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如果是的話,我現(xiàn)在應該立刻回去呆在父母身邊,每天陪他們說話,干點小活。我眷戀城市的繁華和資源,忘記了父母。
一直覺得自己不如父親,沒有他那種舍我其誰的氣魄,也沒有他那種當機立斷的果敢,也沒有他那種心細如發(fā)的嚴謹。在我從小的意識里,父親,是一個被時代錯過了的人,一個被那個年代的生產(chǎn)隊耽誤了的人。生產(chǎn)隊的小天地,讓他安于現(xiàn)狀,失去了與外面大世界接觸的機會,他天生就是個領(lǐng)導者,天生就是一個創(chuàng)立者,從不墨守成規(guī),但是,這一切被那個有限的小天地磨平了,最后成了一個風趣幽默的小老頭。
有一點,我還是遺傳了父親的一點點優(yōu)良的之處,那就是表達能力還尚可,也喜好一些偏遠艱澀的故事。于是,到了老年話多起來的父親,有一個我這樣的忠實聽眾。每次回家,我都會坐在父親身邊聽他講話,坐得很近,就是挨著他坐的。父親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公家的派遣,湘西南這個不大不小的局部地區(qū),他到過很多地方。父親很喜歡講那些地方的故事,我更是喜歡聽那些地方的故事,不但聽,而且不停的向父親詢問。湘西南在我心中的神秘,除了我自己想象之外,幾乎就是在與父親的這種對話中建立起來的。因為父親年輕的時候去過湘西南很多地方,這一點一直是我心中的羨慕,并且因這個羨慕而形成了心結(jié)。于是,在大約十七八歲的時候,就萌發(fā)了要走遍湘西南每一個角落的想法。這個想法越來越強烈,以至于現(xiàn)在,我要拋卻一切現(xiàn)實的事物,去揭開一直以來心中的那層迷霧。人做啥都是做,人在哪都是在。如果能夠做我想做,如果能夠在我想在,那么什么偉大,什么崇高,什么價值,這一切都不是個事兒,這一切都化做了自己的具體之做和具體之在。
父親的脾氣有時候會很大,那大多是因為我或者我的哥哥們讓他覺得一代不如一代的時候。每當這個時候,平時微笑默默不語的母親總是站出來勇敢的反駁她的男人:你自己就這樣,你想要你的兒子怎么樣?而情商到如今一直偏低的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懂得其中生活的精神和艱辛。一直很奇怪,為什么情商不高的我,偏偏在這一點上,在非常非常小的時候就很先知先覺?
在心理上,我其實跟那些哥哥們不是一伙的,我一直跟那些侄兒侄女是一伙的,我是他們的老大,是他們的領(lǐng)導者。在這一點上,父親在潛意識里的觀點和我相同的。他一直想要我做得更好,想要我為他的孫子孫女們做出一個好榜樣。雖然嘴巴上幾乎從來不說我的不是,但是,在心靈感應上,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父親是渴望我為后來者做一個表率。只是,我這個表率,讓父親很失望。好好的書讀著,之后卻沾染了藝術(shù)這門劇毒。以至于到現(xiàn)在,用父親的話來說:混得不好。
老實說,父親雖然幾乎從來沒有打罵過我,因為他覺得我就應該是很優(yōu)秀的男孩,用不著父母管教,但是,在心靈感應上,父親的愿望在我心頭,一直是一種很大的壓力。這樣的壓力,在有些時候是動力,在有些時候,讓我慌張,失去淡定,從而糊亂做出事物的判斷。
緩解這種壓力的,是母親。對我來說,父親是一種強大的存在,而母親,是一種博大的存在。母親平時不怎么說閑話,也不象其它上了年紀的婦女一樣愛嘮叨。她總是在不停的做家務事,也從來不指揮我們兄弟幾個做家務,總是自己默默的做。與父親坐在一起講事情或者講故事的時候,也從來不象我一樣提出疑問或者申辯自己的觀點,她總只是聽父親一個人在說,總是微笑著聽。這一切,以至于很多時候,我都忽視了母親的存在,而總是只有在父親有脾氣她勇敢的站出來替那些哥哥們申辯時候,才感覺到母親的博大的存在。
不止是替哥哥們申辯,每當父親有什么重大事情猶豫不決的時候,母親總是能淡定的提父親做決定提出建議,那種淡定,是一種拋卻了一切事務的意識,一種心無掛礙的意識。因為有這種意識,母親總是處急不亂,處亂不驚。每每這個時候,父親的大氣魄和果敢堅決之下的焦慮,被母親的這種博大所化解了。
因為我在眾多兄弟中是老小,所以,在我的記憶中,沒有母親年輕時候的模樣,從我一有記憶的時候起,母親似乎就是個老人家了。所以母親的模樣在我心中,是比常人的母親更慈祥的了。女性,總是要有了一點年紀才會給人一種慈祥的感覺的。年輕的女性,無論如何,是比較難顯現(xiàn)出慈祥的一面的。有個大表哥說:姑媽年輕的時候很漂亮的。我不知道這個表哥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也許,他只是想贊美自己的姑媽而已。不過,當然,比較自戀的我,在心中,總是覺得自己的母親很漂亮的。關(guān)于這樣的事情,父親其實有時候有提極的。他有時候會提及他年輕的時候男青年和女青年的事情。而這個時候,母親每每總是嘲笑父親,瞧你那樣。
雖然是小地方長大和生活的人,但父親是一種開放的性格,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喜歡和年輕人交流。他能夠與之說話的,從年紀比他大的古董級老頭到剛剛學會說話的小孩,這一點上,我認為是個好處。并且,我遺傳了父親這個好處。
隨著年紀的增大,父親不可避免的話越來越多,甚至,以前不太愛說話的母親,話語也漸漸的多了起來。幸好,我們兄弟幾個,都是那種愿意和母親父親說話的人,甚至,那些嫂子,都是喜歡與她們的公公婆婆說話的人,這樣,也不至于倆老人家總是自說自話。
但是我知道這些還是不夠的,母親父親其實需要更多的和子女在一起說話。他們有說不完的話,這些話不是牢騷話,也不是好漢總提當年勇的話,而是一個母親父親對自己子女的關(guān)心和愿望。因為有關(guān)心,有愿望,所以話很多。因為年紀更大,所以關(guān)心更濃,所以話更多。
作為他們的兒子的我,人在深圳,不能常陪他們身邊說話。因此,寫此文,權(quán)當與他們說話。
2014年10月15日寫于觀瀾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張明才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