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幕扁舟頻入夢
新寧山水的神奇,風水的靈異,在孩提時代,就使我倍生神往之心。雖未曾見著靈氣逼眼的山水,聽著那些美麗的地名也足以慰藉渴懷:回龍、欒山、清江、黃龍、白沙……
舅父與新寧有不解之緣。16歲從省林業(yè)學校畢業(yè),即分配在新寧一渡水林業(yè)站,旋于森工局任秘書,再輾轉(zhuǎn)白沙、肖市、金峰山鄉(xiāng)工作,操筆勞神與文牘為伍,幾十年間風來雨去,上山下鄉(xiāng),入城出鄉(xiāng),跋山涉水,足跡撒遍夫夷山水間。喜歡吟詩弄文的舅父曾為自己題照:
書生兩袖風翩翩,官宦成林已成仙。
雙足踏遍風流地,方知才俊分外賢。
舅父成了“新寧通”,每次回家休假,他就在我們大人小孩面前吟誦:欒山跳清江,清江躍黃龍,黃龍臥白沙……那是一幅怎樣秀麗而雄奇的畫圖啊,在陌生者的眼前騰挪撲閃!
舅父堪稱一位合格的導游,對新寧的景點,說明清資南10景也好,說明清夫夷8景也罷,都能不時從他口中按需而出,4個字一句的景點名稱,如珠串金線,響在耳邊;鏗鏘之聲,悅?cè)诵纳?。美景雖未見,秀色似已餐,將在人間武岡的親人吊足了胃口,時時吸引至天上!那是怎樣纏綿人的迷離夢境感覺!
尤是其中的石幕扁舟,我更是一聽存情,一見如故,漸次一往情深。13歲那年初中的暑假,乘著酷熱,舅父騎一輛單車,搭載我于車后,一路疾馳,迎來涼風習習。從未出過縣域一步的我,平生第一次知道過了司馬沖武岡地界,進入萬塘新寧境內(nèi),折上觀瀑輪渡(其時觀瀑大橋尚未誕生),過造紙廠,只見污水如龍,翻滾奔瀉,煙囪高高,濃煙滾滾。及今想來,環(huán)境污染絕非今日的專利。
前行數(shù)十米,舉目望右側(cè),山峰入云處,見一道飛泉,噴云濺雪;飛流百尺,界破青山;又似天河澎湃,三峽重生;怒浪千尋,舞風撲石。舅父告我:此乃層崖瀑布!舅甥二人下車,為那驚濤一片,吼石飛空而久久佇立,目驚神迷!
再沿一色砂石鋪面的邵新公路,飛車迤邐東去不遠,至永安地界,忽見左側(cè)一線山巖,臨水一側(cè)盡是峭壁,似一張碩大的幕布,一覽無余的高掛折疊!舅父告我:此乃石幕扁舟!為讓我看個真切,舅父引我移步江岸,站立張懸垂掛的石巖前,那種橫亙千尺的雄峻,斷壁臨空的巍峨,勢奪巨流的奇險,讓人震魂駭魄,屏息靜氣仰視久久!舅父以沉穩(wěn)的語氣告我:石幕扁舟所在山叫回龍山,沿山腳小路進去2里許是楊溪江家,曾經(jīng)出過一個大人物,叫江忠源,驚天動地而死……
現(xiàn)在年輕的兄弟姐妹,如醉如癡追捧的是歌星、影星;而過去年輕的我,在親人的引導下,如癡如醉追捧的是這樣一位悲情的歷史巨星!
