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山會戰(zhàn)
——略談武岡抗日戰(zhàn)爭兵事之七
(根據政協(xié)湖南省委1992年編修的《湖南文史》中曾任國民黨陸軍第十八軍第十一師師長楊伯濤的“第十一師雪峰山會戰(zhàn)記”一文整理。)
日軍于1945年4月,以奪取芷江飛機場為目的,發(fā)動湘西雪峰山戰(zhàn)役。激戰(zhàn)至6月初,歷時兩月。
陸軍第十八軍原屬陳誠第六戰(zhàn)區(qū)戰(zhàn)斗序列。擔任常德、桃源、漢壽、益陽、洞庭湖西岸濱湖地區(qū)的守備。軍長胡璉,副軍長張世光,轄第十一師師長楊伯濤,守備常德、漢壽;第十八師師長覃道善,守備益陽;第一一八師師長戴樸,隨軍部駐住桃源。
第十一師首先接受全副美械裝備,會戰(zhàn)開始前已經過數月的緊張訓練,熟練地掌握了全副美械的使用。
第十八師、第一一八師,因運輸關系裝備不能同時到達,來不及調換美械,仍用原裝備參戰(zhàn),會戰(zhàn)結束后換上美械。1945年5月初,戰(zhàn)況緊急時,始奉命將第十八軍歸入王耀武第四方面軍序列,加入會戰(zhàn)。
據方面軍通報:日軍自4月中旬開始全面攻勢以來,遭到我軍縱深既設陣地節(jié)節(jié)阻擊。敵每前進一步均付出大量代價,往往爭一個要點,都經過反復肉搏,幾易其手,以至日軍前進遲緩,費時近月,于5月中旬始到達我雪峰山主陣地前沿,兵員糧彈大量消耗,精力疲憊。我軍方面利用大縱深陣地節(jié)節(jié)阻擊,利用空間,贏得時間,以加強主陣地的防御工事,并趁敵正面仰攻、兵力分散、部隊運動暴露之際,靈活集中炮兵予敵猛烈轟擊。大膽組織逆襲部隊夜以繼日、輪番向敵反攻,使敵難以應付。
我空軍方面:早在4月初已偵知日軍調動兵力,運輸頻繁,判斷有大規(guī)模進犯企圖。我中、美混合團空軍,亦即加強芷江飛機場兵力,日夜出動飛機轟炸湘粵、湘桂鐵路和公路交通線,以破壞敵軍兵力集結和補給運輸,戰(zhàn)幕揭開后,我空軍則大力支持地面前線部隊,情況需要,隨叫隨到,對敵進行聯合攻擊,這時的日軍大部分已轉移到太平洋上對付美軍,在我國大陸上的空軍數量減少,以此喪失了制空權。
5月上旬,我軍指揮部觀知日軍攻勢已到達頂峰,決心使用新兵團轉移攻勢,以殲滅當面之敵;命令在黔桂邊區(qū)的湯恩伯第三方面軍,所屬牟廷芳第九十四軍,由城步、綏寧疾進,向武岡西北其我軍第七十四軍對戰(zhàn)之日軍的左側背展開攻擊,經過激戰(zhàn),該軍逐步進展至武岡、瓦屋塘之線,日軍受到左側背壓力,只得對我雪峰山正面的軍隊停止攻勢。我第七十四軍亦趁機轉守為攻,協(xié)同第九十四軍圍殲當面之敵。
命令胡璉第十八軍迅即向沅陵、辰溪地區(qū)集結,聽候授予任務。軍長胡璉以第十一師為先頭部隊,第一一八師隨后跟進。行軍速度,一日約四十公里,沿途美軍見到我軍兵馬強壯,無不翹大拇指叫好。在戰(zhàn)況緊急關頭,兵貴神速。芷江是我的出生地,家鄉(xiāng)處于嚴重關頭,對我來說是一次嚴峻的衛(wèi)國保家的民族情操的大考驗。我必須盡到自己衛(wèi)國保家的神圣職責。我?guī)熑w官兵在奉到救援芷江戰(zhàn)略要點的任務后,群情激昂。有一部分官兵知道他們的師長是芷江人,更激起義憤,都說:“我們的師長是芷江人,現在他的家鄉(xiāng)危險,我們一定要保衛(wèi)住師長的家鄉(xiāng),保衛(wèi)住祖國的這塊戰(zhàn)略要地。這一仗關系重大,我們只能打好,不能打壞,我們要豁著性命吧日本鬼子打個落花流水,千萬不能讓師長在家鄉(xiāng)人民面前丟臉”。
中國戰(zhàn)區(qū)總司令何應欽與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原定的作戰(zhàn)計劃是:以擬待日軍攻勢頓挫時,將未曾作戰(zhàn)新銳的第十八軍使用于雪峰山正面,居高臨下向敵轉入攻勢,予敵以粉碎性打擊,一舉解決整個戰(zhàn)局。后來,四方面軍參謀長邱維達及其他人的建議:日軍主力部隊使用在雪峰山正面,企圖直驅芷江,而其兩翼則是掩護部隊,兵力較為薄弱。當時,日軍正面主力部隊雖有損失,但基本上仍保持強大的兵力。我軍由正面陣地出擊,適攫其鋒,難操必勝。不如向敵側面薄弱部分出擊,較有把握操勝。最后,采納邱的方案而改變了計劃,決定以第十八軍由溆浦、新化方面南下,向日軍右側背邵陽、隆回、洞口以北展開攻擊,直躡日軍后方,斬斷與邵陽日軍的聯系,形成包圍態(tài)勢。當時第十八軍先頭部隊第十一師,已通過辰溪、花橋、懷化到達安江附近。計劃改變,立即掉頭向溆浦前進,第一一八師向溆浦以東前進;第十八師向新化前進。第四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派其參謀長邱維達進駐溆浦與十八軍聯系。
