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文學(xué) 親戚的故事

        親戚的故事

        言宋 2009-12-26 14:28 22

        我的親戚,嚴(yán)格意義上說就是聶大師定義的那種。小時候,農(nóng)村里盛行認(rèn)干親。別人家的小孩認(rèn)干爹、干媽,我是很羨慕的。我認(rèn)不了干親,也不會有人來認(rèn)我的父母為干親,原因很簡單,我家實在是太窮了。至今也沒有人認(rèn)為我干親,倒是我弟弟幸運,當(dāng)了人家的干爹----去年我回家時,見到了他的干崽,還讓我拍了幾張照片。

        認(rèn)不了干親,當(dāng)然是遺憾的,可就是有些血親的也少往來,以至于不太清楚對方就是自己的親戚。

         

        一、與親戚打架

        小時候,小孩打架是免不了的。我們那個村子有兩個生產(chǎn)隊,三百多號人,小孩比較多,打架時,不分你隊我隊。有一回,春節(jié)剛過不多久,我與一比我大的隔壁生產(chǎn)隊的小男孩打架,被打得流了鼻血——當(dāng)然是他先欺負(fù)我。我不服氣,哭哭啼啼,上他家鬧去。結(jié)果,一七十來歲的婆婆出來寬慰我,是她的小孫打了我。她一邊罵她的孫子,一邊給我擦眼淚與鼻涕,還往我手里塞了幾個紙包糖,不停地勸我不再哭了。我情緒很快就好了下來。臨離開她家時,她拉住我,讓我稍等。她進房門弄了四個米花,讓我?guī)Щ丶胰?。我?dāng)然不會接收的,她這才告訴我,她是我母親的親姑媽。哦,我的天,竟是我的姑婆婆,此前竟然一點也不知道!姑婆婆說新年大吉,不帶些禮物回去不好,帶了,我的父母也不會責(zé)怪我拿他人的東西的。

        我回家后,告訴媽媽說是姑婆捎帶的米花,并說以前沒聽說過這婆婆。她告訴我,我們這么窮的親戚,又誰瞧得上呢!

         

        二、行同陌路的親戚

        去年暑假回家,我上城里頭為家里買一落地式風(fēng)扇,走進了一電器店,一位小妹熱情地接待了我。買好后,我無意間瞥見了她的銷售清單,上面有顧客的姓名、家庭地址,發(fā)現(xiàn)了同村有一人戶也在這里買過。我說巧了,這人是我們村的。她說那是她叔叔。嘖嘖,我立馬與她套親戚關(guān)系,因為他的叔叔竟是我那姑婆婆的孫子,這小妹當(dāng)然也是我姑婆婆的玄孫女了。小妹問我是黃木井那個地方的,我告訴了她,她竟說她那個村沒有我這唐姓人家。我立馬報出了他父親、爺爺?shù)淖鹦沾竺?,她才將信將疑,并稱自己從小就離開了家,對村子里的情況自然就不怎么清楚了。后來,我遇見了她父親,也把這故事告訴了她。真是好玩。

        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信然!

         

        三、我這個褲包子外甥

        我出生時,外公外婆早就去逝了。因為母親長年生病,我們家家境比起一般人戶來差了不少。親戚就有瞧不上我家的。但我母親畢竟得回娘家,我父親是不愿陪她去的,她就常常要拉上我,我也是堅決不愿去的。每年過年,母親幾乎是央求我與她一同前往,說她一人回去很不好,沒我陪她一塊去,更會讓人瞧不起。

        每年春節(jié),我最怕與母親回她娘家。為了不使母親難堪,我雖然不情愿,還是與她去了的。我這人小時候羞于啟齒稱呼人。娘舅家,有一隔壁的老太婆,每次見到我去,就大聲說褲包子外甥來了。我很反感她。這也是我不愿與母親去娘舅家的原因之一。后來,這位老太婆去逝了,到了春節(jié),母親動員我去舅舅家,理更直,氣更壯,說再也沒有人說你是褲包子了,這下該去了吧。

        事實上,我還是不愿去。我上大學(xué)后,母親也不在了,見娘舅就如見母親,我上那邊去的次數(shù)就多起來了。如今,我每次回家,娘舅家當(dāng)然也是非去不可的。

        閱讀 9844
        分享到:
        評論列表

        兵子駝

        是啊,我們那里也是有很多的人認(rèn)了。

        1515年前

        家鄉(xiāng)人_17228

        親戚多是件好事,人多力量大。

        1015年前

        退出

        要走動才親啊.
        到現(xiàn)我還是褲包子!