再后13年,因為命運之神的眷顧,我也落戶新寧工作,與新寧有了朝夕相處的緣分。從此,一逢有暇,或獨自一人,于層崖瀑布前覽勝,我吟誦前賢“巖開千尺浪,石陡萬年洲”的佳詞;或邀朋呼友,于石幕扁舟前探奇,我們高歌先輩“誰鞭怪石點江容,漱玉涵波山影空”的美句。
愛異鄉(xiāng)如家鄉(xiāng),一腔濃情深深!對這方山水“復(fù)制”久了,也知道這山這水這地方,在濤聲遠去的明清兩朝,曾“打印”過不少令國人津津樂道的鄉(xiāng)賢名宦:李敏、江忠源、劉坤一、劉長佑、劉華軒……這些人物中最令我追思的當是忠烈公江忠源,對他,我由陌生到熟悉,差不多花了我半輩子人生。因為妻子的二姨媽嫁在楊溪江家,住處與忠烈公故宅隔院相望,他們都是江姓后裔,同是一根藤上結(jié)出的瓜。每年年節(jié)走動,去到楊溪,站在地坪里,與他們談天說地,也尋看他們的族譜,也廣覽諸多史料,有關(guān)他們前人的不少奇聞異事,便會爭先恐后涌到“灌水”區(qū)向我“匯報”。
我記著了——忠烈公題寫在赤木觀瀾亭的兩副對聯(lián):
(1)、來路艱難,履坦莫忘回首處;前程遠大,偷閑敢作息肩時。
(2)、當?shù)罃?shù)椽成大庇;清泉一勺有余甘。
承平日久,提高警惕,不忘家國有事;赴湯蹈火,肝腦涂地,粉骨碎身不惜!這樣的明志宣言,你會想起左宗棠的“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誰能不感受到字里行間那種勇赴國難的慷慨激昂呢?真是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我記著了——說是有一副對聯(lián)只有上聯(lián):寶塔七層,層層孔明諸葛亮——多少年過去了,無人能夠續(xù)對!終于有一天,江忠源在操練楚勇之余,與人笑談渴飲,由回龍山下漫步夫夷江邊,踱至回龍廟前,觸“江”見“橋”生情,心有靈犀一點通,以一己之姓名入對,迅破嵌名聯(lián)難以續(xù)對之謎。
寶塔七層,層層孔明諸葛亮;
江橋九墩,墩墩常孺江忠源。
江公,字常孺。聯(lián)句之工穩(wěn),續(xù)典之機巧,令人大開眼界、拍案叫絕:這續(xù)出的下聯(lián),將江橋的瑰麗英姿,個人的凌云壯志,志與古人比肩的愿心,交融得天衣無縫,揮灑在靈光浩蕩的回龍山下,氣韻澎湃的夫夷江中。
因了這些,忠烈公巍然屹立我心中!這位曾經(jīng)叱咤過清朝一頁風云的名將,他上奏朝廷力陳時弊的才情,他率兵出境勤王的豪情,他戰(zhàn)死廬州的悲情,他的剛烈與氣節(jié),足以令人壯懷激烈,心生崇敬浮想聯(lián)翩。每每與人敘談,大有“開口不言江忠源,讀盡詩書也枉然”的況味。
然而20余年前,長沙一次改稿之行,我乘便去拜訪名聞遐邇、如雷貫耳的徐君虎先生。我的一位姨父是他的堂侄兒,君虎先生文化革命落難,遣返原籍時,曾在姨父家見過多次,彼此較為熟悉;談天說地,談古論今,也較為隨便。與這位現(xiàn)代新寧名人的一席長談,讓我對那位長時期崇敬的先賢,倏忽之間產(chǎn)生了“不信任”的危機感……
那是深秋的一天。岳麓山間楓葉紅遍,橘子洲頭層林盡染。省城長沙,湖南省政協(xié)大院,一棟簡樸的二層樓房,一間簡陋的會客廳,省政協(xié)副主席徐君虎先生午休后接見了與我同去的一位朋友。當他得知這位朋友姓江,便打趣道:“江忠源,江總督的后人,幸會,幸會!”
君虎先生雖已年過80,卻仍然身軀偉岸,腰板挺直,出言風趣,聲若洪鐘。接過工作人員遞上的茶水,我們邊喝邊聊。君虎先生眼望江姓朋友,慢悠悠的冒出一句:“你的這位先祖,曾經(jīng)操行成績不及格!”
我們聞所未聞,以為只是一句戲言,聞言不免大驚,兩眼直直的盯著君虎先生,懷疑他是說漏了嘴或說錯了話?誰都說他博古通今呀!他見我們滿腹狐疑,又重重的補上一句:“千真萬確,這位道光17年的舉人,有過一頁欠光彩的歷史!曾經(jīng)品行不端,老夫不哄你們,寧愿天下人哄我這老頭子,我不愿哄天下年輕人!”說到這暫停,他推開窗戶,前面是一片開闊地,雄偉的天心閣城樓巍然入眼,“莫看他后來成了湘軍初期統(tǒng)帥!少年江忠源,曾是新寧縣的無賴子弟,享有盛名。飲酒日以繼夜,賭博夜以繼日,時常把褲子衣服都賭輸?shù)簟=挥螣o所不至,中了秀才后仍不受禮法束縛,糾集鄉(xiāng)中子弟作狹斜之游,一時禮法之士皆疏遠他?!?br/>
聽到此處,我們啞然,無言。君虎先生望著一臉驚詫的我們,呵呵一笑,又引經(jīng)據(jù)典:江公中舉人后,去京師交游。想拜謁同鄉(xiāng)曾國藩,曾國藩初不想接見,對門房說:“此新寧秀才江岷樵,素無賴,善辭遣之?!甭牐洪允墙奶?,古時稱呼人的字,才談得上是尊重對方的,曾國藩此時對江公的輕視溢于言表!
