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11,今年985,二嫂電話說,今年還是要待個客吧。
二嫂在我們生字輩的弟兄中,排行第二,我排行第八。我的小孩稱呼二嫂為二娘,而我的子侄輩,則稱呼我為八爺。這就是我們楊梅山老家的傳統(tǒng)稱呼,我不知道寫下這些,00后的同學們,是否能明白這其中的意義,是否會繼續(xù)往下看。

航拍楊梅山
我們楊梅山,是傳統(tǒng)家族式的村落,從小的記憶中,輩分和次序是懂事起,第一要分清楚的。碰到爺爺輩的,不但要喊爺爺,而且一定要明確的喊出來是幾爺爺,二爺爺還是三爺爺...;碰上父輩,則照樣要喊清楚,是二爺還是三爺(在我們老家的方言中,好像爺爺為爺輩,而單個爺字,則為父輩),一定要清晰準確,不得含糊。而大人們,則常常會以此來評價一個小孩,自小的聰明伶俐度。
大家自小都這樣稱呼,以至于自己的父母,也與別家小孩稱呼一致。我從小叫自己的父親,就是喊八爺。因為在父親的費字輩中,父親排行第八。我則完美繼承了這個稱呼。
這樣傳統(tǒng)的稱呼,在00后同學的身上,還能繼承下去嗎?
我們家兩個小孩,雖然小時候在老家待過一段時間,但是上小學后,就來東莞了。平時也很少回家,長輩們雖然還有印象,但似乎大都也只有一個印象而已了。

黃浩晨的童年時光
今年小的高考后,錄上了一個985院校,加上去年老大高考,也錄上了一個211院校。費字輩的勇叔,說趁這個機會,何不組織一下東莞深圳周邊的本家人,一起聚一聚。
于是就在附近的農(nóng)莊訂了餐,向周邊的本家人發(fā)出了邀請。非常感謝從深圳趕過來的二嫂和侄媳,建遠哥和嫂子、遠紅哥、紅寶老弟,惠州趕過來的林華哥和嫂子,東莞的勇叔、紅專哥和嫂子、生會哥、三哥家的侄子志宇等,以及自家的艷妹,還有干爹家的夏雄老弟和弟媳及大侄子。這里還要特別感謝在老家的二哥,特意去我家堂屋,燒紙告知老人。
我與我們家兩個00后的同學說,這次來的親人,都是我們一個家族的。楊梅山黃家人,家譜字輩是:大費生民起。你們是民字輩,今天來的親人,在大字輩都是親兄弟來的。我詳細的告訴他們,在大字輩,我的爺爺是最小的,稱為滿爺爺;今天來的親人,哪些是我二爺爺家的,哪些是我三爺爺家的,哪些人是我七爺爺家的...

2012年松山湖看噴泉的00后們
00后的同學很驚訝,問我的爺爺?shù)降子卸嗌傩值?。我告訴他們,除了楊梅山,還有城步石巖,也有我們的家族。待到清明節(jié)回家掛青,再仔細與你們說個清楚明白。
其實這樣的一次小聚,對于兩個00后的同學來說,他們也挺感動的,從他們異乎平常的熱情中,就很明顯的看出來了。
雖然排輩論序的稱呼,在他們這一代,似乎很難再延續(xù)下去,但希望我們這種家族式的團結,在這些00后的同學心里,一樣傳承下去。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黃高遠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