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華的打工歲月(六)
夢的破滅
阿華在外打工多年,不斷地從一工廠到另一個工廠,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像一棵飄忽不定的浮萍一樣沒有一個穩(wěn)定的落腳點。她像許多打工者一樣生存于城市卻不能扎根于城市。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感到前途無望、找不到歸宿。心經(jīng)常在不經(jīng)意間感到焦灼、孤寂和惶恐。她在心底里無數(shù)次地追問自己:“我一輩子就這樣過了嗎?”另一個聲音在說:“你不這樣過還能怎樣?你去哪里尋找更好的生存方式?”
這些年里,也有不少打工仔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范例,他們在短短幾年里迅速地發(fā)家致富,羽化成蝶,成為身價上千萬的大老板??吹絼e人的成功,阿華也在心里埋下了夢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要做老板。
這一天終于到來。二00九年暑假的一天,已經(jīng)十五年未曾謀面的老曾找到了阿華。老曾有過輝煌的創(chuàng)業(yè)經(jīng)歷,他創(chuàng)辦的工廠卻在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面前不堪一擊,迅速破產(chǎn)。身負重債的老曾逃離了原來創(chuàng)業(yè)的城市,他不甘心一生就此毀滅,他想重新創(chuàng)業(yè)找回昔日的輝煌,苦于沒有創(chuàng)業(yè)資金一籌莫展。阿華問老曾對重新創(chuàng)業(yè)有幾成勝算,老曾打包票說百分之百的賺錢。老曾說他想去重慶辦膠水廠,那里已有了幾家固定的客戶,并且說那兒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非常好,膠水供不應求,價格高,貨款也很好收。阿華聽說有如此好事,本來就有做老板夢想的她馬上動心了。眼前有如此良機何不放手一搏?以前日思夜想尋找創(chuàng)業(yè)的機會都找不到,現(xiàn)在機會來了還不緊緊抓住。她很快與老曾達成合伙辦廠的協(xié)議,也不去認真考慮這個協(xié)議對自己來說是多么的苛刻。她太珍惜這次機會,已經(jīng)有了為實現(xiàn)夢想付出一切的勇氣。協(xié)議是這樣的:阿華提供辦廠的啟動資金二十六萬;老曾負責膠水生產(chǎn)的技術和膠水的銷路;利潤均分。從這個協(xié)議來看,老曾不必為辦廠出一分錢,不必承擔任何風險。誰都會覺得阿華太傻,可事實就是這樣,并且阿華也征得了家人的同意。
膠水廠辦起來了。這是一個再小不過的廠了,一棟兩層的小樓房,下面一層放膠水,上面一層做住房。工人就只有阿華的老公和老曾兩個人,他們既是工人又是老板。阿華只負責給他們做飯。老曾的女朋友晚上常在廠里睡。(別以為說是女朋友就以為老曾很年輕,其實老曾已是離過四次婚的人了,與現(xiàn)任女朋友還沒有結婚。)阿華夫婦沒做過膠水行業(yè),對這個行業(yè)很生疏,一切都聽老曾指揮。
開始的兩個月里,老曾經(jīng)常開車帶著他倆跑業(yè)務,請客戶吃飯,他們挺覺得新奇刺激。這些客戶里面最能吃的是一個國有包裝公司的劉部長,此君長得牛高馬大,梳著的大背頭油光水亮。他最喜歡吃的是麻辣水煮翹口魚,這種魚價格不菲,一斤左右一條,扁扁的,去了皮整個兒地煮著吃,劉部長一頓能吃三、四條。每次吃飯部長都吃得紅光滿面,盡興而歸,而阿華的心卻被他吃得辣辣地疼,這是在吃她的血汗錢?。∷@小本經(jīng)營的小廠子經(jīng)得起他們幾次這樣的折騰?劉部長不僅好吃,還有點厚顏無恥,三番兩次地向老曾開口說要阿華夫婦給他送錢送禮,為了多拉點業(yè)務,阿華也不敢不給。二00九年快過年的一天,劉部長給老曾打電話,說他們公司里要開團拜會,要老曾去送酒水錢。此時的阿華已經(jīng)基本上把錢投入了工廠,哪還有什么錢?猶豫再三,只得把省吃儉用節(jié)省下來準備過年的一千多元錢送給劉部長。送錢那天,劉部長偷偷從公司里出來拿錢,接過阿華遞上去的錢話也不說一句就走了,他是怕別人發(fā)現(xiàn)他在這里收禮。后來每當阿華與別人講起劉部長的丑惡嘴臉時,聽的人很麻木地說,你想和別人做生意,別人要你的禮是看得起你,好多人想送禮都愁沒有送的地方。社會本身就是這樣的,你能怎樣呢?劉部長是一個受了禮不辦事的人,他們公司每月需要五、六十萬元的膠水,阿華的廠子每個月在那里的膠水銷售額卻不上三萬元。
