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歲月 (傳體小說)
往事如夢,歲月如歌,人生如同一棵參天大樹,在與風霜雨雪的搏擊中,會遇到層層艱難險阻;人生下來會哭,因為他知道來到這個人世間要經過多少酸甜苦辣,人生就像一條流淌不息的河,穿過重重阻礙,一路前行;歲月雖然毫不留情的逝去,但卻在我的心靈中留下永不磨滅的痕跡。
(一)
一九六零年舊歷六月十一的辰時太陽剛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啟明星還暗淡的掛在天際上,萬里藍天沒有一絲飄蕩的云彩,又是一個火辣辣的晴天。在武岡西鄉(xiāng)的保元菱角山腳下陳家院的小村里,一個小生命在此時誕生了。父親是當時的農村基層領導,是位忠于毛主席,忠于革命的大隊會計,他愿小孩好像八九點鐘的太陽,永遠朝氣蓬勃,永遠做又紅又專的革命接班人,按陳家族譜遠字班,把孩子取名陳遠朝。
一九六零年的中國,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十一年,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國家通過各種戰(zhàn)爭一百多年的洗禮,真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國家雖然得到了和平統(tǒng)一,但貧窮落后,滿目瘡痍,有待建設。
特別是在農村,從開始的初級社,互助組,大躍進,到人民公社,生產隊,貧下中農管理一切,搞國防建設,修鐵路,大煉鋼鐵,修水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xiàn)四個現(xiàn)代化,農村農民經濟收入低下,生活依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國家的有難日是我的出生時。
當然,我的出生給家里也帶來歡樂,爺爺、奶奶、姑姑、叔叔,一家十口都非常高興。俗話說爺爺奶奶愛長孫,小叔叔只比我大三歲,我在這個大家庭里在大家的弱愛中茁壯成長。從我記事起就知道在這個十口之家爺爺是位勤勞能吃苦耐勞,家里的重苦力活都是他一個人扛著,但爺爺的脾氣暴躁,他看不慣那些游閑好閑的人,所以經常看到爺爺打人,記得一次小姑姑看牛吃了張四爺家的禾苗,張四爺找到爺爺要賠他五斤谷子,爺爺回家找到姑姑不問青紅皂白,用經常用來吃煙,二尺長的銅制旱煙公,照姑姑頭上猛打下去,當時鮮血直流,和奶奶吵了一大架。家里四個姑姑,二個叔叔,包括父親,都被爺爺的旱煙筒打過,但打我只是嚇嚇而己,從來沒真正打過我,奶奶從小在城里長大的,是大家閨秀,從小嬌生慣養(yǎng),和爺爺是親表兄妹結婚,年青漂亮,能干聰明,但從小沒干過苦力活,嫁給爺爺到農村,不會做家務事,爺爺那旱煙筒有時對奶奶也照打不誤。一天爺爺從里仁大峽谷,龍穴井砍柴回來,奶奶煮飯沒熟是生飯,爺爺大發(fā)雷霆,罵奶奶是城市人口,懶鬼,用那旱煙筒打了奶奶,奶奶氣得幾天沒吃飯,和爺爺大吵大鬧,在大家的勸解才算了結。整個家庭最愛我最喜歡我的還是奶奶,母親和父親打我時,只要奶奶知道了就罵父親。我從小就調皮搗蛋,有年的冬天這天大雪紛飛,水田里結冰我和幾個小朋友在雪地上滑冰,把一個小朋撞傷,被父親拿棍子追打,我赤著腳往水田里走,結果全身濕透,后來感冒了,奶奶知道后把父親臭罵一頓,一次我和鄰居家的文文一起玩游戲發(fā)生爭吵我把他打傷了,他父母找到我家,我被父親用木棍把頭打出血了,我哭著找奶奶,奶奶心痛我,和靄親切的說,朝朝別哭,奶奶給你出氣。只見奶奶順便拿起掃把對著父親一頓猛打,從那時起,家里誰打我我就找奶奶,奶奶從小就是我的保護傘。
一九六五年,己年滿五歲的我慢慢的開始懂事了,可以幫家里做點家務事,經常和小叔一起看牛,去菱家山取蘑菇。一天小叔用雜木給我制做一個陀螺,是上面大下面尖的,陀螺是當時小朋友最好玩的一種玩具,小叔經常帶我去曬谷坪打陀螺,還教我打翻版,捉熒火蟲,踩高蹺,小叔叔還帶著我和小朋友做各種游戲,最有趣的是丟手巾,幾個小朋圍一個圈,當時有首兒歌是:丟手巾,丟手巾,輕輕的丟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捉住他,快點快點捉住他。還有捉迷藏,又稱藏塝,幾個小朋友一起,一個人在院子的某地方躲藏起來,其它幾個小朋就到處找,找到了就贏,找不到就那躲藏的贏。陳家院前面有兩棵枝繁葉茂的桂花樹,他記載著陳家族人的生息流年,兩棵桂花樹中間有一條南通北達的用青石板砌成的商貿古道,還有一口古老的水井,所以桂花樹下是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的聚集之地。
一九六六年我年滿六歲,全國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爆發(fā),父親也受到牽連,被紅衛(wèi)兵清算,被扣上貪污挪用、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帽子,剛剛在田里修好的木房子也要搬遷,搬到了很多人組合的自留地,連前面走路都是別人的地。家里的生活一落千丈,爺爺奶奶也把我們分家了,父親也沒有當基層干部了,那時大妹,二弟弟出生了,一個五口之家,父親只好和生產隊長講好話要求搞副業(yè),那時父親在武岡城里鋸木。
一天父親到晚上九點才從武城走路慌慌張張回家,還在城里撿回幾顆子彈,幾顆銅彈殼,城很亂,到處在打仗,子彈從父親的頭上察過,把帽子打了一個孔,隔一點點就沒命了。母親哭著不準父親去城里鋸木了,父親也只好聽母親的等城里平安了再去。聰明的父親想到了為了安全,到深山老林最安全,他決定到綏寧的石坪去鋸木,那里最安全,樹木又多。父親找到一位和他性格相投一起長大的合作伙伴邱紹治,他們兩人在綏寧一起鋸木,父親每個月向生產隊投資十二元錢,剩余的交給母親維持家里的正常生活。父親性格開朗,能說會道,為了多掙點錢,他們把鋸好的成品,請人三元錢一百斤,到武岡城里賣到各個單位。母親是位忠誠老實,賢惠,勤勞的家庭婦女,在家種自留地,生產隊掙工分,里里外外一把手,從沒空閑過;父親是位愛好朋友的人,喜歡喝酒,家里經常賓朋滿座。母親任勞任怨,熱情款待,所以那時家里生活還算可以,就這樣在父母的養(yǎng)育下度過了我的童年。
壬寅年,月春,
飛黃騰達陳中華,書于武岡市水西門辦事處,桃花村,保元陳家院,(待續(xù))。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飛黃騰達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