第十一師通過溆浦,以戰(zhàn)斗態(tài)勢搜索前進。預定第一攻擊目標,指向敵右側交通隘道山門鎮(zhèn);第二攻擊目標,指向敵主要交通線邵陽至洞口公路線。前鋒前進至山門以北之馬頸骨附近,即遭遇日軍迎面阻擊,我即命部隊展開攻擊。正激戰(zhàn)間,日軍一個步兵聯隊和一個輜重聯隊經山門向龍?zhí)肚熬€之敵補給增援。其步兵隊企圖增援馬脛骨。我軍乘敵運動之際,迅速肅清當面少數之敵,將鋒芒轉向這個聯隊。該敵盤踞在附近高地和村莊頑固抵抗。我軍乘銳掃蕩,與敵肉搏廝殺。日軍素以白刃戰(zhàn)見長,鼓噪咆哮揮舞刺刀直沖我軍。這時,我軍擁有美械近戰(zhàn)武器沖鋒槍,數步之內向密集日軍迎頭掃射,日軍中彈紛紛倒地。經過整日戰(zhàn)斗,將該聯隊殲滅。繳獲山炮兩門,步機槍多挺,生俘日軍60多名,勝利結束這場激戰(zhàn)。隨我?guī)煹拿儡娐牭椒斎哲?,都好奇地去觀看,其中一少尉軍官名Right者持卡賓槍欲將一名俘虜槍斃以泄憤,被我阻止。在繳獲軍用品中有幾箱日本國鈔票,美軍竟以美鈔兌換,日軍小太陽旗亦爭攘手中,作為光榮的紀念品。
次日,我?guī)煶藙傧蛏介T要點進攻山門是一隘口,當東西要道,為日軍第一線后方補給基地,有日軍防守,和我軍打響后,日軍兵力續(xù)有增加。我指揮部隊從山門東北地形比較開闊方面迂回攻擊,在我軍兩面夾攻下,殘敵向南潰逃。我即刻命副師長王元直指揮一個團追擊,又全殲敵輜重聯隊,繳獲日產大洋馬300余匹和其他武器輜重。我?guī)熆藦蜕介T要點,日軍右翼側背陣地開放一個大缺口,后方交通頓即閉塞。日軍雪峰山前線部隊,立即抽集兵力反撲,意圖奪回。我指揮部隊在山門北面高地占領側面陣地,組織火力網控制東西隘口道路。當日軍向我軍進攻時,摸不著我軍主陣地所在,只好盲目向山門炮擊一陣,即貿然前進。我?guī)煂Υ肆己媚繕?,認為殲敵機會已到。一聲令下,槍炮齊吼,日軍毫無還手之力。其先頭部隊被殲大半,后續(xù)部隊只得翻山越嶺奪路逃竄。我?guī)熞陨贁祩霁@得全勝而向上級報捷。
我南方戰(zhàn)場第三方面軍之第九十四軍,經過激烈戰(zhàn)斗,打敗武岡、新寧之敵軍,敵向東潰退,第九十四軍銜尾追擊,封鎖了南部戰(zhàn)場。
我據守雪峰山東麓的第七十四軍,第一百軍,不失時機全線發(fā)動反攻。他們不顧長期苦戰(zhàn)疲勞,奮勇咬住敵人不放松。日軍在包圍圈內,越來越緊縮,瀕臨絕境。
我判斷第十一師占領石下江,卡住日軍咽喉,日軍處此嚴峻關頭,勢必想竭盡其全力殺開血路,拿出武士道精神與我軍格斗,妄圖跟我軍同歸于盡。第十一師憑著旺盛的士氣和精銳的武器,自開戰(zhàn)以來,左沖右突,進展順利。但也必須估計到敵軍的頑固性:敵軍如拼死反噬,我軍也會吃苦頭,甚至轉成敗局。決不可被勝利沖昏頭腦、掉以輕心而貽誤大局。因此,我決心應付日軍的突圍大戰(zhàn),以師主力面對雪峰山涌來的日軍,占領有利地形構筑工事,加強封鎖,迎擊突圍之敵;另以所屬第三十三團擔任封鎖公路的瓶頸。由該團團長李樹蘭派出有力的一部,占領石下江市一座堅固建筑,卡住公路閉塞交通,成為陣地鑰匙,該團主力以此為依托,占領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嚴陣以待。我如此部署,是渴望協(xié)同各方面友軍同心協(xié)力、互相呼應,以殲滅被圍的全部日軍,以報八年來的深仇大恨。這就是后來所說的“山門之戰(zhàn)”和“馬頸骨殲滅戰(zhàn)”。
正當第十一師在秣馬厲兵嚴陣以待之際,忽然接到軍長胡璉轉來上級的命令:令我將扼守在石下江市的一個團全部撤離,該師集中全力向敵側面攻擊。這樣,就網開一面,豁出了一段口子,讓日軍順公路逃竄。日軍一見有路可逃,就不顧一切地加快步伐,一涌而過。我雖督率部隊向敵側擊,但斬獲之數不太多了。我各方友軍經過追擊,很快收復失地,恢復了會戰(zhàn)前的態(tài)勢。湘西雪峰山戰(zhàn)役,于6月初勝利結束。
第十一師在這次戰(zhàn)役中,傷亡官兵400余人。其中不少官兵曾向我表示決心:“要幫師長保衛(wèi)住家鄉(xiāng)”。他們在陣前英勇殺敵,有的壯烈犧牲。他們高尚的愛國品質和對我的深情厚誼,使我極為感動,極為哀悼,永志不忘。戰(zhàn)后,我征得全師官兵的同意,派干部數人,在山門建立“第十八軍第十一師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坊”一座,以資崇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