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之旅
鐘文暉點評:好久不神遇江之南了,網(wǎng)友能不念江南?
讀罷此文,不禁油然而生“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梳洗罷,獨倚望江樓”之感!
一 向西
云貴之奇,夙有耳聞,雖神往日久,而不得親歷,印像中只有路崎山險,地脊民淳。數(shù)日前,因為朋友的盛情,所以得攬勝入懷,快哉!
前去的那天,出發(fā)時恰是正午,一路風(fēng)塵,從靖州西出湖南,過錦屏、天柱,雙目及處,和我所在的湘西小城武岡并無二致,處處山水相依,仍著江南丘陵的秀美,山如黛而水若帶。過了天柱,天色漸黑,一鉤殘月,隱現(xiàn)在天際,一個多云的月夜,映著婆娑的樹影,漸行漸近,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從三穗上了高速,盡是反光的標(biāo)片,充斥著雙眼,一路的橋梁連著隧洞,牽扯著我的精神,只可惜了無邊風(fēng)月,從旅者的眼前匆匆的逝去。只是到了安順時,忽想到了黃果樹,才覺得錯過了身邊的良辰月影,有一種隱隱的心失。
而后上了關(guān)興公路,橋梁和隧道愈多,路若斗折,而車如蛇行,同行的幾位,相繼不敵困意,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窗外的山,迅速的向后退去,不知怎的,忽然想到了三國關(guān)羽之子關(guān)興,多少年后,有一條路以他為名。雖是巧合,也不禁啞然。
凌晨四點,終于到了安龍,黔西南的一個小縣,朋友在路邊接我們,在千里之外和故人聚首,雖然沒有古人所云他鄉(xiāng)遇故知之慨,但是確也有幾分親切。接下來的又是幾十里山路,由于修路,車極難行,也不知道多久,朋友說:到了。環(huán)視車內(nèi),己各就周公之會矣 。待喚醒諸君,下得車來,已然東方微白。遠(yuǎn)山近水浸在灰白的霧靄里,耳畔掠過激水的轟鳴。一夜的奔波,實令人疲乏不堪,朋友的熱忱,亦喚不起倦怠的神經(jīng)。伴著黎明的薄霧,各自勿勿地睡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極不情愿被朋友的呼聲從深深的睡夢中喚醒,追尋昨夜的水聲,卻原來我們住房的右首是一個小型電站的大壩,自由的溪水橫遭大壩的阻攔,在水庫中回旋,終于掙脫羈絆,從壩頂一瀉而下,擊打著溝底的圓石,轟然作響。而住房的左側(cè),是一個小廠,據(jù)朋友說,是在煉富摩渣(音)。十幾個工人,正在那里揮汗如雨,紅紅的液體,正從一個爐子中流出,空氣中充斥著窒息的熱。
朋友說,去馬嶺河玩吧,那里的風(fēng)景獨好呢,得到了我們一致的響應(yīng)。
二 馬嶺河
朋友一邊開車,一邊介紹馬嶺河峽谷之美,說是地球上最美的傷口云云,言辭中滿是譽贊,我卻在心里大不以為然,雖然我平生不好游歷,但到過的地方也不是沒有,有些雖說名傾一方,但游玩之后,只生憾意。而馬嶺河峽谷,名不見經(jīng)傳,能有一得之妙,就極為不錯了,何能獨占最美之名?
