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6-30 星期六 (Saturday) 晴
去了一家超市,看到架子上擺滿了水培花卉,透明的玻璃皿內(nèi),各類植物的根須歷歷可觀,而器皿外那植物的莖葉,則柔嫩而潤澤,像是剛剛出浴的恬靜少女。
我就在這排架子前來回走了兩圈,最終選了一盆,買了下來。這是一盆滴水觀音,之所以選擇她,不僅僅是喜歡她那拖長了的心形的葉片,更是因為“滴水觀音”這個名字。
一個絕佳的名字往往會給一樣平凡的事物增添許多情趣,就如這株小植物,其學名叫做“海芋”,“海芋”這名字,就絕不如“滴水觀音”般,能打動人心,引發(fā)人了解她的興趣——觀音是有佛性的,有佛性的觀音滴出來的水,或者就是她手中那凈瓶中的甘露么?能消災(zāi)祛病、救苦救難的甘露?
然而在事實上,她之所以叫“滴水觀音”,是因為在溫暖潮濕、土壤水分充足的條件下,她便會從葉尖端或葉邊緣向下滴水;而且她開的花兒就像一尊尊觀音像。
我還不曾看到她滴水,也并未見過其觀音般的花兒。但是這樣的描述,足夠滿足我對她的想望——這是一株有靈性的植物。
是啊,必是有了靈性,亦或是佛性,她才能在努力地綻開花朵的時候,看似隨意地將那花兒擠掇成一尊觀音的模樣——難不成她在開花的時候,心里竟叨念著觀世音菩薩嗎?念叨得久了,便觸發(fā)了其內(nèi)在的佛性,不知不覺中,那綻開了的花兒,便也凝結(jié)了那股靈氣,成了內(nèi)在想愿的結(jié)晶——長成了一尊觀音像?
這樣的猜測和聯(lián)想是有趣的。很多時候,我們討厭那些一本正經(jīng)的說辭,即便那是多么莊嚴而且通過了漫長的科學論證的。
誠然,我們相信這些無趣的結(jié)論,也常常跟隨那些長長的論證讓自己頭腦脹大一回。但終究我們還是喜歡拋開那些鐵板釘釘?shù)恼摂?,任由自己的思緒胡亂飄飛一下,哪怕漫無邊際,只要有趣就好——人活著,不就是需要有趣么?
因此,為了有趣,我也棄“滴水觀音滴下的水有毒”這一科學論斷于不顧——反正我也不會傻到去吃她滴下來的水——而去想象她滴水時所飽含的深意。
她滴水如淚么?一滴又一滴,更漏到天明?不,她既是著了佛性的,那么這水滴,自不會含有那悲情男女之凄絕,那么,即便是淚,也是解了哀怨化了悲愁之淚——沒有大喜之矯情,亦無大悲之孤絕。
這是哪樣的淚呢?憐憫勞苦的蕓蕓眾生么?但是以她那小小的身軀,怎能容得下天下民生的悲愁?即便能容,我也不愿她擔著這太多。
或者,就是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之淚吧——染了佛性,沾了靈氣,入了禪宗的。
她就這么著了佛,參了禪,及至了深處,拈那么一朵觀音之花,滴水如淚,卻又微笑無言。
# posted by 淡淡清輝 @ 2007-06-30 23:45 分類:散文隨筆 瀏覽:43 評論(5)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淡淡清輝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yīng)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