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期 中國云詩刊】美文欣賞
等待屬于自己的時光
文/鮑冬蓮 圖/草山
寒冬褪盡,萬物漸次蘇醒,它們終于挺過了寒冷的肆虐,等來了屬于自己的時光?;▋壕`現(xiàn)嬌顏,小草碧翡疊翠。那些樹的嫩葉也攆著春的腳步,爬上了樹梢,與啁啾不歇的鳥兒們一起追逐著春風的倩影。路邊那株我叫不上名字的小樹,除了新?lián)Q上翠綠的衣衫,還在頭頂戴上一圈紫色的花環(huán),妖妖媚媚的兀自獨立在那里,任憑茸密的小草在四周掩口發(fā)笑。是的,所有該在春天里蘇醒的全都醒了過來,因為此刻是它們等待已久的春光。
注定屬于自己的時光,它終會靜候在那里,耐心等待。譬如一棵樹,外表似乎朽不可堪,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一夜之間竟然冒出許多青翠的嫩芽,然后又在某一個早晨看見它散開枝條,蓬勃起來。
依稀記得孩提時不懂何為耐心等待,常有一些魯莽之舉。以前每年初夏,母親都會精選一些雞蛋,讓一只老母雞孵養(yǎng)一群小雞崽。孵蛋的母雞非常的稱職,不允許任何人走近那只孵雞簍。誰若靠近,它立即全身戒備的豎起脖子上雞毛,一副拼個你死我活的神情。有一天,大母雞為飲水進食暫時離開了孵蛋的雞簍。我恰巧看見一個快要破殼而出的小雞正在掙扎,便飛快的上前,將那半截破蛋剝開,本意是加快小雞的問世。不料這一舉動卻斷送了小雞的生命。母親的責備自然免不了:“糊涂膽大的孩子,如果被母雞發(fā)現(xiàn),不啄死你才怪。小雞到該出來的時候,自然會出來,你強行剝開它,反而破了它出生的時間命數(shù),它還能活?”鄉(xiāng)村婦人不懂得用文學語言來表達規(guī)律的含義,只能用”命數(shù)“這質(zhì)樸的語言來闡述時光“定數(shù)”在生與死中蘊涵的哲理。母親明白,不屬于自己的時光,縱使用人為的牽強也終會造成無力回天的悲劇,一只小雞的生命便斷送于我的無知。
一天上班途中,我發(fā)現(xiàn)綠地中的玉蘭樹花已凋謝。原本密集層疊的花枝蓄滿了綠葉。惟獨紫薇還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光禿禿的樹桿沒有一點點春情萌動的情愫。我焦急的走近它,拍著它的身體大聲說:“紫薇,紫薇,你怎么能有此耐心。四周已是春意滿盈,你竟然無動于衷。這樣下去,你敢保證能在夏初秋爽衍花嗎?你如何對得起花開百日紅的譽贊?”可任我怎樣的焦灼,那些紫薇還是依然我素的淡定。從容地靜立在繁花茂葉的俏靨綠顏中。
是的,往往一個淺顯的道理,植物比人要明白的多。紫薇不急,并非不想綻放,它深知屬于自己的時光尚未到來,唯有耐心堅持,蓄勢而發(fā)。當清風攜花訊奏響悅耳的音樂時,它便會抽葉綻花,奉獻自己最燦爛的笑臉。人到中年的我卻仍未悟透這淺顯而深刻的哲理,還在重蹈兒時的幼稚,想想猶覺臉熱。
誰都有屬于自己的時光和天地。懂得耐心執(zhí)著,堅持等待,在屬于自己的時光和領(lǐng)域里將生命演繹的如夏日般絢爛,秋果般的豐實的人,才不枉以精力、心血、耐心,經(jīng)歷了這漫長艱苦的等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