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資訊 記憶中的文革“下放戶”

        記憶中的文革“下放戶”

        言宋 2009-01-02 17:47 27
        都梁月點評:一場記憶已久遠(yuǎn),上山下鄉(xiāng)燃硝煙。階級斗爭黑九類,鄉(xiāng)村改造受熬煎。天地一春百花放,小平您好新一頁。血花淚花開心花,人世齊頌鄧爺爺。

        記憶中的文革“下放戶”

        大約是上世紀(jì)六十年代末吧,我們大隊來了幾戶下放戶。我家附近,九隊、十二隊各一戶,我所在的十三隊也有一戶。印象中,下放戶,都屬地富反壞右那一類的,都是來農(nóng)村接受改造的。

        我隊的那戶戶主姓黃,五十來歲吧,與她夫人都是小知識分子,都曾是教師。他們?nèi)叶紒砹?,共六人,三子一女。他們剛來時,寄住在別人家較為破舊的木房子里。當(dāng)時農(nóng)村住房都如此,所以,從這一點上說,并無歧視之意。房主是一抗美援朝的志愿軍戰(zhàn)士,復(fù)員后在縣城工作,他聽說生產(chǎn)隊把五類分子安排在他家,就回來要求生產(chǎn)隊給補(bǔ)貼,生產(chǎn)隊沒有這筆經(jīng)費(fèi),就只得把他們?nèi)野才旁谏a(chǎn)隊的一放石灰等農(nóng)具的茅棚里。茅棚是土墻砌的,上面蓋了一些茅草和杉樹皮,雨天常常漏水,老鼠也多,鼠洞不少。

        這位黃先生高度近視,戴著一圈又一圈的眼鏡,有人叫他“黃瞎子”。生產(chǎn)隊勞動有時要出晚工的,他很難適應(yīng),要人家牽引才能走路。為了照顧他,隊長讓他在曬谷坪曬谷。夫人身體不大好,干活也不大行,還鬧過笑話。耨田時,她只是用腳或手把稻田的水?dāng)嚋?,而不是去疏松水稻的根部。倒是稍大的二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干活還不錯。最小的一個與我差不多大。一家子這么多人,勞動能力不是很高,自然賺不了多少工分,在一個勞動日僅二角多的日子里,他們家的生活之窘迫是可想而知的,比一般農(nóng)戶更難過。父親是生產(chǎn)隊長,常讓他把一些細(xì)小、破碎的紅署、胡蘿卜、白蘿卜拿回家去。有些農(nóng)戶對此有意見,父親說:他們是縣里叫來接受改造的,我們總不能把人家餓死在這吧。

        這位黃先生是相當(dāng)謙和的,夫妻倆從未拌過嘴,也從未見罵過自家的小孩。對貧下中農(nóng),則更是客氣,生產(chǎn)勞動中也少有怨言。我們這些小孩最初并不敢與他過多地接觸,因為他是壞分子啊?!八娜藥汀狈鬯楹?,恢復(fù)了高考了,知識分子重要起來了。這時,他雖然還沒有平反摘帽,心情卻暢快多了,意識到下放的日子快要到頭了。我們這些快要小學(xué)畢業(yè)的小孩,對讀書也有了濃烈的興趣。他便自覺地充當(dāng)我們的老師。白天,是要勞動的,他給我們傳授知識大多選擇在晚上。春夏晴好時節(jié)的夜晚,他在茅舍前的竹林坪里給我們講了很多讀書人、科學(xué)家的故事,也輔導(dǎo)我們學(xué)語文、數(shù)學(xué),我們都是席地而坐的。秋冬或是刮風(fēng)下雨的天氣,我們就轉(zhuǎn)至他的茅舍里,沒有多余的凳子,也沒有多余的地方,我們就一個個站著聽他講授。進(jìn)入初中后,又給我們講授代數(shù)、平面幾何的知識,并時常出題檢測我們。那時的初中是不開設(shè)英語課的,黃老先生偶爾給我們來幾句英語,叫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大約是1978年吧,他就被調(diào)到公社中學(xué)教英語去了。有時,他要回到村子的家里來,我們就跑他家里去,他仍然會教我們數(shù)學(xué)方面的知識,并囑我們幾個好學(xué)的小孩好好讀書。有幾次談得很晚了,都是由我們幾個小孩把他送回中學(xué)去的,一路上,也仍是教誨不斷。

