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高豈礙白云飛
--我喜歡的一則禪宗公案
洛浦禪師是唐代高僧,屬臨濟宗(與武岡云山燕居禪師一脈)。一天洛浦禪師講完法后,一學僧向他辭行,想到他處參學修學。洛浦禪師問道:“此處四面是山,你要往何處去?”學僧啞口無言。洛浦禪師道:“回去參究參究,如果你在十天內能夠答出,我就讓你走!”
學僧回到住處,日思夜想,也莫知究竟,十分苦惱。一天偶然經(jīng)過菜園,正在澆菜的園頭善靜見學僧愁眉不展,就問道:“聽說你已向長老辭行他處,為什么還在這里不走呢?”學僧將不能回答洛浦禪師所提問題的經(jīng)過詳述了一遍。沒想到善靜這個小小的園頭聽了,卻說:“這有何難哉?我可以教你回答,但你不能對洛浦禪師說這是我的話?!?
學僧似信非信:“你倒說說看?”
善靜一字一頓地說道:“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云飛!”
學僧聽了大喜過望,急忙謝了善靜,記下這兩句話。
當洛浦禪師聽了學僧的答案后,大聲問道:“這是誰教你說的?” 學僧見瞞不過,只好說出了善靜的名字。
當天晚上洛浦禪師在堂上對僧眾說:“不要輕視園頭,他的座下今后將有五百人?!?/p>
后來善靜禪師在各地弘法時,弟子果然超過了五百人。
密竹、高山代表著人生的障礙和業(yè)力。人生如棋,難免會陷入一時困局,但只要不執(zhí)著于一子一粒的得失,放眼全局,放眼長遠,常常能迎來峰回路轉、柳暗花明的轉機。但庸常如我輩常常忘記了這一點,無時不刻汲汲于一念,執(zhí)著于一人一事一時,執(zhí)著于一種欲望一個念頭一腔情緒,即使有禪師棒打猛喝“一切放下”,也放不下心里那根自以為是的“救命稻草”。
心性空靈,悠游自在,如行云流水一般不可阻礙,這是禪師才能擁有的境界。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最多只能做到這一步:盤腿坐下來,仰看漫天云起云飛。
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波心濤影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