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紀小說
風水師
都梁記憶
二伯小兒子我叫四哥。
四哥最不走運的那年,是后娘死去入殮時,正逢暴雨,從尸床抬后娘到正堂屋,尸水滴在腳背上,腳背五年潰瘍未愈。那年春工忙月的一個陰天半上午,四嫂借了人家一把鋁茶壺,讓孩子給田間勞作的四哥送水,不小心弄丟了壺蓋上的把手,兩口子吵了幾句,四嫂就回家喝了農(nóng)藥……四嫂死時,最小的是兒子才十個月大。
那年份一般人家買不起一把鋁茶壺。
第二年,獨自帶養(yǎng)三個兒女的四哥就說要修屋。他運氣不好怪祖宗傳下來的百年老屋哩!為此,我爹專門去請了叫“王半仙”的風水師來,這王半仙是隔壁新寧縣騾子寨的。

給四哥看屋場時,王半仙跟別的風水師差不多:來龍去脈,右環(huán)右抱,靠得上的就靠,靠不上的“自圓其說”。架羅盤勘定朝向后,擇日動土奠基。擇日子須結合全家大小生庚八字,聽王半仙言談舉止間,知道他“從小在峨眉山出過家,后來還俗……”的事情。有這些不凡經(jīng)歷陪襯,與附近的幾位風水師比起來,真有不凡之處。事余飯后閑暇,爹央王半仙給相面:
“好想外出做生意,看能是不能?能的話出哪方最利?”
王半仙略一揚臉,注視爹不過5秒鐘,讓爹找張紙來,順手寫了八個字:“小利可圖大利難成!”寫好之后交給我爹。
爹接過去看了,興致不減,又說,“先生有空,可否去看下老母墳山?”
爹雖然不是遺老學究,新中國之初,如他能寫會算見過世面者,在安心觀,也算鳳毛麟角:他雙手能同時打算盤,字也寫得相當好! 我寫到現(xiàn)在五十多歲還不及他神韻。

王半仙見爹禮法周全不好意思推脫,只隨他去看奶奶的墳。
奶奶的墳墓,在石山上大哥屋后面。從我家到奶奶墳墓,不超過三百米。在這三百米之間的路邊,有兩座墳墓。這兩冢墳墓,其中一冢是家族中較親的滿奶。
滿奶過世時,我初中快畢業(yè)了。
滿奶娘家是隔壁院子熊家園,嫁時是地主家嫁給地主家,嫁來后生了三子二女。新中國大躍進大食堂時代的某一年,滿奶家一年死了五口:大兒子大兒媳、小兒子、丈夫,小女兒。這些事發(fā)生后,整個黃家石山上無形中默認了,讓富農(nóng)成分的滿奶站在苦大仇深的控訴者位置上,每回批斗石山上另外一個地主時,滿奶總要義憤填膺沖上臺,字字血聲聲淚控訴對方“以勢欺人”。被滿奶控訴的地主家:有一冢女墳,硬要葬在滿奶家一冢男墳墳頭,沒超過五尺的磡上。這犯了男上女下的頭等大忌,叫“犯五皇”。因為犯了五皇,滿奶家才一年死了五個。五皇?五皇能隨便被犯的么?在陽間,欺君之罪得誅九族哩!
爹引著王半仙經(jīng)過滿奶墳前,駐足問,“先生?你老看一下這兩冢,哪一冢墳前程大些?”
聽此一問,只見半仙手擋眼簾,往墳前一站,后,指著另一冢墓說,“這墳在第三代或者第四代,有個團級干部出身”。
那天天氣陰天,那兩冢墳朝向皆是坐北朝南。到過我們黃家石山上的人都知道,就在石山上老院子朝門外桂花樹下旁邊兩冢墳,就是這兩冢墳,都是朝新寧縣萬峰鄉(xiāng)與麻林交界的萬寺寨山向。
一個地方?兩冢墳?左右相隔不過五尺,后面是天然石灰?guī)r石山,墳前有五尺不到的路面,但墳前人工砌就的石磡不低于六尺?說明當初葬墳時,是砌了這六尺高的保磡,才葬得下棺木?否則,在這四面加地底,五面受制于石頭的石山窩窩,哪位高手能看得透地下三尺?更神更妙的,是葬后八十多年,王半仙能一語道破,“此墳三代至四代有一團級干部出身?”確實,這墳的孫輩或玄孫輩叫黃榮定,是我們院子后面云山半嶺村的,發(fā)派于我們黃家石山老堂屋。黃榮定在七九年中越戰(zhàn)爭出了身,當時已在桂林市民政局工作了,是團級干部。
記得滿奶離世時是八十多歲,算百多號人的石山上,最上壽者。滿奶最后二十多年是跟著大孫子過的,自從大兒子兒媳丈夫小兒子那一年,滿奶將大孫子當滿崽,拉扯大的大孫子經(jīng)受過如此人世折磨,比任何人都聰明透亮。滿奶大孫子我也叫大哥,這大哥做過原來安心鄉(xiāng)和合并后的文坪鎮(zhèn)企業(yè)辦主任。雖然同樣是企業(yè),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的生存條件與國營企業(yè)相比,始終是前娘后媽的區(qū)別。而大哥一生來到這世上,就沒爹沒娘沒哥哥沒姐姐,所以,不管用什么方式技巧,曾經(jīng)的安心鄉(xiāng)企業(yè),在大哥的帶領下,在整個武岡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中,生存力非凡!記得我曾經(jīng)呆過的安心造紙廠,是在同行國營老大的邵陽造紙廠武岡造紙廠,倒閉后五年,才最后倒掉的。
滿奶過世時,大哥主張要將奶奶葬在這里,理由是“爺娘去得早,是奶奶帶大我,想進出院子看到奶奶”!其實,冰雪聰明的大哥是想沾這個墳山的光。在滿奶過世十年后,大哥的大女兒考上中山大學,現(xiàn)在廣州市人民銀行。小女婿是武岡相當有實力的老板,兒子兒媳婦都念過大學。
王半仙解讀這兩冢墳后,又隨爹去了奶奶墳頭。

