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戶湖北人家
鄂西有一小山城宣恩縣,宣恩是個地廣人稀、經(jīng)濟落后之地。宣恩這地方,我至今未曾去過,但聽宣恩人和非宣恩人說起那里??滟?,“那是個山清水秀、民風淳樸之地”,用我自己的話來說,“雖并非人杰之地卻也算是地靈之好地方”……
因為緣分,我認識這里的一戶譚姓人家,這戶人家有五個女人一個男人。
先說這一個男人。
男人叫老譚,已是七十五、六古稀之人。老譚個頭不高,身子骨看上去還挺壯實、硬朗的。老譚雖已年老但思維卻很清晰,看上去確實可以稱之為精神矍鑠之人。人道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在老譚身上,人生七十古來稀也不是一味的沉重,他如今的生活簡單而有規(guī)律:白天夜里,如同作息一般的看書報、看電視、聽廣播。看新聞、聽廣播時,他若看到不平之處定是要痛罵一通的;坐久了、躺累了,他便起身在屋內來回踱步也算是運動一番……
老譚雖已年老,但他平日里非常關心國家大事,關心著國家那些個新政策與新的宏觀調控之類的東西——這讓我常感覺:老譚似乎到如今都總還想著要干出一番什么曾經(jīng)他沒有好時局去干的一些事情出來。可惜,21世紀的今天沒有皇帝再下詔書請他這個老臣子回朝了,畢竟他已經(jīng)年老了!
老譚是個共產黨,而且他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共產黨!
老譚高中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雖沒念過大學的他卻是個飽讀詩書的人。作為一個飽讀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作為一個有著奉獻精神的純真共產黨員來講,偉大的共產黨“為國為民”的革命奉獻宗旨在他身上是表現(xiàn)地極其完美的。
——可惜而可嘆的是,這個從未貪污、瀆職,從沒有傷害過別人的人,從沒有傾右的老共產黨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戴上了“走資派”帽子,他被批斗、整的十分的厲害。那段文革的歲月,也算是老譚一段最辛酸、家道中落的歲月吧……
老譚一直是個很好的人民公仆(主管農林方面工作),是個真正的國家干部,長期從事辦公室行政事務工作。歷經(jīng)青年時期的意氣風發(fā),中年時期的官場起落、文革查辦,最后老譚從副局長位上退了下來,而老譚可謂是退得極為“干凈”……
老譚在老伴和女兒們的心目中是個好共產黨員、好干部,但他不算是個好父親——因為老譚于家人的印象中,他缺乏對子女們的疼愛和教養(yǎng)之情,他太不擅長于持家、立業(yè)和養(yǎng)兒育女之世俗之道,他太少為這個家的利益而謀權謀利了……但,老譚是個好人——如此簡單一句話,人生軌跡盡在其中吧!
老譚的老伴老林比他小十一歲,一個跟老譚吃了一輩子苦的人。
老林,現(xiàn)年65歲,身子骨看上去還沒老譚好——因為前兩年歷經(jīng)里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癌癥。老林是個女強人,她是這個家的頂梁柱。
老林育有四女,最大的女兒六十年代出生,老二和老三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而最小的女兒出生時已是八十年代了。老林讀書不多,但勉強能看懂書報,據(jù)她的女兒們講起,她對命理算術倒是看得很懂,也聽老林的女兒們講起,老林年輕時唱歌是出了名的唱得好之人,在那小小宣恩城是很有些名氣的——難怪,她的大女兒和小女兒唱歌唱得好是有基因遺傳的!