終于到了,泊好車后,舉目觀之,我們所處的,是一座小山的山腳,而峽谷,還在山背的那側(cè),中間通過一條長長的隧廊和外界相連。隧廊的墻上,掛著一些燈箱。中間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興義的特色景點。對于這些,大伙并沒有興趣駐足。性急的來到了廊道的盡頭,驀地只見一幅新畫,被風(fēng)卷到了眼前。
一道深深的峽谷,橫在了我們的面前,我所立的這邊,是一面嶙峋的石壁,石壁上掛著一襲蔥蘢的綠,往下探目,只是在樹影里,尋見一條石階,往下懸去,數(shù)回曲折后,隱入了那些附壁虬枝上竟生的綠意里。而放眼對面,同樣的是一面石壁,斧劈一般。立在目前,幾條白練,從壁頂上垂掛下去,把對面綠壁切割成幾段華彩,而那白練,或落在絕壁翹出的孤石上,升騰起了細(xì)霧,被風(fēng)一吹,向兩側(cè)彌散開去。就如練邊輕紗,因風(fēng)曼舞,移目后視,背景是蒼翠的群山。耳邊的,是從谷底激蕩起的轟鳴。
快走吧,朋友提醒我說,他們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呢。是么,我回過神來,果然,同來的一對情侶,已向下行遠(yuǎn),杳然不見了。我于是也邁開了腳步,向下行去。
平生所歷風(fēng)景,亭閣如眼,于好風(fēng)好景之中,處處點綴,但此處沿著石階向下,許是地勢所限,沒有它們的立錐之地,所以,直至谷底,回味所行的這面石壁,竟然就只有腳下的幾級石梯和身外的幾米綠意,至多是在壁腰處,有一處叉道,側(cè)立有一個路牌,指明了往左,可以去漂流;往右,是一個龍什么的景點,但大家的興致卻是在谷底,并沒有成心探究,所以,那處景致,對于我而言,也成了遺珠,不識其真面目矣。
行至谷底,抬首仰望,兩側(cè)壁立千仞,不可究其高危,只覺天如一線,拉開在頭頂,有一座拱橋如虹,跨在雙壁之頂,太陽是難得一見的了,但由于是正午,所以,雖處谷底,也覺處處明媚,若是黃昏暮合,定會疑心看到了居蒼穹之端的銀河,那座拱橋,也許就是鵲橋吧,橋端的牛郎織女,再也不要窮受相思之痛,而去苦等著七夕。只不過現(xiàn)在看去,天青云白,壁雄橋堅,于橋上來往的,是新義辛苦的人們。
于涯上觀瀑,只覺萬千輕練一瀉而下,靈韻漂渺,不知所歸,而于谷底仰視,就如看一場三D電影,那一崖風(fēng)水向你直沖下來,讓人不由得要倒退幾步,以免被脫韁的猛水兜腦澆到,落下不可預(yù)知的后果。等目光隨著瀑水,瞬息而下,擊碎在谷底或坻或嵁之巖石上,心里方覺釋然。
那些瀑水蓄著狂勢,掃蕩著谷底,激起了滿谷的水霧,疊在了一起,或濃或淡的隱藏了周圍的景物,而那從崖底漏下的淑光,照在這些霧上,折射出無數(shù)的虹彩,輝映在一起,形成了一片五彩祥云。如果不是滿耳的轟鳴,讓我疑是身處瑤臺,而這滾滾的水紗,一定的仙女用來織錦的上好材料。
我們所處的,正好是瀑腳,稍傾,我們的衣服就盡濕了,其時正是盛夏,所以大家只著了單衣,現(xiàn)在全貼在了身上,只覺凄神寒骨,不可久留??熳吡T,我的朋友用他的肢體招呼道。因為,我也只看到了嘴唇的開合,他的聲音,早被隆隆的瀑聲卷去了。
順著水流向下,有一座斷橋,橋的這邊還有兩跨殘孔,不屈的立在湍急的水中,而靠對岸的那段,早已被水毀去,不知所蹤,西湖的斷橋,因為白娘子和許仙,名悠顔顯。而這兩孔殘橋許是沒有這美麗的愛情吧,所以只能靜靜的隱在這深深的峽谷中,任落英漂零而水自流。 可是神話歸神話,橋卻是用來跨澗過水,方便來往的,就如現(xiàn)在崖頂?shù)墓皹颍皇且?fù)起興義溝通之責(zé)么?想昔時的古人,還沒有能力從崖頂一躍而過,只能在絕壁上,攀爬下來,筑起這一座小橋,然后又著對面的石壁,騰挪而上。
