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趟旅行,只賣單程票,不賣回程票。也就是說,人來到這個世上,生命無論對誰都只有行使一次的權利,沒有來生,沒有轉世,沒有輪回,彌足珍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生命的進程原來就是時光流動。
生命是簡單的,又是短促的,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為青絲暮成雪。”大文豪蘇東坡則唱出了“寄蚍蜉于天地,渺滄海于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人生華章。
生命有定,天意難違,最最寶貴的是有一個能夠抵御疾病的健康體魄,最最重要的是珍惜百年時光的每個時日和分秒。
古今中外,關于人生的訓教和哲言不計其數,將其集成,必是厚厚的宏篇巨典。但縱觀其中心和要旨,不外是“珍惜時間”四字。時間,相對于空間而存在,它由過去、現在、將來構成連續(xù)不斷的系統(tǒng)。什么叫時間?英國人卡萊爾說,不可限制的、靜靜的、從不停息的就是時間。時間具有一維性,不可逆轉性,其特點多姿多彩。世間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人們許多設想來不及實現。在等待的人,時間是最慢的;在歡樂的人,時間是最快的;它可以擴充到無窮大,也可以分割到無窮??;當時誰都不予重視,過后誰都表示惋惜;沒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紀念的,它讓人忘懷;偉大崇高的,它都使其永垂不朽。因此,“時間是偉大的發(fā)明者。”(李大釗《今與古》)
時間公正無私,對誰都一樣。惜時如命者,成就事業(yè),人生輝煌;浪費時間者,一事無成,生命乏味。在現實生活中,虛度、揮霍和浪費時間的現象,比比皆是。一位理論家將其概括為四個方面:大量寶貴時間或消耗在人浮于事、互相扯皮中,或浪費在文山會海、空話套話中,或耽誤在無事生非、無謂爭論中,甚至消磨在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中。究其原因,即緣于來日方長,時間有的是的“大方”思想;“閑暇屬我,任吾耗費,他人無權干涉”的自由觀念;“別著急、從容些”的“慢性子;”“現在玩?zhèn)€夠,以后再奮斗”的“開支票”行為……為此,不少志士痛心與憂慮,大聲疾呼:要改變這種誤人誤己、誤事誤國的不良風氣。
《科學家的攀登腳印》一書所列40位中外大科學家,無一不是把緊時間閘門、給日子上緊發(fā)條的。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在同樣環(huán)境、同樣時間、同樣條件的業(yè)余時間里,兩人文化程度相同,經過若干年之后,一個通過業(yè)余學習,可能成為具有某個方面專長的學者,另外一個常把忙碌作口頭禪,成了時間的奴隸,不愿學習,就可能成為庸人。
一個人一生的業(yè)余時間,比工作時間長得多。一個人從20歲開始工作,到60歲,每天工作8小時,也不過工作了13年。如果按每周工作5天計算,工作時間就不到10年了。在40年中,除了工作、睡覺和吃喝拉撒的時間外,剩下的業(yè)余時間還有17年。這17年,只要持之以恒,或鉆研學問,或創(chuàng)造發(fā)明,只要方法對頭,不到60歲,一定會學有所長。可以說,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只是在工作時間努力,絕然不可能做出輝煌的成就和杰出的貢獻。
人來世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夢想和期待,唯此才有了奮斗的動力。但許多人的夢想轉瞬即滅,當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得到保證時,他只能把衣食溫飽作為最現實的追求。世間千家萬戶薪火相傳,并非所有的先人都給后代留下了足以實現夢想的財富。家財萬貫有幾何,書香門第屈可數。更多的人是一出生便要面對貧困,稍知世事便要去為一日三餐、養(yǎng)家糊口而奔波。馬克思說過:“搬運夫和哲學家的原始差別要比家犬和野犬之間的差別小得多。”如愿成功的機遇并非屬于每個人,因為有天資優(yōu)劣之辯,有時運得失之別,尤有奮斗勤憜之分。奮斗、勤勞就是惜時。這正如巴爾扎克說的:“時間是人們的財富,是人們的全部財富,因為任何財富都是時間和行動化合之后的結果。”說明學習成才、創(chuàng)業(yè)致富先決條件,只要肯努力,就會從“搬運夫”提高到“哲學家”的層次。
魯迅說:“時間就是生命”。人在暮年來臨時,時光須臾之感更為強烈。尤其是得知某個熟悉的生命離去時,心靈深處都響起無聲的警報,仿佛聽到上蒼在鄭重地昭示人們,屬于你的時光已屈指可數!長命百歲本是奢望,萬壽無疆更屬空談!生命從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息壤”。浪費時間就是犧牲生命,切不可忽視了人生最關鍵的要義:要格外珍視存在,珍視存在時的每時每刻,乃至一次順暢的呼吸;要多一點生命的緊迫感,盡可能地多創(chuàng)造一些成功,多一點問心無愧;直面生命,既不能凄凄切切坐等不能回避的日落,也不能天真爛漫地期待每天有輝煌的日出!不虛度年華,空留余恨。
一鳥一天堂,一花一世界。熱愛生命吧,你只要做出吝嗇、苛刻、精細的規(guī)劃,并去執(zhí)著地踐行,你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所謂的知識積累、技能錘鍛、才華展溢、夢想實現,只在此時!只在自己!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若苦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