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楊梅
文/潘澤彪
我的故鄉(xiāng)是扶沖,最愛還是扶沖本地楊梅。兒時,離端午節(jié)前幾天,我們便會拿著薄膜袋子,去山里面采摘楊梅。
天晴的時候還好一點,山路好走,路邊蔓延的虅條荊棘,我們可以用長樹棍挑到一邊,繼續(xù)前行。 如果是下雨天,就背上曾經(jīng)裝過尿素化肥的薄膜,穿上短靴套鞋,義無反顧的朝山里挺進。
采摘楊梅是很快樂的,但同時也是很辛苦的,山里的楊梅樹如果是頭年去過,就自然很好找,輕車熟路,只顧一路奔過去就是了。如果是頭一遭進山,就得尋尋覓覓,在偌大的一片森林里,去發(fā)現(xiàn)萬樹叢中點綴的一些紅來。
往往發(fā)現(xiàn)了一棵野生的楊梅樹,我們都很興奮,于倉促中攀爬,卻總是爬到一二米處,就滑落下來,有雨水的樹干,帶上些青綠色的苔蘚,濕滑無比。我們便索性脫掉鞋子,光著腳丫,雙手抱著樹干,以青蛙的姿勢匍匐在樹干上,手腳并用往上蹬。小伙伴們就在下面用小手托小屁股,一旦手可以搭到枝干上,就像猴子一樣,凌空一躍,翻上樹叉處,以騎馬的姿勢坐穩(wěn),又俯下身來拉還沒上樹的小伙伴。
先就近采摘幾顆呈半紅形狀的楊梅放入囗中,滿足自己饞涎欲滴的渴望,樹枝里滿是那些青澀的楊梅,就如同我們青澀的童年。那些還有沒上樹的同伴,一樣的可以分享我們的快樂,我們摘下帶著紅了的或者呈山泡形狀楊梅的小樹枝,順勢往樹下拋擲,樹下的小伙伴們便歡呼著,雀躍著,一同品嘗著這山中一年一度心心念念期盼的美味。
而樹上的小伙伴們,便開始瘋狂行動起來,哪里有紅的烏了的楊梅,便攀爬了過去,夠得著的,就把枝葉掰到身前,用小嘴咬著那帶著雨水的楊梅,品嘗著這大自然的饋贈。夠不著的就用帶勾的枝條往下拉扯,實在夠不著的就抱著樹干搖晃,那些熟透了的楊梅就像雨點一樣掉落下去,樹下的小伙伴們便急趕慢趕蹲在樹下的草叢里拾撿起來。楊梅樹細小的枝干比較脆,容易折斷,我們往往在有驚無險中攀爬,估摸著不能承載自己小小的身體的那些枝干,有時候不得以望梅興嘆,只有放棄。
一個上午下來,翻山越嶺踏破幾個山頭,我們便會提著薄膜袋子滿載而歸。而頭發(fā)上的樹葉,濕漉漉衣褲上沾滿的草屑,足夠我們一路凱歌一路狼狽。
如今歲月更迭,一晃眼幾十年就過去了,自從封山育林之后,就很少進山了。而兒時與小伙伴們邀約而行上山采摘楊梅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
歲月是溫馨的,許我以回憶,此刻武岡北站的雨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像兒時的快樂,依然在心田里澎湃雀躍……
武岡北站隨筆2024.06.04(11:22)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冰川金鷹原創(chuàng)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