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不怎么關心教育這個問題,雖然我自己是師范大學畢業(yè)的,但我覺得我的修養(yǎng)跟學識都不足以去教書育人,為了不誤人子弟,我基本上就沒在學校呆過.直到家有小女初長成,到了要上學的年紀,我才又重新關心教育這個問題.在廣州這個地方的教育跟內(nèi)地可能還不太一樣,你要想上公立學校,戶口跟房子必須在一個區(qū),而且還分地段,你房子在哪個片區(qū),那么你只能上這個片區(qū)的公立學校,你要想上好一點的,那只能借讀,那要交的贊助費可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一般的人沒關系進不了,有關系也得資金雄厚.不上公立學校吧,就在自己住的比較偏遠的小區(qū)上私立學校,那不如意的地方就更多了,不但學費貴,而且教學質(zhì)量不怎么樣,老師流動性相當大,交了那么多錢,但教師的待遇并不怎么樣,有經(jīng)驗的老師往往會拍屁股走人.弄得孩子要不斷的去適應新的老師,新的教學方式,沒有安全保障性.可這些私立往往美其名曰是貴族學校,校風不好,小孩比吃比穿比自己有什么名牌東西,比自己又去哪里哪里旅游之類的,早戀的就更加比比皆是了.我現(xiàn)在住的這個小區(qū),里面的中學還是掛名華師的分校,算比較好的,但那些初中的孩子談戀愛的不少,抽煙喝酒的也不少,每年硬性上交的學費就得將近三萬,這是一大筆開支啊,一般的家庭哪承擔得起啊.我們估算了一下,小孩在這里要完成到高中的教育需要三十萬,我們倆孩子就得至少六十萬,而且價錢還在繼續(xù)上漲.所以這是讓我們傷透腦筋.既然已經(jīng)實行九年義務教育了,為何我們這些外來人的子女就享受不到呢?該交的稅都交,該盡的義務都盡了,雖然有廣州市戶口,但有些待遇你就是沒辦法享受得到.去市里住吧,實在太吵,房價也高得不得了,不去吧,小孩的教育又是個問題.矛盾之余,老公說不如把孩子放回老家去上公立吧.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還真嚇一跳.武岡的教育現(xiàn)在竟然如此之差,邵陽全省倒數(shù)第三,武岡在邵陽里又是倒數(shù)第一.民辦學校的生源竟然好過公立學校,聽說一中都有被擠夸的可能.哎,這個一切向金錢看的社會,連孩子上學都搞得這么變態(tài).嗚呼,中國教育之現(xiàn)狀不知何時才能有所改變,我們這些外來人的孩子何時才能享有本地人的那種教育資源與權(quán)利呀.本文沒有任何攻擊中國教育的問題,只是感慨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