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金縣南嶺鎮(zhèn),是我向往過很久的一個地方。近日終于如愿以償。南嶺是紫金最邊遠的一個鄉(xiāng)鎮(zhèn),卻是一個山青水秀的地方,文天祥曾經(jīng)在那兒囤兵打過仗,周恩來等在那兒打過游擊。那兒臨近廣東汕尾的,那兒有紫金最高的山峰——武頓山。登上武頓山頂后遠眺,可以看到漂亮的海上日出。南嶺還有很多讓我向往的東西,但我一直以來最向往的是那客家擂茶。
數(shù)日前,在相識以久的鐘姐盛情邀請下,雖然路途遙遠,但我昨天下午還是選擇前往南嶺,去她家品嘗擂茶。昨天晚上7點半才抵達南嶺鎮(zhèn)。受到當?shù)仡I導的盛情款待。我是一個見不得人家熱情的人,一時性起,昨晚又喝高了。是夜,醉臥南嶺鎮(zhèn)政府招待房內。
第二天醒后仍然頭痛不己,但酒還是醒得差不多了。吃罷早飯,向鐘姐的老家——莊田村挺進。來到莊田村時,看到村民們紛紛拿著籮筐出來采茶。當?shù)爻缟骄X,適合種植高山云霧茶。如今白露將至,村民忙著采白露茶了。停下車后,拿出相機又是一種猛拍。
南嶺有傳說中的“三寶”——香菇、木耳、莊田阿嫂。歷史上,南嶺是一個出美女的地方,其中以莊田村為甚。莊田的阿嫂心靈手巧,更是當?shù)爻雒?。在南嶺鎮(zhèn)政府工作的鐘姐就是莊田村人。來到她的家,遠遠地可看到她弟媳出來迎接我們。我期待以久的擂茶,將由她手巧的弟媳親自擂給我們吃。
鐘姐告訴我,南嶺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tǒng)的普遍的禮節(jié),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飲料,其制作與風味別具特色。南嶺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在紫金,只有南嶺人制擂茶,出了南嶺就沒有擂菜喝了。
剛在鐘姐家坐下不久,她能干的弟媳就拿出她家的擂菜工具:一是口徑50厘米且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制擂缽;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干加工制成的約85厘米長的擂棍。
只見她弟媳拿出一把茶葉,適量花生油,幾片甘草,還有若干從山上采過的香菜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guī)律旋磨,間或缽中間擂擊。不久,她已經(jīng)將茶葉等研成碎泥,缽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
隨后,她又忙著去煮了一壺山泉水。當把煮熟的山泉水沖入擂缽中,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體的擂茶了。
倒給我一碗時,我迫不及待品嘗起來。一口試飲,口舌生津,滿腔留香;二口深飲,通體舒暢。雖然剛醉酒沒多久,頭還有點微痛,但我仍然吃了三碗。
鐘姐告訴我,南嶺人制作客家擂茶,除了要用好茶、芝麻為主要原料外,配料可隨時令變換。春夏濕熱,可采用嫩的艾葉、薄荷葉、天胡荽;秋日風燥,可選用金盞菊花或白菊花、金銀花;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還可按人們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種多樣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陳、白芍、甘草,為“清熱擂茶”;加魚腥草、霍香、陳皮,為“防暑擂茶”。而那些配料,在南嶺山野之間,隨處可以采摘。有了這些配料加入,這客家擂茶也就變成“藥食兼佳,味中有味”的“保健飲料”。我甚至想到,傳說南嶺的姑娘漂亮,是不是也與常喝擂茶有關嗎?
據(jù)說,南嶺客家擂茶還有歷史典故呢。相傳文天祥領兵駐扎南嶺,時正酷暑,將士們不服水土,一個個又吐又瀉,軍營皆成了病房。這可急煞了文天祥,到處求醫(yī)尋藥及不濟事。有客家老婆婆聞如此事,大發(fā)善心,走家串戶動員眾客家鄉(xiāng)親動用“擂茶三寶”,制成大量擂茶,使文天祥的將士們飲后病情大減,南嶺擂茶從此更是盛名遠播。
2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蘇山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