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文學 (七)堅強的母親

        (七)堅強的母親

        金手指 2021-02-08 16:17 8
        舟子點評:所以,一篇文章好不好,寫好幾個重點的細節(jié)就夠了!


        我的母親,六歲喪父,九歲喪母,自幼跟隨姑媽長大。幼失雙親,寄人籬下,人生苦難,再苦再難,亦不過如此。

        1934年農(nóng)歷5月初五,母親出生在楊巖沖一個地主家庭,為外公的第二任妻子所生。外公的第一任妻子因難產(chǎn)而死,由于是縣太爺?shù)那Ы?,娘家人來?/span>人命(注:鄉(xiāng)間說法,媳婦因非正常死亡,娘家人組織親屬到婆家鬧事),來了很多人,為平息事端,外公家散盡家財,讓每一個從武岡城過來的鬧事者口袋裝滿銀元,方才離去。我記得小時候家里有一張很大的床,床架上雕刻有鍍金的百鳥朝鳳圖,帳頂?shù)耐庋剡€掛著三個鏤空的銅繡球,很是氣派豪華,令我不解的是在寬大的床沿上,深深地刻有七道痕跡,因為此事,我特意問過,母親說床是娘家的陪嫁,痕跡是大外婆難產(chǎn)請道士做法時留下的。

        外公經(jīng)歷過打人命事件,再續(xù)時發(fā)誓不娶富貴女,后來便迎娶了馬姓普通人家之女,也就是我的外婆??上Ш镁安婚L,我母親六歲時,外公去世,九歲時,外婆去世。母親年幼成為孤兒,家產(chǎn)由其家族長輩接管。無奈之下,母親只得跟隨出嫁到石山腳下的姑媽長大。在三年內(nèi)痛失雙親,母親幼時所承受的苦難,是可以想象的,但母親在我們面前只字不提,也從不提及她的姑媽,怕是觸及幼時傷痛,也許在母親心里,寄人籬下遠比幼年喪父喪母還要深刻。

        母親啟蒙時,家道正興,跟隨私塾先生舞文弄墨,雖然只有三五年時間,但母親天資聰慧,打下不錯的國學功底。我記事起,母親就經(jīng)常躲在廁所偷偷地看舊體字版本《紅樓夢》、《資治通鑒》,也經(jīng)常把看過的故事講給我們聽。在舊時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更何況是封閉落后的農(nóng)村,沒有誰家的媳婦能識字看書,即便有也是些連環(huán)畫、小人書之類,大塊頭的線裝古文書更不用說,一個婦道人家,看書識字是不會被鄉(xiāng)鄰所推崇的。農(nóng)閑時,街上女人聚在一起,說得最多的無非是各家男人那些事,或是誰家針線做得好,母親一般不參加街坊婆娘們的閑聊巷議,對于看書一事,也怕被別人笑話,只能躲在廁所或是深夜。她的父母過早離世,那點文字基礎應該是私塾時打下的。由于母親的示范,無論是哥哥姐姐還是自己,都養(yǎng)成在廁所看書看報的不良習慣。

        母親自幼體弱多病,到了姑媽家,可能也有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身材瘦小,母親11歲時,姑媽就將她許配人家,在舊社會有童養(yǎng)媳的說法,待到成年已接近解放,國家取消包辦婚姻,實行婚姻自由,因母親的健康沒有什么改觀,依然瘦弱如故,對方擔心母親身體不好,要求退親。母親嫁給父親時已有22歲,那時剛剛解放不久,國家處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初期,農(nóng)村社會管理事務由農(nóng)會負責,斗地主分田地,父親按政策也分得一份。母親結婚后,有了父親的照顧,生活才真正安定下來,后來父親當了農(nóng)會的主席,農(nóng)業(yè)合作社后,當了國家干部,留下母親在生產(chǎn)隊爭工分養(yǎng)家糊口。

        母親疼愛孩子,對我們的管教也很嚴厲,雖然從沒有打罵過哥哥姐姐,但我們對母親都有一種畏懼,她教育子女的方式與街上其他家長不同,如果我們有行為失矩或是讓她不滿意的地方,她會以和尚念經(jīng)的方式不停念叨一些俗語,或是一些簡短故事,以此教育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東郭先生和狼、農(nóng)夫和蛇、小孩偷針、兄弟分家等等故事,我們都是耳熟能詳。如果發(fā)現(xiàn)我們有來路不明的錢,她一定會問得清清楚楚。父親退休回家,時不時相約一些年長的鄉(xiāng)鄰到家打紙牌,小有押注,年幼的我有時忍不住看熱鬧,如果母親即時知道,她會毫不猶豫地將我拉出牌室,如果是事后知道,也少不了一通嚴厲批評,并且是以一種持續(xù)且重復播放的方式,直聽我得耳朵發(fā)熱無地自容方才結束。在母親看來,打牌賭博,是罪惡之源,必須嚴加管制,堅決杜絕,以防我沾染賭博的惡習。姐姐和大哥參加工作較早,沒有母親約束,每每回家,母親都要對他們進行紀律教育,“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經(jīng)常以此教育姐姐哥哥要潔身自好,不能在單位亂拿亂要,不能違紀違法。前些年,大姐退休,有時外出打牌,被母親知道,依然少不了一通教育。