        大約是1979年吧,他摘帽了,全家得以回城,幾個兒女也陸續(xù)安排了工作,我們就沒有見過面。這位老先生對我的成長是有較大影響的,可以說是一位不是老師的老師。

        隔壁十二生產(chǎn)隊的下放戶是一劉姓人家,戶主是女的,我們都叫她“劉家奶奶”。他們?yōu)楹蜗路?,階級成分是什么,作為小孩是一概不知的。她雖是隔壁隊的,卻與我們同住一院子,所以,平常交往特別多。她與黃先生一樣的和善。盡管生活窘迫,但臉上時常寫滿了笑容。她帶來了二個兒子,大兒子,有一媳婦,還有兩個小孫女,大的6、7歲,小的4、5歲,共六口人。

        很不幸,有一年,她的大兒媳婦難產(chǎn),因沒有及時送往醫(yī)院,就去逝了。生下來的小孩也最終沒有保住。記憶中,那女的長得很清秀,不到30歲吧。由十二生產(chǎn)隊把她娘兒倆草草葬在大隊小學(xué)附近的黃土地里,墳地至今仍在!

        她家的兩個兒子,都是泥水工(以前在縣城大約是建筑工人吧),工做得不錯,當(dāng)?shù)匕傩諏λ麄兊目诒芎?,所以,她們?nèi)逸^黃姓人家似更受人們尊重,生活也過得稍好。

        劉家奶奶的小兒子,娶的距我們村不遠(yuǎn)的一女子,生活是幸福的?;楹蟛痪?,她們?nèi)乙簿突爻橇恕N覀冴牭狞S先生的女兒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生活所迫,他們夫婦倆同意,準(zhǔn)備將她遠(yuǎn)嫁給城步威溪沖里的一戶人家(山里人家,我們當(dāng)時很羨慕,他們有樹、竹可砍來賣)。那男的我們見過。小女子堅決不從,夫婦倆也并沒有逼迫,此事自然作罷。村里一個小伙子很喜歡她。如果不是后來回城的話,他倆應(yīng)會結(jié)連理的。

        有意思的是,劉家奶奶的幾個外孫,與我關(guān)系都很好。有一年,她南鄉(xiāng)(文坪那邊)的大外孫來了,他比我大一歲。他的父母好像是教師,有很多書。暑假上外婆這邊度假,他帶了些書過來。我也很喜歡看書,但我手頭只有連環(huán)畫,他就用一本叫《武陵山下》的書與我換著看。這是我看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當(dāng)然好看,至今我還能記得其中的某些情節(jié)。從此,我就不大喜歡看小人書了,而四處找人看較厚的小說看。這應(yīng)當(dāng)感謝我這個好朋友。以后,他暑假還來過幾次,依舊有書看。再后來,他不大來了,則是二個弟弟依次過來了,仍能從他們那里看到一些書。劉家奶奶回城后,我就與這些兒時的小伙伴失去了聯(lián)系,令人遺憾。

        劉家奶奶回城后,我奶奶去看過她,奶奶說她很客氣,招待了她一頓,說是她的外孫還在念叨著我。有一年,我父親上城里賣嫩苞谷,遇到過她,談話中,她也問到了我的近況。

        閱讀 3.5萬
        分享到:
        評論列表

        春的信息_2552

        那一段歲月難忘卻,是胡老師記憶中的一塊鐵。

        1216年前

        舟子

        此文讓我感受到知識對一個人的人格支撐力量!向知識分子致敬!

        1916年前

        言宋

        我記憶中的那段歲月,人們是不能搞家庭富業(yè)的。不過,即使搞了,只是生產(chǎn)大會上說一下。當(dāng)然,大會點名批了,大多也就不會再干了。似乎不用批斗。

        1716年前

        都梁月

        讀此古風(fēng),令筆者憶起文革中發(fā)生在本大隊的一樁慘事:一地主分子被民兵指揮部吊打三天,死后竟被老鼠吃掉眼睛,尸體慘不忍睹。據(jù)說“罪行”是利用冬閑外出搞副業(yè)。李家壯婦的故事若發(fā)生在計劃生育年代,可就要“罪”加一等了。

        1016年前

        都梁月

        話音未見落,身上挨皮鞭。夜闌人已靜,月兒上中天。
        隊里批斗會,持續(xù)戰(zhàn)猶酣。更有黑心者,使出殺手锏。
        彎腰又捆綁,孕婦直呼天。此情此景在,慄慄不忍觀。
        夜風(fēng)嗚嗚泣,月光皎皎寒。嗚呼!自古民以食為天,是“社”是“資”有何干! 天不禍人人自禍,令吾輾轉(zhuǎn)苦難言!

