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質,城市公廁悄然“升級”
近年來,武岡市將城市公廁的建設和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圍繞“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實施“公廁革命”,逐漸補齊了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和社會文明的短板。

【人性化設計,提高城市溫度】
在武岡古城墻下的廣場旁,綠樹掩映中有一座單層的中式傳統(tǒng)建筑,外觀與周圍景觀協(xié)調相融,初看以為是棟古建筑,細瞧才發(fā)現(xiàn)這是座公廁。走進公廁,墻上掛著紙巾、洗手液、烘干機等設施。新安裝的除臭設備每隔一小段時間就會自動運行,通過機器內部的過濾凈化清除空氣中的異味。
“感覺很好,走進去的時候沒有聞到奇怪的氣味,廁紙、洗手液這些東西都很齊全。”剛從公廁走出來的陳女士說:“這里是市中心,白天、晚上人流量都很大,能有這樣一個高級廁所對大家都很方便?!?/p>
小廁所,大民生,市民廣場的現(xiàn)代化公廁是武岡近年大力推進“公廁提質行動”的一個縮影。
開展“公廁提質行動”工作以來,武岡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指示精神,以科學選址、精心設計、精細管理為目標,不斷優(yōu)化公廁整體布局,提升民眾如廁體驗,通過“新建環(huán)衛(wèi)公廁、改造老舊公廁、開放沿街公廁”,建立核心區(qū)域“3分鐘如廁圈”。市城區(qū)目前已完成新建公廁52座,改建公廁85座。
提質后的公廁,從展現(xiàn)城市美景的裝飾到形狀各異的溫馨提示、標準化制作的提示牌、生動形象的宣傳標語;從生機盎然的綠植到方便的置物架、平整干凈的地面;從大到廁位、小到廁紙,處處彰顯著人性化,體現(xiàn)出濃濃的人情味。
為滿足市民更大需求,武岡市還倡議全市黨政機關、單位和商業(yè)網(wǎng)點,免費對外開放單位廁所。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城區(qū)、特別是人口密集的老城區(qū),在短時間內要找到地方新建公廁比較困難,在建設速度跟不上需求的時候,合理開放臨街單位已有的廁所,是緩解如廁難的可行辦法之一。
鼓勵單位開放內廁,武岡市已推行數(shù)年。市民行走街頭,可在不少單位的門口看到“對外開放公廁”的指示牌?,F(xiàn)在,隨著“廁所革命”的深入,主動開放內廁的單位越來越多。
【精細化管理,增進顏值靚度】
武岡的公共廁所提質之后,從硬件到日常維護都發(fā)生了“質”的飛躍。
改造后的各個公廁,不僅設置了“方便”時必須的設施,還在公廁內外安裝、擺放了盆栽,美化環(huán)境,提升顏值。為杜絕疾病傳染源,公廁全面設置“病媒生物”防制設施,包括設置毒餌站、滅蠅籠、防蚊蟲紗窗,使用專用清潔香、洗手液,并在公廁的槽坑、化糞池等處,定期噴灑藥水和投放藥物等。
每座廁所還專門配備了廁管員,加大公廁精細化管理力度。保潔人員采取標準化的作業(yè)流程,做到全天保潔,確保公廁干凈衛(wèi)生無異味。
多個改造后的公廁除了配備飲水機、便民小藥箱、環(huán)衛(wèi)工人愛心休息室外,還根據(jù)國家公廁建設標準設立了第三衛(wèi)生間,為行為障礙人士設置了輔助設備和一鍵報警裝備,為帶小孩的家長設置了換尿布臺等。
【配套化服務,加大創(chuàng)文力度】
“公共廁所的配套越來越完善,電子顯示屏、自動沖水、殘疾人專用廁所、母嬰室、化妝鏡、更衣室等,這些兼具使用功能和美麗顏值的公廁,成了城市網(wǎng)紅點。”市民王先生高興地告訴記者,“廁所革命”讓全市廁所變得干凈整潔美觀,讓市民的生活更加舒心美好。
今年,武岡市開展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全市按照測評體系標準,在城市公廁內設置文明如廁、節(jié)約用水、禁止吸煙等公益宣傳標識,在主次干道每隔500米至少設置1處公共衛(wèi)生間指示牌。如今,廁所從簡陋場所,到逐步兼具衛(wèi)生、休息乃至旅游、文化等功能融合的新空間,改善了市民的如廁環(huán)境,更是助力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質,促進了社會文明進步。
一場“公廁革命”,彰顯一座城市的精細化服務,提升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武岡政府網(wǎng)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