嫩口感、辣椒的香辣再加上與豆腐充分拌勻后深深融入豆腐內部的那咸味,勁匯成一個字:爽,那濃濃的爽勁兒通過舌頭,傳遍全身,舒服得不得了,讓人直呼過癮!
現在炒的這雞炸豆腐,仍然好吃,但是比起小時候在老家的那個美味來,就差遠了,而且老是覺得少了點什么東西一樣,也許是豆腐的水質原料及工藝上都不夠好,也有可能是我的技藝還達不到家鄉(xiāng)人的水平,最大的原因是我現在的心情吧!
“雄哥,這菜這么好吃,它叫什么名字?。俊毙聛淼耐碌谝淮纬?,顯得特別好奇。
名字?這道家鄉(xiāng)最不起眼上不了臺面的菜,還真沒有一個像樣的名字,老家人就叫它雞炸豆腐,但它里面絕沒有一絲雞肉的影子?雞炸豆腐是老家方言的叫法,用書面上的字眼準確地來叫應該是雞啄豆腐了!你瞧,這豆腐像不像像雞啄過后的樣子呢?稀爛稀爛,坑坑洼洼!呵呵,太形象了。叫它小蔥拌豆腐會比較通俗吧!事實上它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小蔥拌豆腐。
對,就這道平常的武岡小蔥拌豆腐,卻是我最愛吃的菜。它也讓我想起太多太多的往事。我的心又飛回到童年時期遙遠的故鄉(xiāng),在那村子小路的那頭,豆腐叔叔挑著豆腐擔子踩著石頭小路,一搖一晃地走過來!他的吆喝還是那么傳神,那么有韻味,我和兒時的小伙伴們一聽到聲音,端著碗爭先恐后跑去買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