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
黃高遠點評: 我外公是個一世都不得志的人。年輕時一心只想讀書,卻一連考了三屆也沒有考上。最后一氣之下將讀過的書全都燒了,發(fā)誓不讀書了。
外公
我外公是個一世都不得志的人。年輕時一心只想讀書,卻一連考了三屆也沒有考上。最后一氣之下將讀過的書全都燒了,發(fā)誓不讀書了。發(fā)誓不讀書的外公,只好結婚過日子,與泥巴打交道。其實呢,最讓他放不下的,還是書。數理化什么的他是再也看不進去了,就與古詩古詞結了緣,沒事就捧著賣不了錢當不得飯的古詩詞讀。外婆最討厭他的就是有事沒事讀那些賣不了錢當不得飯的東西,一有氣就拿他的那些書出氣,往地上甩,好幾次扔到禾堂中間,還潑上一盆水。這種時候,外公也不生氣,不發(fā)火,只是嘆一口長氣,去禾堂上把書撿回來,一張一張攤開,涼干。有空了,還是讀。外公最喜歡的是杜牧的詩,那首《清明》,讀起來會搖頭晃腦:“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些,是媽媽告訴我的。
其實,外公的不得志不僅僅是讀書的事。更讓他惱火的是,他沒有一個兒子,卻一連生下三個女兒。在農村,沒有兒子是很沒面子的。外公由此就變得更孤獨,更少與人交往。媽媽每每說起這些,說完了總會長長的嘆氣。
這種晦氣的事,沒想到連我也沾上了。媽媽生下我的時候,外公一連長嘆數聲。媽媽讓他給我取名,外公說,就叫“不如”吧。于是,我就有了“不如”這么一個名字。
我對這個名字一直不滿,好幾次吵著鬧著要改。媽媽堅決不讓,說,外公會傷心的。不讓我改,我對外公自然有一肚子的氣,每次見到外公都不想理他。我高中畢業(yè)后,考上了一個很不起眼的大學。一個老師對我說,不如,誰給你取的名字?真好。我說,好嗎?老師說,你沒讀過杜牧的《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馀,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為你取這個名字的人,是希望你長得漂亮喲。聽老師這么一說呀,我一下子愣住了:啊,原來是這么回事?!
后來,我將這事告訴了外公。外公聽了,沒說一句話,眼里卻淚水汪汪的。我說,外公,你怎么哭了喲?我們老師說得不對嗎?外公還是不說話,只是一個勁地點頭??粗@樣子,我也忍不住淚水流滿了臉。
唉,我的外公喲!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不如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