        家里小孩多,父親不在家,母親自顧不暇,我們完全處于放養(yǎng)的狀態(tài),家務實行包干,互不干涉。個人衛(wèi)生自行打理,就算是衣褲爛了,一般情況也是自己縫補,如果沒有求助,母親少有過問,當然是因為家里有縫紉機。

        我天性好玩,天氣晴朗的月夜,喜歡和小伙玩伴丟手絹、吃羊等等游戲,盡興之時,忘記時間,玩興正酣時,母親會偷偷地從身后包抄過來,把我俘虜回家。我與哥哥姐姐們的學習,也是各自管理,家里只有三盞煤油燈,一到傍晚,二姐二哥各占一盞找地方做作業(yè),還有一盞母親要用來做家務,為此我經(jīng)常向母親告狀,投訴二姐占著油燈看小說,不做作業(yè),母親也只一句“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算是告誡,告狀常常不響。

        父親退休后,從一個十分忙碌的國家干部,轉眼成為一介無業(yè)游民,心情十分不好,也許還沒有調整好生活的狀態(tài)。因母親的聽力障礙,他們雙方不能正常交流,有時產(chǎn)生嚴重誤解,這種現(xiàn)象隨著時間推移而加劇,在母親三番五次反問或者經(jīng)常誤解的情況下,父親的耐心本就有限,有時只能拳腳相向,每每看到委曲的母親,我與二姐堅定而勇敢地選擇站在母親一邊,成為同盟軍,母親出于自我保護,也經(jīng)常開展統(tǒng)戰(zhàn)工作,測問我和二姐對于父親的態(tài)度,我們都義憤填膺地表達了跟隨母親的意愿,堅定地選擇站在母親的立場,共同討伐父親的惡行。

        我自幼經(jīng)常聽母親和二姐講水滸的故事,水泊梁山那種“路見不平一聲吼”的俠義思想在我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面對霸權和囂張的父親,母親與二姐一般以沉默表示抗議,只有自己定會揭竿而起,奮勇抗爭,寧折不屈。為此,自己沒少挨打,挨餓,有時因為害怕,選擇出走,石橋底下、草樓上以及魚塘邊,都有我躲藏的記憶,媽媽為了不讓我挨餓,經(jīng)常找機會把剩下的飯菜偷偷地放在門外,她知道當父親外出后,我會回家----當然,是不是父親有意外出,讓我回家吃飯,我無從論證。

        父母關系不和,造成我與父親的關系自然緊張,父親是個倔強的人,在倔強的稟性上,我也毫不遜色,十來歲的年紀,就固執(zhí)地扛起保護母親的重任。后來自己也做了父親,兒子慢慢地長大,記得一次與孩子他媽媽說話,無意間聲音大了些,還在讀幼兒園的兒子悄悄地從門后取出一條木棍,做出隨時要保護他媽媽的姿態(tài),我當時看到后,不禁啞然失笑,頓時怨氣全無。事后與鄰居說及此事,都說不用DNA檢測,真是我的兒子,但我的父親不如他的父親。

        我們母子三人這種同盟的狀態(tài)直到二姐出嫁,我離開了家,才算結束,留下母親孤軍奮戰(zhàn)。后來父親患了癌癥,需要母親照顧,他不得不壓住自己的急性子,聽由母親安排,一切重歸于好,有時實在不滿,父親也只能自言自語地發(fā)泄。

                生活在農(nóng)村,處在社會的底層,母親向來教育我們不能向生活低頭,農(nóng)村人想要有條好路,只有讀書成才才是向命運抗爭的最有效方式。在母親的倡導督促下,每逢寒假暑假,我們家比讀書比獎狀成為家風,哥哥姐姐領回家的獎狀貼滿了那個簡陋的木屋,因為成績優(yōu)異,他們在小學階段,都曾兩次跳級,不知不覺,他們成了弟妹學習的榜樣,我也養(yǎng)成喜愛看書學習的習慣,除了偷看小說的二姐高中畢業(yè),其他都受過高等教育,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鄉(xiāng)下是不多見的。

