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闖關,寓考于樂【《教育導報》2016、1、14】
湖南武岡 林日新
近日,南京銀城小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學校去年在全區(qū)率先進行了一年級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改革,孩子們在游戲中完成了小學階段的第一次考核,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為了讓孩子們增加自信,還規(guī)定孩子可以重復考,直到滿意為止。不過這位負責人也強調,雖然不進行書面考試,但是游戲項目的內容實際上還是學生平時學習的內容,比如語文涉及拼音、識字等。(1月7日光明網(wǎng))
時至期末,學校里便彌漫著一種臨考的緊張氣氛。有道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為了獲得理想的分數(shù),老師會拿出看家法寶檢測學生,學生們則會使出全身本領爭取獲得高分的。當然,這里的“考”與“分”是指狹義的“文化科考試”及文化科分數(shù)的。然而,南京市的一些小學則獨辟蹊徑,改變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確定在小學一年級的期末考試中不再有“文化考試”——筆試,而是用游藝、闖關的方式替代。當然,這種游戲不是一般的游戲,而是一種寓考于樂的文化游戲,游戲的內容實際上還是學生平時學習的內容,比如語文可以看拼音猜謎語、看手勢猜筆順等,數(shù)學則可采用數(shù)字百花園的形式,將認數(shù)、簡單的計算結合進去。不僅如此,金陵中學匯文學校小學部的一年級的期末“闖關游戲”,還打算讓高年級的孩子來考低年級的孩子。
這些“闖關游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考查,這樣邊玩邊考的“另類”考試,確實讓人大開眼界,是學??荚嚨囊环N教育創(chuàng)新,值得點贊。其理由有三:
首先,形式新穎,寓樂于考,讓學生們在快樂中接受考試,既檢查了能力,又鍛煉了實踐能力,這肯定會讓學生很感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最強的動力。教師、家長就應當盡力注意保護兒童的好奇性,逐步根據(jù)兒童的發(fā)展需要,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其次,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心理。按教育規(guī)律來看,幼兒教育主要是以游戲為主,在游戲中學到簡單的生活和文化知識,而一年級剛剛進入小學階段,正處于幼兒到小學生的過渡階段,如此另類的“闖關”考試,既具游戲性,又具知識性,可以說是兼顧了幼兒和小學生兩個角色的特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最后,“闖關”考試雖然看起來似乎容易,但其中所蘊涵的知識面比書面筆試的更大,需要較強實際運用的能力。這確實是教育的一種創(chuàng)新,完全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對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開發(fā)思維,培養(yǎng)綜合能力,起到引導、示范和提高的作用。【《教育導報》2016、1、14】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林日新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