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碧秋,武岡人網(wǎng)最負盛名之神秘人士,江湖各派人士尊稱其為玉筆書生。
關于陳碧秋其名,眾人不知其來由,不知因何而碧為何而秋,只能胡亂猜測卻不敢當面討問。皆因此人太過神秘,平日里輕易不得露面,即便上網(wǎng),也是來去匆匆,沒有人能扯到他半片衣襟。再者,其在江湖中聲望極高,人人都以見過其面為榮,然而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人能描述出他的長相和身材。
近日,陳碧秋改名為“陳璧秋”,這一微小變化發(fā)生在這樣一個神秘人物身上,自然能掀起江湖大浪。人人都在猜測,人人也在危而自居,不知這一改名,將意味著什么。
是預示著天將大旱,碧水不再?還是預示著碧天永失,水災患難?持有這兩種想法的民眾不知其數(shù),一派不停挖掘水庫保存水源以期待大旱之時水源充足,另一派則修建防洪大堤在山坡修建房屋以期水災之時依然有藏身之處。
又有人從“璧”字展開聯(lián)想,認為這是一個好兆頭。璧,玉也,寶物也!玉筆書生改名為“陳璧秋”,或許正表明天將降玉璧于世人也,若想得此玉璧,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于是,眾人為得此玉璧,成日里不肯吃飯,起早貪黑干重活,如此不過半個月,餓暈累暈者倒下一大片。
如此一來,社稷大亂,政府部門通過電視報刊雜志等多家媒體,意圖勸說眾人回到原來之生活軌道,卻收效甚微。
玉筆書生得知此訊,亦不愿自己成為令天下大亂的千古罪人,只好鋪開一長約十米之宣紙,揮毫大書十一字,而后,此十一字被轉載于各家媒體和網(wǎng)絡,社稷之亂終于平息下來。
君且猜乃哪十一字?
“無他,秋天遇一如玉女子也!”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淡淡清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