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梁侯國之名據(jù)傳來源于都梁香草,這似乎是許多人的共識了。只不知都梁香草為何物,只知其“綠葉紫莖,芳風藻谷?!蔽鋵娜四驮谥T多古籍中尋找線索,在武岡境內尋蹤覓跡,奈何芳蹤難覓。
何光岳老師著有《都梁考》一文,引晉伏滔《北征記》一文,得出盱眙都梁山是因都梁香草而得名的。但何老師又自已推翻了這個結論(也許他自己都沒意識到),認為先有都梁(梁人之都,梁都的倒裝語)山,山上的蘭花才叫都梁蘭。何老師稱春秋初年時,“梁人”在盱眙某山附近建都,本名梁都,但何老師又說那個年代盛行倒裝語,所以“梁都”就成了“都梁”,那山就成了都梁山,因為山上生長了一種蘭花,因此這蘭花就叫都梁蘭。
后來“梁”被徐人兼并(何老師說徐人“有可能”與虎夷通婚,這個有意思。)春秋后期,徐國后來先后被吳、楚所滅,徐國其中一支梁人與虎夷分別南遷至資水上游兩處,即武岡(都梁)和新寧(扶夷)。何老師說梁人之所以要遷到此,是因為每當梁人在選擇遷地時,“似乎”都要選擇產(chǎn)有都梁香之地而居。 可惜何老師為盱眙寫下的輝煌歷史沒機會讓盱胎人民看見,也或許盱胎人所知的本地歷史更加輝煌,所以即使他們看到何老師所描繪的歷史,也不見得會敲鑼打鼓給何老師送去錦旗。盱眙的歷史確實稱得上“輝煌”兩字,但正史上關于“都梁”的,恐怕也只是在戰(zhàn)國時,盱眙曾被楚侵,成為楚邑,名曰“都梁”,邑的意思是國境的意思,也就是說,盱眙成為楚國所有后更名都梁,與“國都”扯不上關系。
都梁一名,還是與都梁山上的蘭草有關。 無論是晉伏滔《北征記》,還是南朝盛弘之《荊州記》、酈道元《水經(jīng)注》,都說明都梁地名來源都是都梁香草。都梁是蘭的別稱(“俗謂蘭為都梁”),但這種說法從何而來? 忽然想起,都梁這名,似乎不象中原地名,疑為吳越地名。因為春秋以及戰(zhàn)國前期時,長江以南一帶差不多皆屬揚越,吳越。我想,“都梁”之名是否與吳語越語有關?
上網(wǎng)搜索吳語,找到一篇吳語日常用語1000的網(wǎng)頁,看了半天,找到一條,大姑娘(發(fā)音dukunian),受到啟發(fā), 于是再次求助于萬能的“度娘”,在百度搜索欄中輸入都梁的漢字拼音“duliang”回車,戲劇性的出現(xiàn)“度娘”,哭笑不得之際,卻看到“度娘”有個多義項,讓我眼前一亮:浙江臺州對未婚女青年的稱謂。詞語用法 女人在結婚前叫"度(第一聲)娘",小姑娘可以叫“小度娘”。
原來如此! 原來都梁即原度娘之誤。把吳越語言用漢語音譯,應是漢越文化交流之際所產(chǎn)生的一種常見現(xiàn)象(建議以后專家學者研究古史時,考慮類似情況) 回過頭來再結合《水經(jīng)注》及《淮南子》就再也明白不過了,“都梁”跟所謂的“都”無關,跟“梁”也無關,它只跟大姑娘有關。《水經(jīng)注》“俗謂蘭為都梁”,《淮南子》云:男子種蘭,美而不芳,則蘭須女子種之。女蘭之名,或因為此。 原來,我們所知的都梁侯國居然是女兒國,真是一大快事!
作者:蛤蟆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蛤蟆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
言宋
乾嘉學風吹人網(wǎng)。問好蛤蟆!
298年前
姜遠林
哈哈,蛤蟆厲害!
418年前
蛤蟆
手機提交,格式混亂,請編輯老師排下版,謝謝!
338年前
已輸入0/200 個字!
雙牌鎮(zhèn)寶山村:寂寞鄉(xiāng)土結緣“藥德”文化
土改犧牲的烈士不應成為無名烈士
武岡市鄧元泰鎮(zhèn)赤塘村,今年又到嘗新節(jié)
Jack,我在天弘的英文名
滔溪沖的六月六,刻在骨血里的鄉(xiāng)愁
武岡米花里的年味武岡視頻
關于武岡市武岡概況
武岡農(nóng)村婚禮習俗紀實武岡視頻
武岡歷史沿革武岡概況
武岡一中航拍記錄片武岡視頻
宗氏典藏包裝項目文功文創(chuàng)
墻面翻新房修修
韓國-LKC螺桿真空泵濱海真空
免責聲明:本站資料除作者特別聲明原創(chuàng)之外,其他均來自網(wǎng)上,若侵犯你的權益請告知,本站獲通知后將立即刪除!聯(lián)系QQ:165410523
Copyright © 2006-2025 武岡人網(wǎng) ICP證:粵ICP備2023087779號 粵公網(wǎng)安備4419000200781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