老林不但歌唱的好,農活、林場里的活也是一把好手。因為曾在林場工作過,對于桑麻、蟲鳥、花果、野菜之類的東西,老林是非常熟識的。在那些個饑荒年代或物資缺乏的落后年代,因為老譚在外地工作,老林極其不易地操持著那個家,既當?shù)之攱寘s也將女兒撫養(yǎng)的很好。曾聽老林的女兒們說起,年過60的老林前幾年時曾在老家還籌劃著想去做建材生意,實在是讓我輩年輕漂浮之人敬佩和汗顏……
老林對女兒們的教育是非常到位,與親戚人家相處的也非常好,是一個很受親戚、鄰里尊敬的一個人——從她那些親戚們在她患重病時期的傾囊相助以及她的四個女兒如今的德行、舉止中,旁人不難看出老林曾經(jīng)必是一個很有恩于親人、朋友的大好人……
老林患癌癥在深圳、廣州治療期間,老譚和四個女兒日夜牽掛,親戚、朋友們也是時刻牽掛于她,最后,老林在病危之中居然奇跡般的病情好轉了過來——或許,是因為她這個人曾經(jīng)給了別人太多的好,老天也希望她長壽吧!
老林因為得病,家人為其耗盡了數(shù)十萬家財,為此老林心里一直覺得很難過,于是,這個要強的老人家,在她身體能正常行走、運動之后常常出去撿拾一些廢品去賣——因為,在老人家心里想的是:因為自己給家人、女兒增添了如此重的負擔,她希望有生之時要盡力再去減輕一些……
我曾經(jīng)跟隨老人家一起去賣過廢品,而我于生活中似乎是一個有著體面工作的人,但我也是一個不大會持家的年輕人——老林著實給我好好地上了一堂人生課!
這個外人眼里的老好人,在她的女兒們眼里:是個非常好的媽媽,是個非常讓人尊敬的老人,但也是個“如果喜歡你,她就喜歡得愿意掏心肝給你,如果不喜歡你,她就會很討厭你、一點也不想理你甚至排斥你的”頑固派!
在我眼里,老林是個好人,是一個即好相處又不容易相處好的老人,是一個需要后人好好照顧卻還在一心想著不要拖累兒女的老人!
老林大女兒單名虹,60年代出生。
虹自小頭腦極為聰慧且讀書成績優(yōu)異,而年輕時,虹是一個長相出眾、氣質不俗的姑娘家。虹是個具有歌唱和繪畫天賦的人,因為天生資質好有藝術學校的老師看中了她,她差點走上了歌唱科班之路——最后,終究因為陰差陽錯沒有往那方面發(fā)展。80年代中專畢業(yè)后,虹分配在鄉(xiāng)政府做公務員。因不喜隨波逐流、得過且過且黑暗的所謂官道工作和生活,虹于90年代初辭職南下打工。南下打工的虹在工廠和商行里做過許多工作,比如說,工廠跟單業(yè)務員、辦公耗材的推銷員,但虹終究是個有所謂長遠理想、報負的人,所以最終虹出于社會的進步變化,最終她還是選擇了要去自學電腦科技知識改變自己的前途命運——她自學了編程并且所學還非常精深,最后成了一家大型軟件公司的程序設計師,而這個程序設計師帶的一個大學生徒弟成了她后來的老公??梢哉f,虹是個工作中的女強人!