        1515年前

        姜遠林

        4樓
        評論時間:2009-12-26 14:58:00鄧元泰_言宋 的評論

        大師:書面語言稱曾孫。但我們那方言是稱玄孫。

        我們那里也是這么叫的。

        1415年前

        老特務(wù)

        我小時候不是褲包佬,人家叫我厚臉皮皮,所以我就讀書不厲害。

        2615年前

        東興廣告_5532

        看言宋老師寫小時候的事,就覺得他的頭像好玩!

        2115年前

        周光佐

        人生的內(nèi)涵都如此?。。。。。。?

        2315年前

        青松

        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

        1715年前

        男人三十

        我們馬坪那邊不叫褲包子,而叫褲包佬,呵呵,意思都是一樣的,我小時候經(jīng)常被父母這樣說,郁悶的

        2215年前

        雄陀刀具

        褲包子一般讀書比較厲害的.

        2315年前

        楊柳長風(fēng)

        言宋講的沒錯,比方說我的孫子,我父親就叫玄孫了。呵呵,我們那里真的是曾、玄對掉位置的。

        ------嗯,信了?。?!

        這也說明:武岡雖不大,但各鎮(zhèn)的語言、風(fēng)俗是有異同的;

        真可謂:隔只坳,冇同調(diào)!?。?/p>

        1615年前

        鐘文暉

        5樓稠樹塘_楊柳長風(fēng) 的評論
        武岡習(xí)俗,按輩依次是:
        高祖輩 > 曾祖輩 > 祖父輩 > 父輩 > 己輩 > 兒輩 > 孫輩 > 曾孫輩 > 玄孫輩
        -----------------------------------
        言宋講的沒錯,比方說我的孫子,我父親就叫玄孫了。呵呵,我們那里真的是曾、玄對掉位置的。

        8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是的。

        2009/12/26 15:35:31

        言宋

        劉親戚:有你這么幸災(zāi)樂禍的?!

        2915年前

        股往金來

        我小時候也是褲包子! 呵呵

        14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你也是?親戚啊,真是有靈犀喲。

        2009/12/26 15:10:07

        楊柳長風(fēng)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不知道具體屬哪代孫輩時,統(tǒng)稱“玄孫”,甚至還有的地方說“蒂朵侉侉”?。。?br/>哈哈哈哈?。?!

        23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有可能

        2009/12/26 15:09:25

        夕顏

        厲害哈,被人揍了竟然哭哭啼啼的去人家家里鬧哈,呵呵,想想言宋老師幼時那樣子,真可愛啊。

        2915年前

        楊柳長風(fēng)

        樓主于 2009-12-26 15:02:24 寫的回復(fù)

        不過,我們那確實是這么稱呼的。

        -------也有可能,但我們楊柳習(xí)俗與上是?。?!

        2315年前

        楊柳長風(fēng)

        武岡習(xí)俗,按輩依次是:

        高祖輩 > 曾祖輩 > 祖父輩 > 父輩 > 己輩 > 兒輩 > 孫輩 > 曾孫輩 > 玄孫輩

        24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不過,我們那確實是這么稱呼的。

        2009/12/26 15:02:24

        言宋

        大師:書面語言稱曾孫。但我們那方言是稱玄孫。

        2215年前

        楊柳長風(fēng)

        因為他的叔叔竟是我那姑婆婆的孫子,這小妹當(dāng)然也是我姑婆婆的玄孫女了。
        --------弱弱的說聲:此小妹應(yīng)是你姑婆婆的“曾孫女”才對?。。?/p>

        2915年前

        言歡

        褲包子外甥!!!
        呵呵!好久沒聽這么親切的武崗方言了!

        27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你也明白這詞的含義?

        2009/12/26 14:52:01

        草上飛

        又見大師有關(guān)親戚的故事了,中國人還是很重親情的,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這人情味不越來越淡了.
        不要說是三代了,就至親又怎樣?

        1915年前

        作者回復(fù):

        寫這東東,就是說的這理。

        2009/12/26 14:47:36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guān)注武岡人網(wǎng)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