奶奶的墳墓在以前大伯房子后面,上去不過五十米的石圍中。奶奶長眠之地,前后不過五米,左右不超一丈,除前面,三面皆石峰高聳,如云南大理的石林。當時葬墳時,這種金城湯池之勢是大伯敲定的。奶奶離世時我還沒出生,聽說奶奶出殯的那天,爹作為兒女中唯一的公家人在外地出差,接到電報風塵仆仆剛好趕回來。
我們這鄉(xiāng)稱挖墓穴叫“挖金井”,墓穴的好壞首先決定子孫后代發(fā)不發(fā)財,然后才是當不當官,官大不大久不久的問題。當初奶奶的墓穴,在這四面銅墻鐵壁似的石圍中,居然能剛好挖下去,掩得住三尺棺木,還留有尺許余地,算幸中之大幸。聽爹講,“如果挖不下,只要能銜住棺木,就是挑土掩埋也要葬在這里”。
當時棺木放下去,風水師黃五先生架起羅盤,拉緊脈線定羅盤指針,黃五先生指揮幫忙的眾人,“向左向右”,“前左后右”地倒騰幾番后,終于說“要得卦”。此時,被一旁的大山里二姐夫插話,“五爺爺?只怕還過來點?”于是,奶奶的棺木在墓穴里,按了二姐夫的那句話,定了羅盤的指針。武岡葬墳習俗里,確定棺木方向叫“定針”,由此而來。
二姐夫就是大伯的二女婿。后來二姐與二姐夫婚后幾年沒生孩子,二姐尋了短見,只怕跟這事有關?
奶奶葬了后,二姐夫告誡我爹他們,“滿滿,奶奶棺墳是葬正了的。明年清明節(jié)如果謝墳的話,最好不要請五爺爺,請別的先生”。
無獨有偶的是,黃五先生自從葬了奶奶的墳后,一只眼睛失明了。第二年清明節(jié),請了黃五先生謝了墳,五先生眼睛又光了。黃五先生是現(xiàn)在中心村棗院里黃家的,他孫子現(xiàn)在還看地。
關于風水師看地,“一般不會給人家看真”的說法,有好多故事:
就在我們隔壁村的火云村管家,某一年來了位風水師,說“如果在院子前面挖一口塘,堰上水,這院子就會人興財發(fā)!”
還說,“如果挖了塘,位置挖正了,我就泄露了天機,眼睛就會看不見——”
管家院子人信以為真,在院子門口挖了水塘,果然,風水師眼睛瞎了。管家院子人見先生眼睛瞎了,全是因為我管家院子,為了報恩,就將瞎子先生像父母一樣贍養(yǎng)起來。
管家族人將風水師當?shù)镳B(yǎng),由專人負責衣食住行,一日三餐服侍到手。這專門負責的人一開始謹小慎微,時間一久,就有些隨便。某一天,給先生的飯菜弄好后,放在桌子上,一轉(zhuǎn)身讓貓糟蹋了,這人以為先生看不見,就將被貓糟蹋了的飯菜端給風水師吃了。過了不久,被一小孩道破,笑先生為“貓貍先生”,風水師知道原委后,不吱聲。過了一段時間,瞎子先生叫過族長來,說“如果將院子后面再挖一口塘,管家院子將更加興旺!”于是族長再次依了風水師的話,在管家院子后面,高于管家?guī)r口的位置,新挖了一口塘。那水塘現(xiàn)在還在,自從挖了那口塘,管家院子就江河日下運氣不佳。原來瞎子先生建議族長再挖一口塘,表面上理由是,“前有塘后有塘,兒孫代代做帝王!”其實先生內(nèi)心已經(jīng)起意,是“前有塘后有塘,兒孫代代守空房!”從那以后,管家院子男子單身現(xiàn)象就比較多。那后來新挖那口塘,一直沒堰過水,因為它比管家?guī)r口高,那一帶全是石灰?guī)r喀斯特地貌。

