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馬坪人氏。一個怯生生洗腳進城的農民工模樣(沒見過活的,看相片獲的印象)。聽說也只是曾經讀過職業(yè)中專而己。出來打工多年,曾干過很多工種,也曾有機會當企管,只是不愿意幫資本家剝削廣大工人,最后放棄。也曾做過生意,賺到錢沒有,不得而知。前不久返鄉(xiāng),現(xiàn)在家干農活,偶爾鼓搗點袁氏小食品等。
袁志剛來武岡論壇,不是叫這個名字。那時他叫啥名字了,我已經忘記了。我對他第一撥印象是,那時他老叫著要離開論壇,卻一而再,再而三又返回來了。我看他挺可樂的,一個爺們整得像個姑娘似的,嚷著要走,腳又不邁出大門。有點逗人。但那時,他犀利的文風已經初露端倪。
后來,他終于沒有離開論壇,或者也可以說是換個叫袁志的馬甲又在論壇混著。并且一直呆在論壇的原創(chuàng)版發(fā)著自己袁氏風格的雜談。那時,由于版主田胖“不理朝綱”。原創(chuàng)版在老一撥寫手的離去后,只余下袁志一個人在獨力寫作著。袁志那些原生態(tài)的帖子,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原創(chuàng)版變成袁志的獨角戲。
今年,武岡論壇改版。我推薦給袁志單獨劃撥一地,讓他在里面用心經營,并幫他取了一個幽怨的欄目。事實證明我的推薦是正確。最后名聲遠揚到人網。
原本不知道袁志是馬坪人。沒想到袁志的老家竟然離我們石地園那么近。后來從他的帖子看到這些信息。那次為了幫他發(fā)一組相片,在QQ中加他為好友了。加了他的QQ,聊得不多。比較長的聊天紀錄,我記憶中僅有兩次。還打過幾次電話給他。與他說電話,很輕松。因為他是一個有趣的人,他會說些生活的小細節(jié),那是聊家常的感覺。
在我今年生日的前夕,他前往我家探望我父母,并拍攝了一組圖片。那是送給我生日的最好禮物。在我母親的生日那一天,他又與青松老師一起前往我家,給我母親送去了祝福。這些動作,他都是十分真誠的去做。卻給我最溫暖的感覺。
我曾經一直十分納悶。我很難想像以袁志這樣一個生活和工作的人,怎么會如此關注時事和社會的癥結。會用如此犀利的文字去針弊時事。雖然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那不過是統(tǒng)治階級的忽悠。國家就是一個統(tǒng)治機器罷了。國家的興亡,都是統(tǒng)治階段的事兒,關我們啥事?我們頂多關注這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罷。
后來的交流,我還了解到袁志時常瀏覽和關注的一些網站與博客,也是我常去的地兒。這不由得讓人唏噓啊。那些網站和博客一直是袁志的營養(yǎng)供給器。袁志這樣一個生活在偏僻山鄉(xiāng)的農村孩子,就在那兒吸收了更多民主和自由的營養(yǎng),并且漸有長成一個社會公共知識分子的趨向??鋸堻c說,這算是一個奇跡了。今天上午與袁志有一個較長的聊天。他的一些堅守和愿望再次讓我吃驚。面對他的堅守,我深覺愧怍惶恐。
這個國家任何一個官方文本都是道貌岸然的,是空洞無物。這片地土地所有的官員都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套話。我們的新聞聯(lián)播和外交部的發(fā)言,都成了這個世界的笑話。而我竟然還是這些骯臟文字制造者之一,并且有可能一直這樣干下去。想到這些,我后背凄涼。雖然如我輩,仍然是清醒的。但我們卻只是茍活,隱忍著。用我們的文字和鏡頭,貢獻著一個個丑陋的媚。
而袁志不同,他卻成為一個風骨飄逸的時代記錄者,他用筆努力記錄身邊的碎事,記載他這片土地上那些別人看不到的殘酷和荒誕。這些記錄是多么重要的。若干年,我們再回首看歷史時,就會感覺袁志的重要。
村上春樹先生曾經說——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墻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一方。是的,至少現(xiàn)在看來,袁志只是一枚面對現(xiàn)實高墻的脆弱雞蛋。無論怎么看,他似乎無勝算。他仍然還在馬坪那個小山村里面折騰著。他還要面對家中老父母的目光。還有成家立業(yè)的壓力。但他仍然選擇決絕。他仍然決定堅持他的精神家園。
是的,高大堅硬冷酷的現(xiàn)實,或者可以謀害封殺了我們的激情。然而沒有任何一面墻,足以永久遮蔽我們頭頂之莽莽青天。與袁志共勉。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蘇山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