        1216年前

        都梁月

        再錄一首有關(guān)貧下中農(nóng)的:
        《古風(fēng)·批斗會》

        李家有壯婦,潑辣遠(yuǎn)近傳。上山能伐木,下地可犁田。
        走路快如風(fēng),輕挑百斤擔(dān)。膝下四女兒,企盼有一男。
        肚里又添丁,生計日艱難。奈何大寨工,有勁也枉然。
        平生手腳勤,壯婦自盤算:做點小生意,貼補(bǔ)柴米鹽。
        誰料那年代,此舉惹禍端。定為壞份子,批斗沒個完。
        壯婦不服氣,詰問壞何見?“投機(jī)倒把罪,外加不服管”。

        1816年前

        言宋

        我對下放戶、知青這一群體的生活所知并不深,當(dāng)時較小。望巷月君多寫寫!

        1016年前

        言宋

        《農(nóng)友》一詩所寫的情開形,何止是知青,一般農(nóng)民亦然。

        916年前

        都梁月

        呵呵,將您的空間當(dāng)作自留地了,罪過罪過!

        1416年前

        言宋

        文化水平較高的知青當(dāng)教師的多,我小學(xué)、初中的老師就有知青。當(dāng)然,大多是一、二中畢業(yè)的。

        1616年前

        言宋

        下放戶與下鄉(xiāng)的知青是不同的。下放戶多為地(主)富(家)反(革命)壞(分子)右(派)。知青多是單一的,不會舉家下放。

        1516年前

        言宋

        胡君是個有心人,弄了這么多知青題材詩!

        1416年前

        都梁月

        圖個情投意合,書情趣,寄筆墨,澆塊壘,寫蹉跎。臨風(fēng)對月,詩酒琴棋心寬闊。更兼妙哉英特網(wǎng),把世界都縮在被窩。打字不怕一指禪,添加刪除不羅嗦。有人說:嘿,酷啊,這老家伙!閑言碎語耳旁過,照樣沉溺在屏幕,不管他是譏笑,還是羨慕,咱圖個自己快活!

        1216年前

        都梁月

        煤油燈下讀紅樓,吟風(fēng)弄月荒草坡。找樂子到處都能有,取營養(yǎng)不在鈔票多。唐詩當(dāng)美酒,宋詞作大饃。寫標(biāo)語權(quán)當(dāng)習(xí)書法,搞宣傳只做練秧歌。管它是文場操琴,武場敲鑼,我都入伙。急流勇退正當(dāng)年,胸?zé)o大志不做作。

        1716年前

        都梁月

        稚氣未脫便下放,十幾年美青春全耗在泥巴窩。其中的苦辣酸甜,動魄驚心,唉,不忍說。冷看他斗來斗去,花開花落。一年年運(yùn)動接著運(yùn)動,惹不起,咱躲。饑寒交迫又怎著?悲也要過,樂也要過。

        1416年前

        都梁月

        《哭也是過,笑也是過》

        老家伙!哈哈,這稱謂不錯,咱也躋身在老家伙。嘻嘻,只是咱解放戰(zhàn)爭未趕上,抗美援朝沒攆著。更別提革命暴動舉火把,八年鐵血抗日倭。天生的紅五類,卻沒給地主扛過活,這不是我的錯!

        少年時知道反右派,大辦鋼鐵緊接著。失學(xué)田頭捉泥鰍,大食堂沒飯肚子餓。咱勒住褲帶聽大戲,喜歡那扣人心弦的喜怒哀樂,生旦凈丑,水滸三國,都讓人樂呵呵……哭也是過,笑也是過。

        1716年前

        都梁月

        農(nóng)友

        十載荷鋤記憶真,當(dāng)年農(nóng)友倍相親。
        同揮熱汗?jié)颤S土,競唱秧歌入巧云。
        半塊粗饃雙果腹,一則笑話兩開心。
        牧歸野外逢涼雨,擁進(jìn)羊群體共溫。

        “擁進(jìn)羊群體共溫”真乃生活之結(jié)晶。下放牧區(qū)的知青們應(yīng)有同樣的生活體驗。這樣的佳句只能在草根文學(xué)中見到?;蛟S難入學(xué)院派的法眼?