在重慶的膠水業(yè)務并不是那么好跑。重慶是個山城,道路彎彎曲曲、錯綜復雜,想找個工廠都不容易,更不用說去找需要膠水的工廠。阿華的廠子在歌樂山上,每次從歌樂山上乘車沿著陡峭的山路下到重慶城里,阿華的心都心驚膽戰(zhàn)。到了重慶城,每條街除了中間一條路,兩旁都是高聳入云的樓房,人在這樣的街道里顯得非常的渺小,讓人仿佛到了瑯山的一線天。工廠一般設在城郊,所以阿華他們從自己的廠到另一個廠就幾乎要穿過整個重慶城。在這樣的地方做生意,油費、車費開資巨大,自己開車出去一天的油費要兩三、百元。這里的膠水也不像老曾所說的供不應求,重慶的化工行業(yè)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很多的膠水廠技術先進,規(guī)模大,早就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戶群。阿華他們這樣的小廠在這里毫無競爭能力,把價格壓得再低別人也不愿意要,更不要說還去提高產(chǎn)品的價格了。開始來開廠前老曾說每頓產(chǎn)品有百分之三十利潤,現(xiàn)在把售價與成本一算,百分之五的利潤都不到。幾個月下來,除了跑下了劉部長公司的那點業(yè)務,其余的毫無進展。老曾開始所說的已有幾個固定的客戶,只不過是幾個垃圾廠而已,膠水需要量非常小,而且是要了貨付不起款、別的膠水廠都不愿意給他們送貨的主兒。
開始老張說這里的貨款是月結,后一個月結前一個月的貨款,貨款很好收,而事實上收這個貨款最讓阿華他們頭疼。劉部長公司的貨款要半年一結,平時阿華他們送了貨問都不敢問一聲貨款的事。另外這三個廠,已經(jīng)知道了是垃圾廠,根本就付不起貨款。但是不收貨款又怎么能進行再生產(chǎn)呢?他們只得一次次地硬著頭皮像去討米一樣的上門催帳。得到的答復十有八九是這樣:沒有錢,等下個月再付。下個月去了,又是說要等再下一個月,這樣一個月一個月地等下去。要不然就是老板知道你哪天會去要帳,便早早地躲出去,你去了根本就不與你見面,只得又空跑一趟、失落而歸。在經(jīng)營的期間內,阿華的廠子沒有收到一分錢的貨款,他和老公唯一收到的一筆貨款是廠子倒閉之后冒著生命危險收到的。在她和老公去了一個廠收了N 次錢未果后,他們就呆在那個廠不肯走,他們對老板說老板什么時候給錢他們就什么時候走。老板被他們逼得心煩,便揚言說要打他們,他們就馬上打了110。110的人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后,就進行了調解,勒令那個廠在下個月底之前把錢還清,這樣才總算收到了開廠以來的第一筆錢。
貨送出去,錢收不回,廠里的開支又十分巨大,工廠漸漸陷入了困境。老曾主張貸款增加投資,他說雖然生意現(xiàn)在不好,以后會慢慢好起來,阿華夫婦也在考慮增加投資的事??墒堑搅?nbsp; 年底靜下心來把經(jīng)營的帳目一算,心里頓時沒了底,兩人心里變得惶恐起來,急得覺都睡不下。開廠不到三個月,虧損了近五萬元。第二天一早兩人把這個情況跟老曾一說,老曾對他們進行了安慰。老曾說,剛剛開廠,虧損點是很正常的,因為現(xiàn)在廠子還沒走入正軌,開支大些,等以后走入正軌了,進行大批量生產(chǎn),廠里的開支會小得多,利潤會大得多。老曾的女朋友也對他們舉了不少事例進行了勸解。事已到此,阿華夫婦也別無他法,只能在心里寬慰自己,希望以后的生意會好起來。
