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向全世界莊嚴宣布
一大清早起來,朋友圈微信互動,一位同事頗有怨氣地噴:
這么熱的天,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了一把孜然。
我初聽此話,很有同感,但過后回思,卻總覺得哪里不對!
到底是哪里不對?
恍恍惚惚走進廚房,擼起袖子,掄起____菜刀。注意!是菜刀,不是砍刀,不是用來砍人宰人的。一眼瞥見了灶臺上的鹽罐,心里豁然開朗:
這么熱的天,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了一把孜然和一撮細鹽。
對的,沒錯!就是細鹽。再好的烤肉,如果沒有細鹽,肯定是難以下咽的!人每天都要吃飯,吃飯就需有菜,有菜就需放鹽,這是三歲娃娃也都明白的理兒。
前天去超市購物,隨便拎了幾袋細鹽,到收銀臺結帳時,收銀的美女看著我,面無表情地說:
這鹽,6塊錢一袋。
我以為我聽錯了,反問了一句:
這鹽,6塊錢一袋?
同樣的面無表情:
沒錯,6塊錢一袋。
額的娘!嘖!嘖!嘖 !6塊錢一袋,這么小的一袋鹽!這是怎么搞的?這不是買味精了嗎?可這畢竟是食鹽不是味精啊!心里當時的感覺就是被人狠狠地宰了一刀!
我已好幾年不買味精了,原因不是因為營養(yǎng)學家所說的味精不適宜養(yǎng)生,而是因為味精這東西……怎么表達才好呢?還是能省幾個字就省幾個字吧!
我的印象里,最初吃的鹽是一分錢兩分錢一斤,當時父親的工資是二十七八塊錢一月?,F(xiàn)在我每月的收入大概是父親工資的200倍左右,可現(xiàn)在這要命的食鹽,竟然是當時的...倍,我都不想去細算了。
醫(yī)生和妻子早就勸我要低鹽飲食了,但我一概當成耳邊風,沒辦法,重口味慣了,要我改,一下子真還改不來。但這天拎著這幾袋鹽回到家里之后,首先想的竟是能不能到學校實驗室借一架天平出來,測一測醫(yī)生和妻子經常嘮叨的5克鹽到底是一個啥概念?
學校放暑假了,即使沒放假,要想從實驗室借一架天平出來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強壓下了這個想法,不過這低鹽飲食,看來也是大勢所趨了!
又想到,再過幾天就是農歷七月半了,按武岡風俗,農歷七月半給已逝的老父老母燒包是必不可少的。父母一生,含辛茹苦,以幾十元一月的工資,將我們姐弟三人拉扯成人,個中之艱辛,到我為人之父后才逐漸體味出來。
我輩生逢其時,響應國家政策,只生一個好!真的是只生一個好,可就是這一個,也是一個亞歷山大的主,真搞不清楚父母是如何把我們姐弟三人拉扯大的,如果父母尚在人世,能夠向他們請教一下多好啊!
想到這,馬上到香紙鋪去!琳瑯滿目的香紙鋪,確實令人眼花繚亂。向店老板細詢之后得知:架子上的紙包分三種:5毛錢一個,1塊錢一個,2塊一個,其中所包的都是印制精美的“冥國銀行”或“天地銀行”紙幣。
我在心里計算:5毛的太寒傖掉價,不行;2塊的 太豪華奢侈,想是想要,可是不符合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勤儉節(jié)約的門風家規(guī);那就選擇1塊的了。父親母親的肯定不能省,可爺爺奶奶的也不能省啊,爺爺奶奶的有了,外公外婆就不能無啊!加上額外所需的錢紙蠟燭香,以及必要的糖果水果犧牲供品,額的娘!這個七月半沒有幾百上千的只怕還應付不來!
沒辦法,上千就上千吧,只希望先人們別怪我小氣就行。晚輩孝心雖在,實在財力唯艱啊!幸虧諸位先輩在世時總是對我告誡:錢夠用就行,不圖大富大貴,但求一生平安!
想到這,略為心安。列宗列祖,多有得罪,各位在陰間生活,可能也不容易,但錢這東西,夠用就行了,不要去跟那些豪門富戶去比!晚輩在陽間的情形,想必各位也知道,未能光宗耀祖,令你們各位蒙羞了!
回過頭來,心里平靜多了。不過,這低鹽飲食,真的有必要好好試一試,就從今天開始。
不!就從眼下這一餐開始!
于是,我向全世界莊嚴宣布:
從今天早餐開始,正式實行低鹽飲食!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朱云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