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編輯老師,請您別客氣
鐘文暉點評:云淡天高先生此文要頂出來!他提出“編輯老師別客氣”!我認為:人網也得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編輯老師要力求讀盡天下書和網文,嚴格控制粗制濫造之文和非原創(chuàng)而又不注明“轉”字號的文章在人網出現!每個寫作者要扎扎實實勤學苦練,力求寫出真正的自己的好作品!
俗話說:學無長幼,達者為師。這里,筆者絕對不是在討好編輯,以圖方便,而是出于對編輯勞動的尊重,請允許我稱編輯為老師。
既然是老師,當然要講究師道。韓愈曾經有著名的論述: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一語破的,“傳道、授業(yè)、解惑”是老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而編輯,作為作者們的老師當然也莫出其外。
武岡文學,作為一家有特色的文學網站,以其獨樹一幟的辦站風格,以其清新至純的文學特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贏得武岡廣大文學愛好者的青睞,大家無不口口相傳,趨之若鶩。這里面,成果的取得無一不凝聚著所有編輯們的辛勤汗水,艱苦勞作,可謂嘔心瀝血,兢兢業(yè)業(yè)。唐詩人羅隱的詩《蜂》中云: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的勤勞可以作為編輯老師真實的工作寫照。
作為學生的作者,都是來自武岡各地,為了一個共同的愛好才走到一起來的。水平參差、能力高下、側重各異,一定不盡相同,就像剛入學的孩子,雖然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的質量卻良莠不齊,別如天壤。
怎么辦,學生交的作業(yè)就需要老師來批閱、打分。
于是,問題來了,“編輯老師,請您別客氣。”這是筆者的真誠呼吁。
知道,編輯老師每天的“作業(yè)”批復量大,見到精彩文章,誰都會來了精神,多一點點評,就像困頓之時喝杯濃香的咖啡;見到文采平平,甚至洋洋灑灑不知所言的文章,人的本能反應是對付過去就完事大吉了。
所謂“對付”現象的產生是作者和編輯雙方面因素使然,一個巴掌拍不響。一是作者要提高質量,俗話說:孩子都是自己的好,老婆都是別人的好。作者視作品為自己的孩子這無可厚非,但是,作者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你就好比下蛋的雞,蛋味道的好壞是要別人來品嘗,而不是雞自己下結論;二是編輯一定要在把握好“賞識教育”的基礎上,敢于“一針見血”的指出文章的不足,或者委婉的指點給作者,這要看編輯的性格了,因為性格決定行為。
有個奇怪的現象,在武岡文學里,是沒有退稿的,一傳上去就Ok了。我不贊同這個做法,固然,網絡是可以海納百川,但也不能是什么臭襪子、臭短褲什么地都往里扔吧!
“文似看山不喜平”,有誰的文章可以十全十美,文不加點?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風云?
前幾天,看某位作者寫的從初一到十五的所聞所見所想,我直率的留下評語,建議莫做流水賬,那樣讀者和編輯都累,編輯無奈的說,發(fā)表吧,讓他自己留著看吧!很是幽默。
筆者認為,類似懶婆娘的裹腳布子——又臭又長的文章就該“槍斃”;類似臟亂差的東西就該及時清理,放回“回收站”。何必玷污純潔之地?何必占用有限空間?
網站的人氣是靠高質量的文章來吸引讀者的,而不是靠魚龍混雜的大雜燴來濫竽充數。表揚和批評運用得恰如其分是老師的從教藝術,既不打擊學生熱情,又不忘記指點迷津,可謂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古語說得好: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為了武岡人網的未來,為了作者們的進步,編輯老師,請您別客氣!
為了武岡文學的質量,精品店里也不要老賣一些白菜、蘿卜。那樣,別人去了一回精品店,就不去第二回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云淡天高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