黃五先生第二年謝了奶奶的墳,眼睛亮了,說明二姐夫泄漏天機,后來二姐夫遭了天譴。
這天,王半仙被爹請到這里,看他怎么說?
王半仙站在奶奶的墳前,大致瞭了下山向,搖搖頭說:
“這墳偏了些,朝對門江邊那石山就對了”。
“朝那石山?會不會太兇險?”父親接著問。
“朝那石山就對了,偏了那石山,后人膽子太?。 ?/p>
王半仙和爹幾次講到的那石山,就是對面中心村的石山灣,一直有鳥窠枯藤老樹那懸崖。石山灣與我們黃家石山上東西相對,黃家石山背倚云山,石山灣是發(fā)源于十多公里的,兩條來自新寧縣河流交匯后的下游,叫扒船蕩的地方。在安心觀黃泥坳:石山上是指石山上黃家,石山灣就是石山上相對的,一公里遠的田疇間的河道邊。亙古以來,石山上看到的日出,每天都是從石山灣那石山后面冒上來的。
王半仙說“如果朝了那石山去,就對了”的話,一直讓我似是而非。在憑膽做事成事的時代和社會,沒膽或膽小,還真不能成事。但在是非曲直再不清楚的朝代,膽小小在理上的我,好像沒吃什么大虧?比如娘告誡過千百遍的“心中有事心中怯,心中無事硬如鐵”的老話,一直滋養(yǎng)著我品性的形成。
王半仙斷言黃榮定奶奶那冢墳,斷得那么神奇,一直讓我犯嘀咕?
還有,我前幾年問過八十多歲的催丫,催丫在武岡口語中就是干爹,我催丫現(xiàn)在是武岡數(shù)一數(shù)二的老道士:“為什么風水先生后代總不旺?”,催丫這樣告訴我:
風水先生歸龍脈時,必須要切斷龍脈,才能歸起龍脈。切斷龍脈就等于作了惡!
催丫講切斷龍脈叫斬草,不直接說“切斷龍脈”。什么叫斬草。斬草是什么?“斬草”后面還有兩個字不是叫“除根"么?除根?斬草除根?可是惡中之極啊,難怪!
還聽過風水師“師成丟卦”的事:師成丟卦就是學成后的畢業(yè)儀式。師傅置大簸箕于地,讓弟子在簸箕內(nèi)作狗爬,邊爬邊作狗叫,越爬越快。越爬越快中,師傅猛然一喝,“快點,后面來了人”。這時候,弟子必須應“后面沒人”!這丟卦儀式才算圓滿。否則,卦丟不了。所以風水師后人不旺。
在武岡,不管學什么,如果學藝不精,往往被人說,“只怕師傅冇得丟卦額!”
四哥在四嫂離世后的三十二年,住在王半仙勘定的新屋里,身體健康,三個兒女順利養(yǎng)大,成人成家。六十三歲壽終正寢時,兒女女婿兒媳孫兒孫女外孫外女共十余人,也算兒孫滿堂。尤其是,兒子開了公司,前年冬天,給四哥辦喪事時,兒子是開了寶馬車回來的。
之前聽說王半仙過世時,囑咐后人有一棺好地,但當年“山向不開”!王半仙的棺木只得在屋后一處柑橘樹下,暫時掩埋,候翌年“山向開了”再落葬吉地。

都梁記憶:本名黃家冰,字水平,世居武岡南鄉(xiāng)。自由撰稿人,酷愛書法。命理學判定為火命,名字里有冰有水。感謝這火命,燃燒掉多余能量,才做不出更大的好事或者壞事。


了解武岡方言文化,關注“都梁記憶”
2018730于珠海
63668676426024908357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