        1416年前

        都梁月

        自留地

        應(yīng)是承恩劉少奇,一家一塊補(bǔ)年饑。
        精耕細(xì)作情多寄,日近時親影不離。
        稻麥?zhǔn)[蘢超社壟,土田肥沃勝公泥。
        隊中養(yǎng)病家玩命,私字當(dāng)頭狠狠批!

        這首詩不是在描寫俺彎彎繞大叔和常富兄弟嗎?其實,這并非富裕中農(nóng)的專利,貧農(nóng)雇農(nóng)都一樣。食畢竟是天,而自留地里的食比天還要大。“三年自然災(zāi)害”中活過來的人體會尤深。

        2016年前

        都梁月

        三戰(zhàn)指《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和《南征北戰(zhàn)》?!叭龖?zhàn)情節(jié)詞可背,八出樣板耳能詳”真不是夸張??上贻p人的高速大容量“硬盤” 上都刻寫了這么些東東?!澳信嗄旰螡u少”?原因很簡單:一方面電影千篇一律,無趣得很;另一方面,在正負(fù)電荷間的電磁力及距離越小引力愈大的萬有引力雙重作用下,銀幕下的故事自然比銀幕上精彩得多。而“黑燈影”正好做掩護(hù)。

        2916年前

        都梁月

        露天電影

        呼朋引伴到郭莊,銀幕高張打麥場。
        三戰(zhàn)情節(jié)詞可背,八出樣板耳能詳。
        愛瞧精彩星眸亮,驚見殺伐月魄藏。
        男女青年何漸少?黑燈影里已雙雙。

        1716年前

        都梁月

        倘黛玉身體允許,還可能參加“鐵姑娘戰(zhàn)斗隊”,“能挑千斤擔(dān),不挑九百九”。對榮國府的少男少女來說,較為理想的下放去向是,按親戚關(guān)系下放到京郊劉姥姥的生產(chǎn)隊,應(yīng)能得到些適當(dāng)?shù)恼疹櫍ㄇ山愕脑庥隹少Y證明)。

        3616年前

        都梁月

        按說《紅樓夢》也應(yīng)歸入封資修之列,只因偉大領(lǐng)袖愛讀,且推薦給許世友讀五遍以上(可憐大老粗,也關(guān)風(fēng)和月?。?,“糟粕”自然成了“精華”,故知青們才能公開讀紅,聊以解饑。設(shè)若寶黛生在知青年代,也被“鼓勵”下鄉(xiāng),恐怕不會“閑賦菊和梅”,而只能“勤操鐮與鋤”了。

        3316年前

        都梁月

        知青下放農(nóng)村后,就得和農(nóng)民一樣,適應(yīng)貧乏的物質(zhì)生活與超強(qiáng)的體力勞動。與農(nóng)民們不同的是,知青們既然讀了幾年書,就有對文化知識和精神生活的追求。

        2816年前

        都梁月

        《臨江仙·知青生活之一》

        草樹凝煙山色暮,門前細(xì)雨霏霏。辛勞哪得問愁悲。插秧筋骨斷,壘坎土粘眉。

        落戶經(jīng)年猶似夢,壯懷逐日灰飛?!都t樓》一部緊相隨,可憐癡寶黛,閑賦菊和梅。

        2116年前

        都梁月

        錄知青朋友詩:

        冷酒吟詩逐雪寒,慨然霜面憶當(dāng)年。
        如歌歲月千秋唱,似火年華萬丈燃。
        灑盡豪情耕大地,抖足壯志戰(zhàn)蒼天。
        痛思多少不堪事,無悔人生海樣藍(lán)。

        3216年前

        都梁月

        一場記憶已久遠(yuǎn),上山下鄉(xiāng)燃硝煙。
        階級斗爭黑九類,鄉(xiāng)村改造受熬煎。
        天地一春百花放,小平您好新一頁。
        血花淚花開心花,人世齊頌鄧爺爺。

        3316年前

        兵子駝

        哈哈,很精典啊,要是可以有多這方面的相片就更好了,因為我家以前也有下放戶來過,是我爸說的,我爸說,他們很可憐的,農(nóng)活不怎么會做,有時吃的也不夠,大家農(nóng)民還是會幫他們們的,那個時代的生活,好艱辛的啊

        2316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guān)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