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常聽到的童謠是:搖啊搖,搖到水嵐橋,白米飯,肉湯淘,吃瓜吃瓜又肚嘈。
在母親的懷抱中搖啊搖,睡去醒來,一天天長大。
到了懵懵懂懂的童年,院里幾個小孩一排坐在堂屋的地戶上,雙掌合著前伸,一人(擂主)站著,雙手捧一粒石子,嘴里唱著:
金妹子家,銀妹子家,辣子辣茄瓜,辣在哪地方,快來尋當當,當當尋不到,快來供褲襠。
邊唱,邊移動身子,手捧著石子往坐著的人手里放,只是做放的樣子,但總有一次要將石子放入一人手里,然后由坐著的人來猜石子在誰的手里。猜對的當擂主,不對的受罰鉆褲襠。
見了叫化子,又唱起:
告化子,討米子,討倒三個酸辣子,回去二個耳巴子。
見了有斜眼人,唱:
恰子恰,恰到楊家壩,先咬卵,后吖x,恰爛恰子的爛嘴巴。
與人爭吵,互相對罵:
大汪你,小汪你,汪你汪到橋角底,淤桶蓋蓋蓋倒你,打把矛栗來鉤你
見大雁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唱:
安鵝,安鵝,扯爛衣三,回去補起,又來扯起。
見了小羊,唱:
羊咩咩,吃臘葉,臘葉苦,藥死羊古古。
下決心做一件事,唱:
王老漢,發(fā)恨心,挖一鋤,哼一聲,
挖倒挖倒出出金。
除夕夜,唱反歌:
團米花,團米花,團到三十丫嘎,賊在蝦里偷茄瓜,瞎子看見,聾子聽見,扳子追起,刮子捉倒。
上學了,唱:
月光光,起學堂,學堂起得空空白,打發(fā)哥哥去買墨,買起麥,不會磨,打發(fā)哥哥去買鵝,買起鵝,不會殺,打發(fā)哥哥去買鴨,買起鴨,不會全,打發(fā)哥哥去買船,買起船,不會劃,換了二個大嘴巴。
最有意思的是:
梔子花,朵朵朵,
隔壁妹子來點火,
我冒撩你你撩我,
翹起肚子莫怪我。
現在是哥撩妹,那時卻是妹撩哥呢。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大海34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