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固執(zhí)地相信,最初的情書是由一個詩人來寫的.用的是一枝鵝毛筆,他并沒有蘸著比相思還要藍的墨水,也并不是寫在灑滿香水的信箋上,我相信他一開頭并沒有說”:親愛的”,也沒有說”I LOVEYOU !”他的開頭應是這樣的:”風從遠處吹來,一個人走在河邊,河水打濕了我的褲管,月光的小蹄子踩著了樹葉,有一片,啊,不,兩片樹葉,被踩了下來.你不來,今夜的月兒亮給誰看………?”我仿佛看到他在秋夜的露水里瑟縮發(fā)抖的樣子,心上人還沒有來,他就用鵝毛筆蘸在水中,一篇又一遍地書寫,用的是河灘這片散發(fā)著泥土清香的稿紙.
在李商隱的詩中,情書更是被形象化了,它不再是脈脈含情的毛邊紙,而是由毛邊紙羽化而成的一只又一只青鳥.但事世變遷,現在,那些青鳥,象東北虎,大熊貓一樣,已經成為瀕危的動物了.到哪里還可以尋找情書的影子,到哪里還可以尋找寫情書的人?通過郵遞員寄給我們的大多是電話繳費清單,牡丹卡結算收據,世界名人錄入選及繳費細則,快速養(yǎng)豬最新信息,交通違規(guī)罰款單………別說是情書,就是寫給父母的信,往往只有兩個字:寄錢.如果再多兩個字的話,那就是:速速寄錢.誰不知,現在的大學生早就不寫信了,一個電話,要多少錢在三分鐘絕對搞掂,包括拔號時間.
現在是E時代,據說E時代的標志之一就是無紙辦公.當然也無紙辦私.給親愛的人寫信,鼠標一點,上網即可發(fā)電子郵件.而親愛的也可能在另一臺計算機前,收到這一顆怦怦亂跳的心.從早晨到夜晚兩顆心越跳越近,不知東方既白,不知網費越來越貴,用完了月亮這枚銀幣,再用太陽這枚金幣.只是我不明白,整日泡在計算機上發(fā)伊妹兒,Q來Q去,與其說是兩個人在談情說愛,不如說是一臺計算機與另一臺計算機在竊竊私語.懷念鵝毛筆寫情書而不得,退而求其次,懷念鋼筆寫情書的時代…………我曾是情書的狂熱愛好者,不是收藏別人的情書,而是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十年前,我曾在一個冬日的下午,逆著刺骨的寒風努力地蹬著自行車,到20里的單位去取從1000公里外寄回的信件,盡管后來我和那人分手了,盡管那些青鳥都變成了鼻青臉腫的青鳥,被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付之一炬.沒有人看到我淚流滿面的樣子,包括那些扇著翅膀的火鳳凰.
一個人最美好的,最痛苦的時候,可能就是等待一封從遠方來的情書了.你總是殷切地把它想象成一只雨中的燕子,更浪漫的是把它想象成一只鶴,你相信,它從另一個人的心里銜來幸褔的枝條,你相信自已是一顆高大的喬木,能為愛筑一個溫馨的巢,你等啊等,掐準了時間等了又等.該來了,可是預定的時間到了,那封信還是沒有來.你開始坐立不安了,像一棵被風不?;蝿拥臉?你甚至感到臉上有什么流下來,你不敢摸,你怕那些淚水把你給泡軟了,軟成一堆焦灼………..
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同事收到情書的樣子的:他把信舉在手中,半天不敢動,仿佛一放手,那封信便會從他手中振翅而飛似的,他的心情好不容易平靜下來,只見他用薄薄的刀片把信的封口一點一點地挑開,甚至他不敢抽取信瓤………….終于,他抽出來了,一個人躲到門外去了,像一個貪婪的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讀,他看信的時候,我知道他是最幸福的人.就是因為有了這漫長而痛苦的等待,那幾張普通的信紙讓愛情長出了綠葉.
寫在紙上的情書,讓愛變得具體,白紙黑字,一如鋪在河床的鵝卵石.過了多少歲月也不會被風蝕掉.現在我們不寫情書了,是不是怕分手的那一天,給對方留下什么口實?這些情書是不是會成為感情的軟肋?相比較而言,發(fā)電子郵件的好處就顯而易見了,再也不必等待不說,還可以隨時格式化,一場感情的大雪不管下得多大,因為是下在互聯(lián)網上的,所以,也就大雪無痕了.忘記你,比忘記一個電子郵箱的密碼更容易。不再愛你,也只不過意味著不再往你的信箱里發(fā)郵件而已。
現在,連郵件都懶得發(fā)了,新新人類的情書更多地變成了手機短信,說愛你,說你是我的惟一,說心痛得不行,說傷悲得不能自已。。。。。。。。。一切都交給了大拇指,在任何一個空間與時間,都可以說,不用鵝毛筆,不用鋼筆,不用鼠標,只用大拇指。我覺得好笑,但沒有笑出來,是的,這下方便了,哪怕分手了,也不會有那么傷悲,因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愛過,如果硬要說我們愛的話,只能是我的大拇指曾經一不小愛上了你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