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做了一個奇特的夢。夢見在路上碰見一位很久不見的老大哥,他騎著一輛改裝的車,像是電動三輪車,而拖箱卻在前頭,他的雙腳就踏在拖箱里,最為奇特的是,拖箱底是間隔的木條,而木條下面,卻是一個燒著炭火的火盆。他就一路開著電動三輪車,一路在烤火。我在一旁不停地贊嘆,這車太有創(chuàng)意了,不僅路上能烤火,到了公司,還可以將火盆從車里取出來,帶到辦公室去,真是可以溫暖整個冬天了!
醒來后覺得特搞笑,這種車子的創(chuàng)意,恐怕只有我能想出來。說到底,還是童年生活在心底留下的痕跡。
小時候,家家戶戶在冬天都會搬出一個火柜來。所謂的火柜,就是四四方方中空的一個柜,說是柜,其實是圍在一起的四條凳子,人們脫了鞋子跨進去,坐在四周的凳上,腳下就是一根根木條間隔的底,木條下面,就是一口廢棄的大鍋,鍋中燒著紅紅的炭火。天冷時,大家圍坐進去,蓋一床四方的小被,在一起聊天,或者打牌,那感覺是極溫暖極閑適的。若是只有一兩個人,我們就喜歡將整個身子縮進去,蜷縮在那木條上,像一只喜歡溫暖的慵懶的小花貓。
還有一種取暖的工具叫火箱,是鄉(xiāng)村的孩子們冬天上學必備的。一個小小的長寬高都為三十幾厘米的中空的小箱子,上面有一個木提手,里面放一個小缽,缽中放著燃燒的炭火,炭火上面蓋一塊打了無數(shù)小孔的鐵片。孩子們在天冷時,上學就要提這么一個箱子,再備幾塊木炭,上課時,就將腳踩在那鐵片上,下課時,都喜歡將火箱放到課桌上,添一兩塊木炭,再拿一支圓珠筆筒,對著那火吹啊吹,好讓炭火燃得更旺些。這樣,在條件簡陋的學校里,也可以盡享溫暖了。
到如今,火箱已經(jīng)悄悄從鄉(xiāng)村生活中消失了,大概是容易發(fā)生危險的緣故。但不知那些小學生們,在條件依舊簡陋的學校里,該如何取暖?而火柜,在許多農(nóng)村還存在著,但在更多地方,則被一種電火箱替代了。這電火箱其實就是從農(nóng)村的火柜改良演變過來的,將大鍋和炭火用電熱棒取代了,火柜四周用以坐人的板凳,也被變窄和放低,畢竟那木條坐久了也硌人,且坐上去,背后空空如也,無依無靠,不僅背冷,坐久了也不大舒服,這電火箱可直接放在沙發(fā)前面,人坐在軟軟的沙發(fā)上,腳踩在火箱里,既溫暖又舒適,也是極好的享受。只可惜,這電火箱也只老家有,成都還不曾看見過。
如今的電烤火箱所謂的火柜,和這個外觀相似。不同的是,火柜是正方形的,底下不是電熱棒,而是放了炭火的大鍋,且邊框要寬得多、高得多,可以圍坐六到八個人。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淡淡清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