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念岳父
作者:楊進文(苗族)
我岳母娘今年92歲,一直住在七十前與岳父一道,操心修建那冬暖夏涼的老式木屋里。她老人家卻背不駝、眼不花,鶴發(fā)童顏,仙鶴羽毛般的雪白銀發(fā),兒童般紅潤的面色,她在照看曾孫方面依然寶刀未老;下地松土種菜仍然老當益壯。享受兒孫滿堂那天倫之樂,臉上笑得像苗鄉(xiāng)里一朵綻放的山菊花,精神爽快,天天過著開開心心的日子。
眼下的這幅“幸?!碑嬅妫珣{她丈夫張榮峰曾經(jīng)在苗鄉(xiāng)城步當人民公仆時,樹起“廉潔風”,才守護“幸福門”。
岳父大名叫張榮峰,1930年農(nóng)歷8月初7出生于城步苗族自治縣威溪鄉(xiāng)桂花村,1966年,國家修建威溪水庫,他積極響應號召,舉家遷移到鄰近的武岡市轅門口街道辦事處落子鋪村。
岳父1951年在城步參加革命工作,先后任過財政稅務局股長、縣委財貿(mào)工交部干事………,1983年從西巖區(qū)永豐公社黨委書記的“位置”上光榮退休回鄉(xiāng)定居。
岳父在為黨為國為民的工作期間,先后被縣委、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人物”、“優(yōu)秀黨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在西巖一帶,有關張榮峰這位“廉書記”的動人故事,至今廣為流傳:
年過半百的岳父在和平公社擔任黨委副書記,1981年6月,縣委組織部任命張榮峰同志為永豐公社黨委書記。職務“轉正”了,他更覺得自己肩負重任,更要做廉潔自律的帶頭人。岳父“高升”的消息被傳出之后,和平公社這邊的老同事打算為他好好的慶祝一番,公社秘書還在多方聯(lián)系,欲找一臺“小客車”來個風光相送。而永豐公社那邊在不斷地打聽張書記哪天來“上任”的日子,準備用“好酒好菜”講個排場,設個氣派場面熱鬧一場。
其時,岳父心里早就有了自己“計劃行動”,6月6日的頭天晚上,他打著一個閃亮的手電筒,來到和平公社駐地不遠的開手扶拖拉機的肖師傅家里,請其“搬家”,將他那一對籠箱、一套被褥及日常生活用品開車運到相距13公里的永豐公社去。
6月6日上午8點(鐘),岳父在公社食堂里剛剛吃罷早飯,肖師傅開著拖拉機如期而至,熄火停放在公社的大門口。岳父與肖師傅不動聲色地麻利的將行李搬的搬、碼的碼。不到一袋煙的時間就裝得熨熨帖帖。即將出發(fā)之時,公社黨委副書記張漢容率在“家”的同志們,連忙燃放了幾掛短短的鞭炮,以表祝賀,揮手相送……
時近中午,一輛手扶拖拉機“突……突突”地開到了永豐公社大門口戛然而止,工作人員還以為是給食堂里送煤球的師傅來了,后來還是一位熟悉張榮峰的干部不禁脫口而出;“哎呀,張書記來了!”,眾人立馬不約而同地把車子上的行李,往事前準備了的房間里搬,大家心里犯著“嘀咕”,這位新來的書記“不打招呼”,莫怪中午沒有“大餐”吃呦!其實,張書記正是為了避開吃“大餐”才“擅自主張”的,新同事一邊搬家具,一邊看張書記的“臉色”,只見他笑容可掬,和和氣氣,總是找不出一點“官架子”,張書記一下子就拉近了在場人的心里距離。
中午開飯,食堂里的餐桌上與往常一樣“二菜一湯”,大家高高興興為張書記上任,以茶代酒連續(xù)“干”了三杯。飯后也就是當今提倡的“光盤行動”。當請來相送的肖師傅即將返回和平時,岳父則自掏腰包,付款10.8元。
永豐公社是一個大山區(qū),具有豐富的林木資源,每年都分配有一定的砍伐指標。岳父每次回家探親,一些長輩就主動登門來“求”這位“有出息”的侄兒子,想利用其職務之便,購買平價指標木材用來做“壽材(棺木”。因為那時國家實行“計劃經(jīng)濟”,所砍伐的樹木是屬指標材,要由當?shù)亓謽I(yè)部門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不過,作為一位公社的“一把手”來講,弄(買)個一、二米木材,亦是易如反掌,可是,每次都被這個“不盡人情”的侄兒“一口應得干凈(不同意)”!
應歸應,但是事后,岳父尋找機會向長輩與親朋戚友耐心的解釋一番:“我雖然在林區(qū)工作,那些砍伐的木材是有限額的,是用來支援國家的重點工程建設,采伐與銷售是由林業(yè)部門具體運作,所以,這個忙,我實在幫不了啊!”。
1982年2月一個大清早,有一位戴姓青年伢子,手里拿著用報紙包裹著一條“古香”牌香煙。見左右無人時,急忙敲開了我岳父住的房門,想求他幫個“小忙”,網(wǎng)開一面行個方便。原來是小戴昨天與女朋友到公社辦公室里找秘書打結婚證,因為小戴還沒有滿足22周歲,而被拒絕辦理手續(xù)。于是,帶著禮物想來“打通”張書記。岳父二話沒說地把香煙退了回去。并告訴小戴:“我國《婚姻法》誰也不能違反,只要你按照年齡結婚,到時我登門來賀喜!”。一席說得戴伢子心悅誠服的回了家!
自古忠孝難兩全,1969年11月,岳父的母親已滿66歲,由于營養(yǎng)不足,長期患有心臟病,因病情加劇而不幸辭世。其時,岳父遠在羊石公社工作,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靈,第二天才接到加急電報風風火火的從外地趕回家料理母親喪事。在靈堂里,岳父的一位親堂舅舅,“氣”頭之上高高的舉起手中旱煙角,卻又輕輕的落下,在岳父額上敲了一下,岳父不作任何解釋,只是淚流滿面。
1971年6月的一天,我愛人的爺爺(張世富),已是古稀冒尖的年紀(78歲),因患有高血壓突發(fā)中瘋,失語失憶,不醒人事,三天之后則撒手人寰。岳父組織兄弟們治喪,厲行節(jié)約,不鋪張、不浪費,一切從簡,孝家的直系親屬手臂上披戴一個“青紗手套”以示悼念。
岳父退休回鄉(xiāng),經(jīng)常教育子女要“廉”字當頭,兩袖清風,為人處世要清清白白,潔身自好去守護“幸福門”!
2008年農(nóng)歷正月13日,岳父因患高血壓病不幸仙逝,享壽78歲!他老人家的一生廉潔奉公,永遠值得后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