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文學(xué) 苗家糯米與喪葬習(xí)俗

        苗家糯米與喪葬習(xí)俗

        先進(jìn)文化 2023-01-10 12:49 5
        言宋點(diǎn)評:糯米在葬俗中的功用,寫得全面。

        苗家糯米與喪葬習(xí)俗

               糯米是糯稻脫殼的米,主產(chǎn)于我國南方。其功效緩解尿頻、補(bǔ)脾暖胃、補(bǔ)中益氣。其營養(yǎng)豐富,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鈣、磷、鐵、煙酸及淀粉等。

               苗家糯米香噴噴,是種難舍的鄉(xiāng)愁,也是一種信仰的堅(jiān)守。我想念糯米香噴噴的同時(shí),也敬畏糯米噴噴香!

                 糯米,在湘桂邊陲的苗鄉(xiāng)城步,有著非同尋常的涵義,它既是浪漫的,又是沉重的。它的浪漫,因?yàn)橛邢矐c之愉悅,而它的沉重有親人訣別的感傷。

                思念糯米香噴噴。每年時(shí)近年底,苗家山寨里的當(dāng)家人就著手對糯米大作文章了,打糍粑、釀糯米酒、制丸子、做米花………到了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用糯米包粽子,是苗家對楚人的緬懷,祭奠中的糯米飯,是我們對親人的追思。

                敬畏糯米香噴噴。則說來話長了,在我們苗家辦理喪葬過程中,糯米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力。別具一格的“含飯”,孝家在裝殮死者入棺時(shí),由家戶長一邊給去世者口中放進(jìn)少許糯米,一邊扯著長聲唱念:“谷日吉旦,請翁(孺)含飯。子孫百祿,受福無限”。

                當(dāng)亡者下葬時(shí),由地仙(地理先生)一面操著羅盤,一面從一個(gè)裝有糯米的袋子里,給跪在墳?zāi)瓜路降男⒛行⑴裾裼性~地撒(賜)羅針米:“一把珍珠(糯米)撒在東,千里萬里引來龍。一把珍珠撒在南,安龍旗鼓兩旁排。一把珍珠撒在西,九曲云水盡歸依。一把珍珠撒在北,真龍真穴今日擇。一把珍珠撒在中,兒孫世代享榮封”。借問孝家愿富愿貴?(孝子齊答)愿富貴雙全!

              接下來在掩時(shí),地仙又朝東南西北各撒一撮糯米,并念上面大同小異的“臺詞”:“土掩東,代代兒孫出英雄。土掩南,代代兒孫萬倉糧。土掩西,代代兒孫萬事吉。土掩北,代代兒孫富貴全!”

                 最后,各位近親與孝子孝孫在墳山頭上(下葬地),用筷子分食一盆事先準(zhǔn)備煮好了的香噴噴的糯米飯,放進(jìn)嘴里細(xì)嚼慢咽,化悲痛為力量。親情如糯米飯,糯糯粘粘,永久黏合在心里。吃這種糯飯的形式,由來已久,其寓意為,長者已作古,但亡者的后人是血脈相連的,大家要做到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才能興旺發(fā)達(dá),家庭才能長盛不衰。與當(dāng)今,“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只有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理念一拍即合。

                 亡者登山安葬之后,孝家如何“脫孝”是有規(guī)有矩的,按亡者的輩份而異。再者在給亡靈供飯時(shí),如果亡者生前喜愛吃糯飯,孝子就要用上等糯米煮飯供奉。至今民間流行有《脫孝歌》:“朝朝送(糯)飯到靈前,送到靈臺不見人。不見爹娘到靈邊,胸前衫領(lǐng)濕漣漣。孝兄孝姐孝三日,孝爹孝娘孝三年。孝到三年孝落地,脫下孝頭用火焚”。

                歲月漸行漸遠(yuǎn),有些事終歸要成為過去。只是,那苗家糯米香噴噴,總是揮之不去!

               

               


        閱讀 6840 3
        分享到:
        評論列表

        王忠義

        好多的習(xí)俗,我們見過或聽說過,但要自己說出來,又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作者把自己知道的習(xí)俗寫出來,寫得很具體,很細(xì)致,讓人看了相當(dāng)明白,這是好事情。

        32年前

        作者回復(fù):

        回復(fù)遲,抱歉!祝你新年佳作頻出!

        2023/2/6 11:16:01

        俗素者

        糯米應(yīng)用在喪葬上,我還是第一次聽說,讓我在這方面有所了解。好文!

        52年前

        作者回復(fù):

        感謝周大哥留言評論!

        2023/2/6 11:18:16

        言宋

        武岡也差不多。另,標(biāo)題改一下,可能更切合文章內(nèi)容。

        12年前

        冷面書生

        把糯米的民風(fēng)民俗經(jīng)典的、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文字古樸生動(dòng),朗朗上口。難得的好文章!

        32年前

        作者回復(fù):

        老親!新年好!由衷感謝你的夸獎(jiǎng)!

        2023/2/6 11:17:19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gè)字!

        關(guān)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