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向書中求金玉,只想尋塊憩息地
古人早就把書看得那么神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鐘粟。
這是說,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沒有其他蹊徑可劈的人,卻有一條擺在任何人面前的金光大道:書!
你如果愛上了書,游洩在書中,那里真是天闊地寬。不過黃金屋、顏如玉、千鐘粟又躲在哪里呢?恐怕也不那么好找啊。
書,那條橫呈在前方的金光大道,就如一道彩虹,不抓住那一瞬間,那就曇花一現(xiàn),只有給你留下無限的遐思和遺憾。原來,書山學(xué)海也是沒有現(xiàn)成的路和岸的。所以俗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只有勤和苦才能與書做貼身朋友。
所以,就有很多懶惰和怕吃苦的人只有放棄了,甚至于望書生畏。他們寧愿去闖獨(dú)木橋,他們寧愿去泥濘坎坷中滾爬,寧愿去冒險,只把書視作可望而不可及的地平線。

不過,書山,也確實(shí)只有勤苦者能攀登。我之與書,早就把黃金屋看成是魔窟,把顏如玉看成是魔鬼,只從中取了些許粟,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活下來就行。不過,時至暮年,難舍難分的還得最親最愛的書陪伴,在書中找到一片憩息之地。
喧鬧和繁華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人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磨擦亦是一門無從逃避的必修課。工作的快節(jié)奏和生活的多樣化在給人們帶來歡樂、溫馨的同時,也帶來了困擾、煩惱。心靈,時常被揉搓得疲憊和倦怠。那么,我們總想找一塊心靈的憩息地。
也許,因人而異,每一個人都在尋求自己心靈的憩息地,有的是輕歌曼舞的KTV;有的是五光十色的電視銀屏;有的是那部誘惑至極的手機(jī);有的是費(fèi)心煞神的賭桌……而我認(rèn)為,一方有書的天地更適應(yīng)我的心靈憩息。
置身于一方有書的天地,觸目那些或泛黃或簇新的書籍,它用智的靈光會將我們的眼睛映照得鮮亮而炯然有神。打開書,走過五彩繽紛的思想?yún)擦?,我們便會頓覺異香彌漫,沁人肺脾,總想在炭粉的芬芳中感悟什么。

當(dāng)我們和書中那形色各異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便會發(fā)覺生命曾經(jīng)隱忍的某種意義。
跌倒沒什么,爬起來繼續(xù)前行,失敗沒什么,一切從頭開始,偉大沒什么,離開平凡一切都很渺小,成功沒什么,未來不會到此結(jié)束。
神游天下,有助于我們松弛繃緊的神經(jīng),冷卻燥熱的情緒,他山之石,能夠使我們觸類旁通,獲得實(shí)在的精神力量。書,將會一次次使我們受傷的心靈得到撫慰,將會漸漸的使我們的思想變得堅(jiān)強(qiáng)。
書,真是個好東西,“饑讀之以當(dāng)飽,寒讀之以當(dāng)裘,孤讀之以當(dāng)友,幽讀之以當(dāng)金石琴瑟?!?/p>
愿你我常常置身于一方有書的天地,常常沐浴書的靈光,讓我們的心靈在得到寄托的同時,也得到重塑。
試想一下,沒有書的世界會變得那么荒蠻,那么冷漠,那么虛弱。就是書成為一代代有志者的精神食糧,成為社會向前邁進(jìn)的動力,我們無論老少,可以拒絕世界上諸多浮華,卻不能拒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