        1989年3月,我如愿通過體檢和政審,于7日下午離開新鋪前往縣武裝部報到,相依為命的母親當時表面上看不出太多的難過,雖有不舍,更多地只是希望兒子今后能夠成龍成鳳。我入伍后去了云南楚雄,母親經(jīng)常托人給我寫信,從她的來信中知道,我的遠離對她是多大的痛。

        我在家時,父親住了新屋,母親住在舊屋,他們雙方本不怎么來往,我入伍后,她每天去父親那里看新聞聯(lián)播,那里有全村唯一的黑白電視,起初街坊們以為兒子當了兵,母親覺悟高了,其實她只是去看新聞聯(lián)播之后的天氣預報,那里有約兩秒鐘的云南圖象。那兩秒的時間,是我母親一天的寄托----因為她不知道,云南在哪里,那里天氣怎么樣,她想知道遠在“天邊”的兒子“天是否寒,衣是否單”。

        1998年8月,父親過世后,母親在鄉(xiāng)下小住一段時間便離開了新鋪前往武岡,住進了父親工作單位分給母親的單間,算是父親償還對于母親的虧欠。母親年輕時,曾稱骨算命,她的命運批語是:此命終是運不通,勞心做事盡皆空??嘈慕吡Τ杉矣嫞玫侥菚r在夢中。對于前邊三句,應是很好理解,且她已體驗了人生的至苦至難,對于最后一句,有點困惑,表述不清晰,母親當然更愿意正面解讀,她堅信上天有好生之德,堅信好運會突然到來,如夢中一般,以此來解脫所受生活之苦。直到年老之時進了城,領到父親單位發(fā)給她的生活補貼,她才對最后一句有了完全的釋然與印證,相比其他老人,她應該感到滿足。當然算命是一種迷信,但有時它能給人以鼓舞。我工作后也曾看過一些算命的書籍,很多的字句模棱兩可,似是而非,但當一個人處于逆境,感到茫然時,四處求助時,當然更愿意從積極的結果最好的方向去理解,算命最大的功用是給人以希望,引導人們更加努力,從這個意義上說,命理文化有其存在的價值。

        我與母親的感情是深厚的,我們經(jīng)歷過共同的苦難,在我童年和少年,她始終不離不棄,陪我長大。我退役后安置到佛山,家庭穩(wěn)定,曾發(fā)下狠心,要將母親接到身邊,陪她到老,但她每次過來,一般三兩個月,就鬧著回家,有時不惜私自下樓,驚動警察,只得將她送回武岡,也許受舊文化影響,在她心中,葉落歸根,才是最好的歸宿。

        祝愿母親健康長壽!祝福天下母親晚年安康!

         

        閱讀 4666 1
        分享到:
        評論列表

        金手指

        謝謝言宋老師的點評,對于“文言文版本《紅樓夢》”確實表述有誤,應該是舊體字版本,再次謝謝言宋老師。

        14年前

        言宋

        給你說點不一定對的意見。全文行文略顯繁復,有些表達感情的話,不一定要說出來,通過好的敘事寫人也是可以反映出來的。另,所說的“文言文版本《紅樓夢》”,不準確,紅樓已是白話小說了,不是文言小說。

        4年前

        言宋

        文章寫得不錯,敘事平順,有真情在。

        4年前

        兩擔谷

        今天讀了金手指的全部文章,感覺很不錯!

        4年前

        作者回復:

        謝謝你的評論。

        2021/2/9 16:30:51

        金手指

        謝謝舟子兄的評論。

        14年前

        舟子

        所以,一篇文章好不好,寫好幾個重點的細節(jié)就夠了!

        4年前

        舟子

        我在家時,父親住了新屋,母親住在舊屋,他們雙方本不怎么來往,我入伍后,她每天去父親那里看新聞聯(lián)播,那里有全村唯一的黑白電視,起初街坊們以為兒子當了兵,母親覺悟高了,其實她只是去看新聞聯(lián)播之后的天氣預報,那里有約兩秒鐘的云南圖象。那兩秒的時間,是我母親一天的寄托----因為她不知道,云南在哪里,那里天氣怎么樣,她想知道遠在“天邊”的兒子“天是否寒,衣是否單”。這一段讀來心里發(fā)酸,印象也特別深刻!

        4年前

        舟子

        后來自己也做了父親,兒子慢慢地長大,記得一次與孩子他媽媽說話,無意間聲音大了些,還在讀幼兒園的兒子悄悄地從門后取出一條木棍,做出隨時要保護他媽媽的姿態(tài),我當時看到后,不禁啞然失笑,頓時怨氣全無。事后與鄰居說及此事,都說不用DNA檢測,真是我的兒子,但我的父親不如他的父親。這個細節(jié)讀來發(fā)笑,但印象特別深刻!

        4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