過了年,生意并沒有出現(xiàn)轉機,相反越來越差,除了給劉部長的公司送點貨,由于對其余幾個廠逼債太急,這幾個廠已經(jīng)不要他們的膠水。阿華夫婦的心徹底陷入了痛苦的深淵,他們這么多年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辛辛苦苦積攢起來的血汗錢就要這樣化為泡影?他們不禁重新反思起這半年來所做的一切,越想越覺得前途黑暗,他們的處境就像陷入了一片深深的泥潭,進又進不得,退又退不得。清明節(jié)回家時把這個情況跟家里人一說,一家人也跟著急起來。大家商量的結果:與其這樣下去虧得一分不剩,不如現(xiàn)在趁早收手保住剩余的一點實力。對于這樣一個結果,阿華開始怎么也不能接受。她一直追求的夢想和希望就要這樣破滅?她虧了的錢就這樣一去不返?但不管她怎樣的想不通,迫于現(xiàn)實和家人的壓力,她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
回到重慶把這個結果跟老曾一說明,老曾馬上咆哮了。這里是他賴以翻身的地方,這幾個月里,這里也是他的天堂,他怎么舍得這樣的一個好所在?想想他從破產(chǎn)的廠里逃出來剛找到阿華的時候,換洗衣服都沒一件,一件已經(jīng)洗得敗了色的白襯衫穿得已經(jīng)發(fā)出了汗溲味,那時他整個人看起來形態(tài)猥瑣,令人可憐??涩F(xiàn)在的他何其的風光,西裝革履,提著個老板包,吸的是上百元一包的名牌煙,處處以老板自居。不但如此,他還經(jīng)常開著廠里的車子游戲于各個老板和他女朋友在重慶的親戚之間,把阿華夫婦輕易地玩弄于股掌之中。阿華在這次辦廠過程中最不能原諒自己的是太輕信于人!她竟能對這樣一個這么多年未見過面不知底細的人言聽計從!她竟然能和這樣一個身負重債窮得紗都沒一根的亡命之徒合伙做生意!開始有人告訴阿華說這個人很壞,阿華還不肯信,但在相處了一段日子后她就逐漸認識到了此人猙獰可惡的面目。且不說他不如實反映重慶做膠水生意的實際情況花言巧語地攛掇阿華一家去那里做生意卑劣行經(jīng),單是破產(chǎn)以后他對阿華夫婦收帳進行百般阻攔的陰險嘴臉這一樁就讓阿華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工廠破產(chǎn)后虧損十二萬,另外剩下的十四萬元是這樣的:八萬來元沒有收回的貨款,變賣廠車、原材料等四萬來元,老曾借去一萬來元。破產(chǎn)后這姓曾的不但不幫忙收帳,還處處從中作梗叫那些廠不要還錢。沒辦法,后來阿華他們只得口頭承諾老曾:要是他幫忙收到錢,他借的一萬多元錢就不要還。這樣老曾才停止了耍弄手腕,阿華他們從劉部長的公司里收到了四萬來元的貨款,但是其余的四萬多元,一直到了二零壹零年的年底就再也沒有收到一分。
工廠已倒閉,貨款收不回,阿華夫婦呆在重慶度日如年,他們不能只靠收那幾萬元錢過日子了呀!這年底,他們就回老家了。阿華的表哥在重慶辦了廠,老曾在表哥的廠里打工。阿華就托老曾幫忙收余下的貨款。時光又過去了一年,到了二零壹壹年底還是沒有收到這四萬元?,F(xiàn)在已是二零壹貳年,這年五月的一天,表哥給阿華打電話,說阿華的那四萬元貨款已被老曾收去用光,老曾不但用了這四萬元錢,還用了表哥廠里的十七萬元。這個天打雷劈的,用別人的錢用得好快活。錢被用了,但是這樣一個亡命之徒幾年之內絕對是沒有錢還的,他要是想近期還錢的話就不會去用這些不屬于他自己的錢。到目前為止,阿華的工廠已倒閉二年多,這四、五萬元的血汗錢仿佛成了一筆永遠也收不回的爛帳。善良的讀者,面對這樣一種情況,你們能否有什么好主意讓我們的阿華收回這筆血汗錢呢?
這次辦廠,是阿華一生中受到打擊最大的一次經(jīng)歷,整個人一度變得消沉、頹廢。阿華在總結人生的經(jīng)驗教訓時,心里對自己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們在做一個大決定的時候一定要冷靜慎重、三思而后行,切忌頭腦發(fā)熱、意氣用事。有夢想和欲望是對的,但在實現(xiàn)夢想的時候要看條件是否成熟,還要看自己是否有實現(xiàn)夢想的能力和魄力。有時你不滿于現(xiàn)狀,但當你孤注一擲去滿足自己的欲望而被碰得頭破血流的時候,你想再回到從前的自己和從前的安逸生活已不可能,你的心會經(jīng)常在回憶的日子里哭泣、滴血。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萍水相逢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