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街邊散步,突然一騎單車的中年男子在我身邊停下來,并向我問好。
我頓時想起來了,他是兩年多前給我家裝修房子的泥工。他一邊推著自行車,一邊羨慕地對我說:“老板,還是你們上班的好,吃飽飯了,還可以出來散步!”
我也羨慕地對他說:“其實還是你們好!身體健健康康,根本不需要出來散步!”
“我看你騎自行車,精神十足,上坡也不用費勁。如果換成我,唉!寧肯走路也不愿騎車。因為我騎不動了,年紀輕輕,就成了這樣,不知以后怎么辦呢?”我接著對他說。
聽我這樣一說,中年男子似乎茅塞頓開,高興地與我告別!
知足常樂——古語從來就這么告誡我們。而什么是知足,這似乎也還要歸結到精神層面。
九年前,我把人事關系掛靠在人才交流中心,告別舒適、悠閑的講臺,離開學校生活,到開發(fā)區(qū)機關當了一名臨時工。當時單位每個月給我600元的工資,加上200元補貼,每月收入800元,這個數(shù)字剛好與當教師的工資相當,但工作強度和壓力卻是當教師的幾倍甚至十倍!
當時,我?guī)状蝿訐u,想回老家去重操舊業(yè)。但想到在機關當臨時工雖然工資較低,不過經歷的人和事畢竟與學校不同,視野寬闊了,見識也增長了。最后,我還是決定留下來,耐心等待!
兩年后,單位終于爭取到編制,要將我調進來。但在辦理手續(xù)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不能解決我的公務員身份。是去還是留,我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想想自己能留在沿海,雖然解決不了公務員身份,將來可能不能提撥,但這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氛圍濃,生活和工作的環(huán)境比老家要舒適,于是我還是義無反顧地留了下來。
幾年來,在領導和同事的眼里,我是弱者!因為我做得最多,付出最多,而得到的卻是最少!不能提拔,妻子又沒有固定工作,還要養(yǎng)活一家四口!他們同情我,關愛我,為我的前途絞盡腦汁。而在家鄉(xiāng)親人和以前同事的眼力,我卻是成功者,姣姣者!因為我走出山區(qū),來到沿海,在黨政機關謀了一份固定工作,還養(yǎng)育了一對兒女。
因此,這些年來,每當我加班加點,為工作而忙得筋疲力盡之時,我總是拿自己跟過去的同學、同事相比。他們中,有的人至今還沒有謀到一份固定工作;有的人好不容易考上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在內地的企業(yè)、工廠,工作沒幾年卻下崗了;還有絕大部分同事至今還留在閉塞的山區(qū)學校教書。與他們相比,我總覺得自己的條件還算比較優(yōu)越。于是,我又找到了幸福的快感!
經過幾年來的艱苦努力,在組織的關心之下,我的公務員身分已基本得到解決,并提拔到小單位負責專門的工作。按理說,我應該十分知足了。但如今,我卻常常為孩子的學業(yè)所累!因為女兒的成績平平,兒子雖然聰明,但字跡潦草,做作業(yè)不能專心!
不過,每當我想對他們動氣時,卻又想到別人家的孩子不但成績一般,還總是在外面惹事生非。或者其它原因,弄得家長心煩意躁。而自己的孩子個個文靜可愛,待人有禮,我應該要知足了!
心理的因素對產生幸福感很重要!人不滿足,老是高興不起來。關鍵是看你和誰比,怎么比,比什么,這非常重要!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南海聽濤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