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人有人語,獸有獸話,鳥有鳥語”。山地,是各種動物之間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山里人天天與鳥鳥兒打交道,能聽懂它們叫聲的用意。所以,人們根據(jù)經(jīng)驗總結(jié)了鳥語是很吉祥禍福的預(yù)預(yù)兆先知,是山地的特殊文化。
布谷鳥體形小,叫聲尖利豪爽,人人喜愛,如春天飛來“催春鳥”,催春鳥(布谷鳥)一飛來就叫“快翻白果”,意思是催耕夫快把板田翻過來。它一天從早到晚,都飛翔在天空不停地叫喊,叫得口中流血,連食物都沒時間找來吃。據(jù)說,其它的鳥十分佩服它的精神可貴,憐惜它叫得可憐,于是每只鳥給它喂三天吃食。等田垅插完秧后,它又進山?jīng)_叫“過工,過工”,意思是這些田再不插秧就過季節(jié)了,人們也常說“過工”鳥叫了,不插秧就遲了。它叫到之處,見到處處插完秧,遍地綠色的田壟,才停止叫喊。有人說,這鳥是人變的,懂農(nóng)時,知季節(jié),當然這是人把布谷鳥藝術(shù)形象化了。
陽春鳥,還有一種叫法“哥哥苦”。它與布谷鳥分了工,陽春鳥專管旱地翻土,催人種雜糧報信,當人們聽到“哥哥苦”叫時,就開始準備種豆、種棉、種包谷、種季節(jié)菜等作物。傳說這種鳥是兩兄弟變的,這個故事在民間流傳有幾千年,很久以前,一個袁農(nóng)的漢子,娶妻蘭河香,生下兒子袁木,袁木八歲時,因病死去,過了兩年,袁農(nóng)娶了個繼房叫梅克花,還帶來個兒子叫兀金,比袁木小兩歲,梅克花做了袁木的后娘,世上有幾個后娘不分心的呢?梅克花有好吃的只給兀金,兀金吃好穿好,而袁木常常饑寒交迫。這一年,袁木十四歲,兀金十二歲,梅克花要兄弟倆去種豆,梅克花給袁木的種子是炒熟的,不能發(fā)芽,給兀金的種子卻是生的,三天就能發(fā)芽。去種時,梅克花板著臉孔對兄弟倆說:“你們要等豆子發(fā)芽后才能回來”。兄弟倆聽話種下豆子,兀金種下的豆子三天便開始發(fā)芽,他先回到了家,可是袁木等了四五天后,還是沒發(fā)芽,肚子餓了就去井邊喝水,最后餓死在井邊。兀金與袁木是好兄弟,等到第六天,還不見哥哥回來,于是去找哥哥,才知哥哥在井邊餓死了。兀金守著哥哥哭,哥哥苦、哥哥苦,哭了半天也氣死了,變成小鳥,叫“哥哥苦”。后來人們聽了“哥哥苦”的叫聲,便想起那個凄慘的故事,知道是種豆的季節(jié)來了。
貓頭鷹,當?shù)胤Q“哭骨頭鳥”。是一種報喪預(yù)兆的鳥,只要有人聽到它叫,就會罵道:“晦氣,晦氣”。人們覺得聽了這種鳥叫,家中不吉祥,不是喪事,就會大病大禍臨頭。據(jù)說,這種鳥是算命先生變的,自稱半神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知人心,人間福禍,能夠預(yù)知。有一次,他給財主算命,他對兩個少爺說:“我直說你們不要見怪,不出三日你父天年已滿”。三天后,兩個少爺找到算命先生說:“我父親身體硬朗得很呢”。算命先生聽了仰天自嘆道:“算不準別人就準自己”。當天,算命先生無病身亡。閻王見他是個算命先生,就讓他變成“哭骨頭”鳥,專報人間吉兇福禍,叫聲為“快哭、快哭、快哭”。
喜鵲鳥,是種吉祥鳥,報喜不報憂,人人喜愛,個個愛聽。山里人見過喜鵲筑巢、架巢那天肯定是好日子,因此鄉(xiāng)下說,只要碰上喜鵲架橋,做好事的一家會很昌盛,喜鵲好象通人性,喜鵲架橋又是喜鵲配偶的日子,卻見遠近的喜鵲齊隊,一對一對飛來架橋,圍著巢啷啷喳喳地叫,它們像鴛鴦一樣,白天一對一對玩耍,晚上交頸而眠。為何會這樣呢?傳說有這么一個故事:從前有個財主的女兒愛上了一個長工漢,當時在封建社會里,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長工哪能得到財主的閨秀呢?而財主的女兒暗地愛上了長工,兩人在一起發(fā)過誓言,不管是不是同年同月生,只愿同年同月歸,可是,財主強迫女兒嫁給另一家財主的一個白癡兒子,閨秀知道后,逃也逃不出,只好自縊而亡。長工知道閨秀走了,痛哭不止,也跟著殉了情。后來財主還有點善心,將兩人葬在一塊,兩人牽手進了閻羅殿,閻王知道他們殉情的事后,就賜他倆變成喜鵲,相親相愛,專為人間服喜。
烏鴉鳥,其叫聲被人們視為不吉祥的預(yù)兆,因此,人要是開門時聽到烏鴉叫,會起掌的人就要起掌,以預(yù)測出門的吉兇,不會起掌的人,就關(guān)閉門不出,烏鴉叫就有禍,是遠古先輩傳下來的,成了一種民俗。山里人說烏鴉原來是一個長舌婆,喜歡挑事生非,死后才成了烏鴉。
滑雀鳥,是一種天氣預(yù)報鳥,它們從別處飛來,一路預(yù)報天氣情況。山里人知道:一滑晴,二滑落,三滑四滑動盆潑。因此,人們只要看滑雀鳥從頭上叫著飛過,就知道明天的氣象。
報夜鳥,是一種專為山里人,特別是在高山峻嶺中做工的人,報回家時間的鳥。它責(zé)任心強,每天太陽下山還有一兩丈遠就叫“收工,收工,收工”。催人下山回家。有的年輕人在山上做工,想偷懶早點回家。有經(jīng)驗的老人就會說:“收工鳥還沒叫,就想收早工回家了”?所以,這鳥是準時整點的報時鳥。
陳介鳥是鳥王,山里人又叫它神鳥,它很少叫,也很少人聽到,據(jù)說,只要誰聽到,誰就會倒霉,就是遇鬼了。一些迷信重的人,還會去問“仙娘”指點,往往那些“仙娘”畫蛇添足地說:“某月某日你在山里撞遇傷亡鬼,傷亡鬼是向你家要錢要衣服,你要馬上回家請師公送給傷亡鬼,才可免去大難”。因此,大山高嶺上很少人去,而正嶺上的路,據(jù)說是陳介鳥走的路,這是古人傳下來的說法,所以,山里人往往太陽未下山之前,就得回家,意思是,太陽是壓鬼妖的正氣大神,太陽下山了后,鬼妖就開始活動,所以,山里人一般不出門。
另外,還有蛇相附(交尾)的事,說是人見蛇相附,不是好兆頭,那人不死也要脫層皮。但是人們也有解脫的辦法,取下自己的褲子放在頭上頂起,還要大聲地喊:“蛇相附,快脫被,頂在頭上免災(zāi)遇”。其實,蛇相附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免責(zé)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龍會欽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dān)相應(yīng)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