曾國藩的門房是個直性子,把曾國藩的話原原本本對江忠源說了。江忠源道:“事誠有之,雖然,天下豈有拒人改過曾國藩邪?”曾國藩大驚,令門房引入,弓馬嫻熟、武藝高強的江忠源侃侃而談天下事,聲震屋宇,手指擘畫,衣袖竟將茶杯拂倒,猶談笑自如,似乎沒看見掉在地上的杯子。其時天下承平日久,江忠源卻告曾國藩,天下不久將有大亂,士人當早做戰(zhàn)亂之備!我的天,1844年,他就在家鄉(xiāng)枕戈待旦興辦團練,好像領(lǐng)袖說的“大辦民兵師”。要說明的是, 江忠源雖染上不少輕浮子弟的脾性,可學問見識卻冠絕當世。
曾國藩聽其一番談吐,認為是奇才,為其相面后說:“吾生平未見如此人,當立名天下,然終以節(jié)烈死”。你看,曾國藩給江公看相算命好準,說江公“終以節(jié)烈死”,就是指他后來戰(zhàn)死江西廬州,現(xiàn)在的安徽合肥。
說罷,君虎先生轉(zhuǎn)身從桌上拿過幾本線裝書來,在我們面前揚了揚,遞過來,我們接著,一看封面,赫然入目的是《啁啾漫記》、《清史稿》、《清朝史料匯編》、《咸同將相所聞》、《清代名人軼事輯覽》等。有諸多史料為證,我們的疑慮逐漸化解。
少刻,我質(zhì)疑:有句名言說,看一個人的過去,能測知他的現(xiàn)在,也能測知他的未來。以江公的生平事跡觀之,卻是“放之四海而不準”呀?
君虎先生答道:“是的!名言雖有名,卻難以說盡紛繁的人間萬事喲!大千世界,變化萬端,識時務(wù)者為俊杰,不識時務(wù)者為小人。這是最難預(yù)料的!君不見:上帝為每個人造了一張臉,欲為俊杰者再為自己造一張臉!”
這話說得有點深奧但是精彩,在那時說話,是不敢像現(xiàn)在這樣放得開,來得猛的!我佩服之余有所思,故而又問:“敢問徐爺爺,在你的一生中,江公對你有無影響?”我年輕膽大血氣方剛,想借這個問題難一下他!
君虎先生又是“呵呵”一笑,竟然毫不掩飾的回答:“有啊,而且蠻大的喲!
你想想,年輕人,亂世中一個不甘平庸的不第進士的舉子,在洪楊事發(fā),清廷窮于應(yīng)付之際,投身靖難,以一己之力,創(chuàng)赫赫軍功,讓太平軍的尸骨堆成自己的不世英名 ;僅兩年,即經(jīng)縣令升任安徽巡撫,漢人未有進士功名而位列封疆大臣,江忠源實為第一人。江忠源升遷之速,世所罕見!真乃赫赫威名,壓倒一朝文武!我平生雖也做了不少事,只是浪得虛名!與他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慚愧,慚愧!”
多少時候,報紙雜志一提及江忠源,就會是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罵聲一片,諸如“滿清走狗、漢奸惡賊、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的劊子手”等等毀譽之詞,我的內(nèi)心也無數(shù)次的沉痛與悲哀,是于無聲處的,哪敢在大庭廣眾之中去與人對陣?一聽徐爺爺直揭時弊、吐肝露肺的談吐,我感到有了如此忘年交知音而歡天喜地……
長沙一別,我記住了君虎先生的告誡:多讀書,少盲從;勤思考,有主見。正確對待自己喜歡的古代人物,他有哪些東西值得你推崇,有哪些東西不值得你效仿,又有哪些東西要摒棄?任何時候,有這樣的“家”說這樣,有那樣的“家”說那樣,你不要管他是哪一家,你是你自己那一家,你要有自己的一家之見!你有你自己的一個腦殼想事,有你自己的一雙眼睛看書,有你自己的一個嘴巴說話。你喜歡古代哪個人物,就走一分為二看人物的喜歡之路,讓別人說去吧!
羅斯福總統(tǒng)的夫人埃莉諾的那句話你要永遠記?。骸拔唇?jīng)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能夠使你感到不適。”
對于晚清這一段歷史,我當年在蘇聯(lián)莫斯科留學時,就對馬克思評價太平軍的結(jié)論深以為然,他說:“除了改朝換代以外,他們沒有給自己提出任何任務(wù)……他們給予民眾的驚惶比給予統(tǒng)治者的驚惶還要厲害。他們的全部使命,好像僅僅是用丑惡萬狀的破壞來對立與停滯腐朽,這種破壞沒有一點建設(shè)工作的苗頭。顯然,太平軍就是中國人的幻想所描述的那個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國才能有這類魔鬼。這類魔鬼是停滯的社會生活的產(chǎn)物?!睂μ杰姷脑u價千條萬條,記住這一條,足夠!年輕人!