虹在軟件公司工作了幾年后,她自己弄了一套軟件打算自己出來單干,自己來推銷,但最終沒能成功。而后,她因為多年的努力得了個失敗便郁悶之中退出了軟件行業(yè)。因秉性要強,所以于生活和工作中,虹追逐的東西也就顯得過于理想而遙遠……南下這么多年了,她還在不斷追尋著,只是如今追尋地越發(fā)貼近現(xiàn)實的生活了——她如今和小妹玲合伙在一起經(jīng)營著一個印刷小店。
虹是個女強人,這個女強人的身上經(jīng)歷了許多的曲折,這些曲折也導致了她的個人家庭生活過得很不如意,而這一切,似乎可以看到她那個年代的某些人的某些共同影象特征……
虹的二妹叫群,群與虹個性的成長以及現(xiàn)實生活的經(jīng)歷全然不同……
群,70年人,比虹小兩歲。群自小的成長過程顯得是一路平平常常、平平坦坦,是個沒有強烈個性的聽話型的好女孩子。群也是中專畢業(yè),在老譚安排下,群在老譚曾經(jīng)工作的系統(tǒng)下屬單位工作——算是事業(yè)單位里朝九晚五的安樂族。群平日里除了工作,打麻將算是干的最多也最有興趣的事情。群在工作之中認識了她后來的老公,成家之后的群在生活上并沒什么大變化:一如往昔那般平淡卻也還算安逸、有知足的幸福感……
曉,70年代初某年出生,是虹和群的三妹,90年代初期貴州某中專學校畢業(yè),如今在深圳一家石油、液化氣公司做行政工作。
在曉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虹和群的和合形象:生活及工作的追求賦有很重的理想情節(jié),好在是生活與工作中卻也還能感到快樂、自在。曉也是30好幾的人了,但她至今未婚,她一直給人的感覺還像是個活潑、年輕,對生活充滿無限追求的大女孩。家里人常說起一句話,“都老大不小了,成老姑娘了,趕快找個男人嫁了早點生兒女吧!”
曉常笑笑著回答,“我才不干呢!要緣分呀,得好好過日子呀!”……
曉的身上有一個很明顯的優(yōu)點:善良!曉的身邊一直有許多追求者,其中不乏企業(yè)老板之類的王老五,但她至今還未確立“歸屬”,實在不知道她的理想生活到底是什么樣的……
——希望曉能早日找到如意郎君過上理想中的生活,希望這個時間不要等太久了!
老譚和老林除了這三個早已年過三十的女兒以外,還有一個80代的小女兒玲。
玲,小巧玲瓏、乖巧之人,因為聲音里賦有一種稚嫩和清純感,所以差兩歲就到三十歲了的玲還像個二十初頭的姑娘家似的。玲高中畢業(yè)后沒有考上大學,于是她就出來打工了。玲在打工之中做過的工作都很普通,無非就是超市里的播音員,工廠里一些個采購、業(yè)務跟單之類的文職工作。
雖然玲從事過的工作很簡單,但玲卻也是一個對工作和生活有追求的人——雖然她自己常說,“我對生活沒什么追求,只想好好的、簡單的過日子!”玲在04年的某天應聘我曾經(jīng)工作過的一家公司,在那一天,她成了我的屬下——文職助理。認識玲的第一天,我就被這個長相并不很出眾但全身極具清純氣息的“鄰家女孩”深深的吸引了,可以說那種吸引便是傳說中的“一見鐘情”吧……
玲身上或許缺乏很多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上好好立足、索名取利的東西,但我想這些確實也不是她需要的,因為她真的是一個對生活追求“簡單”的人!
玲自小愛畫畫,在畫畫上是有些天賦的——某年某月,玲曾買了一盒卡通鉛筆,她找了畫筆和雕刻的小刀,那12支鉛筆不足1c㎡的筆尾居然被她刻畫出了許多栩栩如生的動物出來,那功夫著實讓我羨慕和喜歡!除了畫畫以外,玲那清脆悅耳、讓人感覺純凈的嗓音也讓人感受到一種純美,而這種純美正是我這個每日在浮華世界里飄蕩的人最希望感受到的……
玲是我的相戀快5年的女友,她是我那馬上要過門的媳婦——這個昔日“鄰家女孩”將成為我的老婆了!我希望通過自己在這個繁雜的社會上的拼搏、努力,我能讓玲和我一起過上那種“簡單”的幸福生活……
我和這戶湖北人家曾經(jīng)有許多故事,以后也還會有,這些故事源自于簡單的現(xiàn)實生活……
風雨橋頭
此女今年二十八,虎年春后入王家。
泰山家旁邊的仿古建筑
風雨橋里的風雨人生老夫妻
泰山大人
過年搬出來老古董
也學比翼雙飛
山城宣恩
4鄂西的山
盤山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