對面的石壁,好像有無數(shù)的灌木,一叢叢向外生長著,可能是樹冠太重的緣固,每一叢,都是向下倒拂著,滿壁都是,就如一片片半圓的鱗片,只不過這些鱗片,不是緊緊的貼著壁體,而是翹開來,向下張著。鱗片的顔色,并不似我們攀沿而下的這邊,一片翠綠,而是棕褐色的,也許是那邊石壁,水豐濕重,而致那滿壁的叢灌寄生起了暗苔褐蘚,遮住了他們的本來面目罷。
路呢?那遠(yuǎn)古連著斷橋的石梯呢?我在那些鱗片的罅隙中尋的起來,可是失望的是,我并沒有的到,難道,對面有桃花源似的一個洞口,直通山外么?于是就有點心急,想一探數(shù)十米外的面壁之秘了。
再往下行不了幾步,就有座索橋,直達(dá)對岸壁底。過了索橋,果然,就是登崖的路了。
我們順著石梯,費力的向上攀登著,和對面下到谷底的臺階相比,現(xiàn)在的路,要原始和艱難的多,對面的路,懸于石壁之表,路的兩旁,長滿了矮樹虬藤,雖然陡窄,但看得出,經(jīng)過了精心的設(shè)計和修繕,且處處充滿了媚光綠影,而現(xiàn)在所行的。卻是盤旋折返于石隙之中,有很多處,只容一人側(cè)身而過,并且間或有并不算短的暗道。而外側(cè),或滴,或線,或簾,或傾,是那些水瀑失散的子民。各式的水影,向谷底的流瀉著,執(zhí)著的去回歸他們的母體。
由于深陷于石隙之中,且由于水霧擋住了光影。所以總覺得 潮濕昏暗,不知多少時候,眼界一寬,有一個闊且平的石臺,橫懸在石壁之上,平臺的地勢,處于石壁靠上的位置,所以,站在此處,崖底的水聲,雖還雄渾,但已不覺振耳,并且,石臺起勢前突,剛好搏到了數(shù)米陽光。在石隙中轉(zhuǎn)來鉆去,雖可探險尋秘,但心情總覺有點緊張壓抑。見到了陽光,覺得是把持到了光明,心情當(dāng)然的輕松愉悅了。
立到石臺前沿,上下的細(xì)察身處的石壁,哪里有半點綠的影子,目之所及的,那些身外翹開的鱗片,并不是什么綠樹寄生了褐苔,而全部是貨真價實的巖石,像把把撐開的傘,半嵌在了石壁之上,而我們所攀沿而上的路,就是在這些傘內(nèi)穿行。
看著這滿壁奇景,心中既嘆自然的天工,又覺得很是不解,驀的想起了或滴或傾的崖水,也許,這就是它們的神功吧,那些幽隧的洞穴里面,也不是它們生出了千奇百怪的鐘乳石么,上古之時,這里也許就是一面平整的石壁,后來,風(fēng)吹鳥啄,生出了許多繁茂的灌從,那些水流,順著叢冠鈣化出一個硬殼來,天長地久,巖質(zhì)變酸,以至再不適于草長木榮,而成了今天的這種壁貌。不過這只是我的一己猜斷罷了,是否正解,卻不得而知。
順著鱗勢,我們又下到了谷底,下游水瀑深谷,峻險雄幽,不可窮其景;而岸勢犬牙差互,逶迤遠(yuǎn)去,不可窮其蹤。眼前又是一座索橋,架在澗水之上,跨過橋,便到了來時之側(cè)矣。
溯游而上,漸漸的水聲又濃,而水霧亦重。不覺又歸復(fù)瀑底了,舉目群瀑,初垂時靈逸飄飄,而至底挾勢洶洶。而那如練的爆布,雪白晶瑩。墜入澗底,卻變成一澗濁黃,滾滾而去。想來詩仙太白,應(yīng)是在這馬嶺河的澗底,才會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靈感吧,因為,也只有這里的瀑水,才當(dāng)?shù)闷鹑绱嗽娨獾目滟潯?
上得崖來,已是黃昏了,不覺在朋友所說的最美的傷口里,逗留了數(shù)小時。但我卻有意興未盡之感,又想起壁腰上的岔道,便暗許心愿,一定在不久之后,再來一解這未了的心愿。
免責(zé)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江之南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xiàn),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dān)相應(yīng)法律責(zé)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jìn)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