拜別君虎先生以后的許多年,我牢記其教誨在書中開闊眼界,知道了許多前所未聞的史實:同住客棧的陜西舉人鄒柳溪,病重喀血,貧寒請不起仆人護伺,江公因其溫雅,視他為手足,親自照料,量水稱藥,數(shù)月如一日,直至鄒病死,又為他治喪,準備護送其遺骸歸鄉(xiāng);此時江公的老師湘鄉(xiāng)舉人鄧鐵松,也在京師患喀血病生命垂危,江公又是床前侍奉湯藥,須臾不離,江公分身無術(shù),只得為鄒柳溪治罷喪,囑咐族人江傳霖代送鄒柳溪遺骸回歸老家,自己親送病危的老師南歸,豈料未至家而去世,只好在半途上為老師治喪,而后親送老師靈柩回到湘鄉(xiāng)。
其后同年書生曾春田病死京師,江公又為其治喪。時逢夏日,同鄉(xiāng)尸體已漸腐臭,為送同年早回老家安葬,江公單槍匹馬,竟身負死尸,艱難跋涉在千里歸途上。沿途客棧皆不讓其投宿,江公以為人死他鄉(xiāng),回歸故土,是天下的至理,情急無奈之下,被迫動以武力,客棧成戰(zhàn)場,拳頭打出留宿權(quán),脅迫店家允其住店。這一路風塵仆仆,難言盡萬千辛苦,最終將同鄉(xiāng)送歸故土……為這些,江公誤了3年一次的科舉考期!
史書贊他:生平忠孝大節(jié),出于天性,猿臂長身,目炯炯有神,顧盼磊然。與人交,披肝瀝膽,終始不渝。尤愛才服善,聞人孝友節(jié)義事,務(wù)成就闡揚之。
史書評他:湖南募勇出境剿賊,自江忠源始。樸誠勇敢之風,皆江公所提倡。蓑衣渡一戰(zhàn),為保全湖南首功!如無蓑衣渡之戰(zhàn),長沙陷落,湖南盡入太平軍之手,丁憂的曾國藩必不能回鄉(xiāng)募勇甚至會為太平軍所俘,曾、胡、左、李諸中興名臣永無出頭之日,歷史上將不再有湘軍這一支武裝。太平天國盡收湖南精兵,順江而下,國無大將,清朝必亡。曾國荃雖克金陵,而江忠源保全湖南,于清廷存亡,其功猶在上。
江公的楚勇千人,造就清廷首相賽尚阿所督四萬大軍不可企及的輝煌,為湘省子弟兵打出了名聲,正是蓑衣渡大戰(zhàn),鼓勵了曾國藩等人編練湘軍,也正是蓑衣渡大戰(zhàn),使得清廷放手湖南士人組建武裝,經(jīng)世派全面輝煌時期來臨。
史書贊他:楚(湘)軍之功勛,江公引之也,湘軍之士氣,江公作之也,江公種其因,后人食其果……
游石幕扁舟,覽巖巔怪石,時看時新,未有盡時。沿江邊小徑行走,迎璀璨小花滿眼,垂柳依然臨波,翠荑依然叢生。身處名山勝水,便會想到與山水有染的名人。奇山異水,多少奇聞異事,欲說還休!
先賢早逝,崀山山水仍多情!那風云際會的一頁,時時倒轉(zhuǎn)流光乘風呼嘯而來:面臨國難當頭,誓不當“范跑跑”!一年三百六十日,盡是橫戈馬上行的一幕,已定格成“悲情男主角”未竟功業(yè)的夢境。戰(zhàn)鼓如歌,廝殺如泣,陣前多少血雨腥風,終化作河山滿天云霞,江南牧童橫牛,布谷聲聲;塞北羊肥馬壯,駝 鈴聲聲。
歷史的血痕,化作石幕扁舟的曉風殘月;悲情的榮耀,化作回龍山峰的白日紅云!有人說,那石幕是一面碩大的戰(zhàn)旗,正中鑲嵌著一個紅紅的“江”字;又是一個碩大的挽幛,正中鑲嵌著一個白白的“奠”字……不管怎樣說,石幕扁舟在,回龍山峰在,歷史的濤聲雖然遠去,石幕下夫夷江日夜奔忙流淌的濤聲,那是為先賢奏起的永不熄滅的歌聲……
2008年7月10日于新寧一中
石幕扁舟留勝跡,奇山異水見奇異
濤聲已千年,山水美人間
江忠烈公故居前留影
青青田野中的院落,名曰楊溪江家,是江忠烈公的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