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8-8 星期三 (Wednesday) 晴
寒號鳥拍了一組資江的照片,照片中,河床干涸,淺淺的河水中,長滿了青青的水藻,水面上漂浮著各類綠色營養(yǎng)物,又有各種不明身份的白色垃圾,隨著淺淺河水漂行著。這樣的情景,實在叫人觸目驚心。
也許武岡人會說,家鄉(xiāng)已有一個月未曾下雨了,河水之干涸,也不足為怪,而水面上的垃圾,等到下了雨,河水漲了,自然會被沖走的?!欢?,怎能以這樣輕巧的話語來為武岡人自己的罪行買單呢?
最近看了武岡作家魯之洛先生的《小城舊韻》,書中所描述的,是五十年前小城武岡的點點滴滴,書中的武岡,一個有著古老神韻的小城,那穿城而過的資江水,是那么令人向往。那時的資江,是通航運的,可以順著資江漂到邵陽去。然而從我記事起,資江已不再有那般水量了,但是每年端午節(jié),從玉帶橋到水南橋一段,是可以舉行龍舟競賽的。
然而到了現(xiàn)在,那水量是日漸減少了,以至于在這盛夏,河床竟然面天了——這是以往不曾有過的現(xiàn)象。不知魯之洛老先生看到此情此景,會是如何捶胸頓足地悲傷。而對于我來說,再稱揚資江之美的時候,還能有如往日那般的底氣么?
我總是想,我的渡頭還是好的吧?那片水,不會如此干涸且被污染成這副模樣。然而,已經(jīng)是一條不堪重負的河流了,上游那一點點還算澄澈的水,又能支撐多少時日?記得上次歸鄉(xiāng),看到母親和一些鄰居將垃圾倒入河流中,我十分嚴肅地向他們闡述保護河流的重要性。然而,他們卻以“垃圾不倒入河流,那能倒到哪里去”這樣的質(zhì)問,讓我啞口無言。我知道橋邊有一片空地,一直以來是充當垃圾場的,然而住在橋頭的那戶人家很是為那片垃圾而叫苦連天,每到夏日,在烈日的蒸曬之下,那片垃圾發(fā)出的惡臭,是可想而知的。我既不能要求大家將垃圾倒入橋邊的垃圾場,亦不愿看著垃圾漂流在資水上,我能怎么樣呢?我能要求人們不要產(chǎn)生垃圾嗎?我能要求政府來為這個村莊的垃圾處理買單嗎?更何況,城市里那一大片可怖的污染,還靜待他們?nèi)ヌ幚砟兀?/p>
或者,人類的群居確實是一場災難。當有限的土地與河流,有了越來越密集的人群來分享,而這群人并沒有將土地與河流看得足夠重要,那么,它們又怎能避免不受到傷害呢?總有一天,它們會不堪重負,以嬴弱的身軀來向人們抗議。清水徜徉不再、鳥語花香不再、青山蒼翠不再……到了那一天,不知聰明的人類,還能擁有什么?
不要說那樣的日子還很遙遠,我已經(jīng)聽到了時光遽遽的疾馳聲。五十年的時間,能讓資江從能通航運變成淺水潺潺;十年時間,能使資江從可劃龍舟變到河床干涸;同理,三五年時間,就可以讓一條人人樂而游之的清水河,變成讓人掩鼻而過的臭水溝……難道,我們所付出的代價還不夠巨大嗎?一定要等到清水河變成了臭水溝,我們再悲哀地站在河邊,回憶曾經(jīng)所擁有的美好,為之作無謂的祭奠么?
今天,我以十分沉重的心情寫下這些文字,心中卻還燃著一絲希望。前些日子,我們曾建了一個QQ群,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來拯救資江,并改善武岡城市的交通、衛(wèi)生環(huán)境等。然而因為群內(nèi)人員大多身在他鄉(xiāng),沒辦法實施行動。如今,我依然呼吁能有一個由身在武岡的人們組織起來的團隊,向上聯(lián)系武岡市政府、環(huán)保部門做好配合、并聯(lián)系武岡媒體進行宣傳,向武岡人們宣揚保護資江的重要性,致力于提高武岡人們的思想素質(zhì),讓每一個人都自覺自愿地愛護我們的生存環(huán)境,為武岡城的美麗貢獻自己的力量。
然而,如此艱巨的任務,有誰能夠擔當起來呢?
# posted by 淡淡清輝 @ 2007-08-08 23:24 分類:武岡鳥人 瀏覽:67 評論(6)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淡淡清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