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資訊 二姐夫的米粉

        二姐夫的米粉

        趙劍萍 2015-03-13 11:09 13
        黃高遠點評:二姐的愛情恩怨還有兩個家庭曾經(jīng)的糾結,如今都早已經(jīng)化在這一碗碗精致的武岡米粉里了。

        二姐夫的米粉

         
        二姐夫戴師傅是南門口百年米粉店的大廚戴卓順師傅,他出生于“飲食世家”,他的爺爺、父親都是做米粉的。我認識他的父親,如今已經(jīng)作古,老人曾經(jīng)是武岡市飲食服務公司的“榨粉工”,我見過他坐在高高的“大黃鍋”旁邊,把米漿裝入一個網(wǎng)眼狀的大容器,用大木錘錘米漿,米漿流入大黃鍋內,就成了米粉。我們武岡人喜歡長米粉,因此,米漿要勻細,捶打時用力要均勻持續(xù)。聽我二姐說,二姐夫小時候過年得到壓歲錢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最大的愿望就是上街去吃一碗米粉,這是生命成長中的另外一種DNA。
         
        我的父親畢業(yè)于西安航校,我的母親出生于“大地主”家庭,她是那個時代的“白富美”,他們對知識的熱愛和追求超越了一切。
         
        二姐夫15歲初中畢業(yè),畢業(yè)于“都梁中學”,那是一所城鎮(zhèn)家庭學習特別差又要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掃盲學校,被我們稱之為“都來”,意思是什么學生都收,收的都是“渣滓生”。后來我知道,我們同時代的好多“都來”生都成了商業(yè)領域的中流砥柱。
         
        所以,當我的二姐愛上“都來生”戴師傅的時候,不啻為我們家的一場“災難”。那年我二姐17歲,戴師傅20歲。記得戴師傅到我們家來“上門”(提親),憤怒的母親把他帶來的彩禮全都扔到了大街上。戴師傅穿著一條喇叭牛仔褲,屁股渾圓。他留著長發(fā),蓄著小胡子,說話“陰陽怪調”,還聽說他抽煙,特別愛打牌。母親連吼了幾聲“流氓!流氓!滾滾滾!”她傷心之極。
         
        “上門”就這樣草草收場了。我母親和二姐的“戰(zhàn)斗”卻愈演愈烈。青春的愛情之火沒有阻擋這對青年男女的堅定信念,二姐常常偷偷跑出去和戴師傅約會。為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母親采用的方式十分粗暴,把二姐美麗的卷發(fā)剪得亂七八糟,把她出門的衣服剪成一條一條,撕扯得嘩嘩響。即便如此,二姐還是贏了,他們結婚了。簡單的婚禮中,沒有我們家的任何一個人,包括我們家的親戚。
         
        我和我的弟弟小,因此我們比較“聽話”,我們被母親反復教導不要和“忤逆不孝”的二姐有任何往來。我放學時要從二姐家門口過,不管她怎么叫我,我一看到她就跑,決對不理她。
         
        那些年我們就是那樣過的,兩個家庭之間似乎有不共戴天之仇。那對小年輕夫妻深深知道,母親非常地“看不起”他們。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了自我改變。二姐夫剛開始去邵陽市的廚師學校學習,然后又去長沙進修,考取了邵陽地區(qū)的一級廚師證,據(jù)說,他是武岡市第一個有專業(yè)資質證書的廚師,由此可見,接受專業(yè)而系統(tǒng)地訓練是人成長的第一步。之后他們在最早的鬧市區(qū)三牌路開了“又一村酒樓”,名氣很大,生意做得很好。
         
        他們創(chuàng)新性地適應市場需求,做“流動宴席”(紅白喜事上門服務,鍋碗瓢盆桌椅板凳一條龍)。這時候的戴師傅已經(jīng)遠近聞名,他因為說話嗓門很大,得了一個廣為傳播的綽號“叫雞公”。是“流動宴席”讓戴師傅的米粉有了特別廣泛的群眾基礎。宴席的最后一道小吃就是米粉,就是這碗繼滿桌的大魚大肉之后最不被人看上眼的小米粉,戴師傅幾十年堅持不偷工減料,不因繁就簡,湯聊、調料、米粉制作,用他自己的話說“每一道工序規(guī)規(guī)矩矩做完”。慢慢慢慢的,越來越多的客人一直等在酒席上總是不散去,等的就是這碗米粉,只要是“叫雞公”掌勺,客人都留得住。我們那里的酒席通常是幾十上百桌,這樣的場面何其壯觀!
         
        生意人大都樂善好施,每每有剩下的還沒上過桌的米粉,我的二姐就送給街坊鄰里,我們那里的“白喜事”酒席通常是在出殯前的頭天晚上就有一頓,酒席結束大都是在晚上十點之后,街坊鄰里都愿意等,要不干脆拿著碗去酒席現(xiàn)場等。幾乎可以這樣說,那個年代,吃的都是“叫雞公”掌勺的米粉,吃過他的米粉的人,不計其數(shù)。
         
        戴師傅的成名,不是一朝一夕,他用一輩子的光陰做了一件小小的事情,把一碗小小的米粉做復雜、做極致,做到無可取代。因為熱愛,因為執(zhí)著,因為堅守,因為給予,又或源于一段原本最不被接納的愛情故事。
         
        我們家姐弟5個,如今留在父母身邊的,恰恰只有二姐一家。昔日的恩恩怨怨爭爭吵吵打打鬧鬧哭哭喊喊都在母親的皺紋與白發(fā)里漸漸消失。戴師傅有時候會特意做一碗米粉給我的父母,我想,或許,他的心情依然復雜?依然有那時的上下求索與愁腸百結,還有幾十年風風雨雨里的碗里人生、鍋里江山?我曾問過母親,也問過戴師傅,他們,都笑而不答。
        閱讀 1.7萬
        分享到:
        評論列表

        陳碧秋

        很好的文章,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贊。

        4110年前

        妮子

        下次一定要找時間去南門口吃米粉

        4810年前

        兵子駝

        我每次回家,也要去吃的,好吃得很。

        4710年前

        蘇定方

        好故事,用心讀了。好帖總能如此感染人。

        6310年前

        笨鳥先飛

        每次回家,父親一定會帶我去南門口米粉店,吃一碗地地道道的家鄉(xiāng)味米粉!

        8210年前

        正旅

        明天計劃就去南門口米粉店品嘗大廚戴卓順的米粉。

        6710年前

        妮子

        寫得好!二姐夫很厲害啊,他在憑借自己的能力打動兩位老人,也在維護自己的愛情。。

        7210年前

        manzhen071

        哈,好文章!

        7610年前

        風隨意動

        呵呵

        5810年前

        三湘田園

        寫得很好,南門口戴師傅的米粉,一家人的小恩怨,都在一碗米粉間,什么都不用說了!

        6910年前

        月之影

        好散文。

        4210年前

        白云浪子

        樓主一家有口福呀,。。這位戴師傅上過電視的。。。

        3610年前

        張金石

        喜歡吃武岡南門口米粉!戴師傅的故事更有趣!

        4810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