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時代,除了上午到學校念書,其他時候,我們大多要到生產(chǎn)隊里去做些事,幫家里掙些工分。
家里累計掙的工分越多,年終隊里決算時,才有可能分得一些現(xiàn)金或豬、牛肉之類的過年物資,過個鬧熱年。
年少的我們,去隊里能做些什么呢?
做得最多的是拾肥,撿牛糞狗屎。種農(nóng)作物很需要這樣的有機肥。大人們做的是體力活和技術(shù)活,拾肥的任務就落在了我們身上。
撿牛糞狗屎是按重量計算工分的。
撿狗屎要趕早,天蒙蒙亮就必須起床。一手提只小竽篩,一手拿個長把小鐵抓,東瞧瞧,西望望,墻角落,雜草邊,各個院子里到處轉(zhuǎn)。起床晚了,你就只能步小伙伴后塵,白白地到處轉(zhuǎn)。
拾牛糞多數(shù)時候是去河堤、圳邊,有時也跟著牛群進山。跟在牛群后,看到有牛揚起尾巴,反應快的,急急忙忙提著竽篩伸到牛屁股后,接著的牛糞冒著熱氣,散發(fā)著臭味。
為了多撿些牛糞狗屎,相互間爭搶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弄得雙方滿身屎糞,誰也顧不了臟和臭。
最愉快的事是看牛。
“看牛得坐,看馬得騎,看羊磨爛腳板皮”,說的就是看牛是個輕松活。
年少的我們,將各自看的牛趕到一處,合伙兒趕著牛群往山里去。手里拿根趕牛的竹枝,一邊吆喝,一邊追逐打鬧,身后留下一串串牛兒哞哞的歡叫聲和少年們爽朗的嬉笑聲……
將牛群趕到山里,牛兒自由了,各自啃自己的草去。年少的我們也自由了,翻跟頭的翻跟斗,摔跤的摔跤,打燕子翻身的打燕子翻身……霎時間,天地間蕩起陣陣歡聲笑語……
吵夠了,累了,順勢倒在草地上?;蜷]上眼睛,什么也不想,一會兒就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蜓隹此{天白云,讓思緒展開翅膀自由飛翔……山林間又恢復了先前的靜謐。
最累的活兒是遞禾把子。
割禾的通常有十幾個,踩打谷機脫谷粒的是兩個男勞動力,有時還會增加個幫踩的,兩邊遞禾把子的就是我們這些少年。
禾把子擺著一大片,打谷機踩得轟隆隆響,踩打谷機的喊個不停,“快點!”“快點!”我們就不停地跑呀,遞呀,分秒也停不下。碰上旱田還好,遇上爛泥田,我們就背時了,深一腳淺一腳的,身上濺滿泥水,人累得喘不過氣來。
最期待的是夜間勞動。夜工一般是割禾或扯秧。
月色中,割禾的身影起起伏伏。刷,刷,刷……人們將割好的禾把子方向一致地擺放在地里。年輕的小伙和姑娘們身手活絡,一邊割禾,一邊說笑,田野里洋溢著勞動的歡樂!
扯秧是個技術(shù)活,要將稻秧根部的泥巴洗凈,還要將稻秧弄整齊并用稻草扎好。夜間在水田里扯秧,白天的暑氣已經(jīng)退去,不時襲來一陣涼風,教人一陣愜意!只是螞蝗可惱得很,叮在腳上,狠命地吸你的血,你卻感覺不到。收工時,爬上田埂,拿手電筒一照,我的媽呀,腳上爬了好多條!撕來扯去,腿腳上滿是血跡。
“開飯啰!”隊長一聲令下,開心的時刻終于來臨。
菜不外乎茄子、豆角之類,有時也夾雜些肉絲。飯有七八兩米一份,一人一缽。
這個時候,我才能夠飽飽地吃上一頓白花花的米飯。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王忠義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