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扛大秤的男孩
文/都梁記憶
鄧生昭軍者,武岡南鄉(xiāng)寇家灣人。幼年喪父,翼護于寡母清貧度日。責任田包產到戶之初,苦辛勞作,稍有余糧養(yǎng)大肥豬一口,欲售豬販。怕豬販踩秤,事先想量豬重。鄰村族人有大秤,可衡四百斤。寡母親往借秤,奈何人家眼睜睜不借,說“秤在,怕弄壞賠不起”,終不借。
越兩年,昭軍初中畢業(yè),再不讀,時年十五, 往衡陽給人守攤賣豆腐。為賺錢養(yǎng)家,待客勤敬喜樂,由此生意日隆,老板將月薪加至二百五。與其同去的鄰村姑娘日售豆腐屈指可數,生意常求助于他。
倏忽至年末,懷揣年薪近三千,于臘月底歸家過年。衡陽至武岡一落車,遍尋武岡城,購得四百斤大秤。自武岡城回家,鄉(xiāng)下客車兩站便到,他提前下車,秤扛肩上威風過村,母親燦然迎接,歡喜不禁。
昭軍振振有詞告母,能量四百斤,但凡有人借盡借,莫推辭。
昭軍最初賺錢賣豆腐,而今四十五做豆腐。做豆腐好手藝,娶妻生二子;二子皆成人,氣宇軒昂,品性隨父母;夫婦和睦,家道有方,勤勞不輟。
時代更迭世風日下,生意之道可摻假,手藝不能。識得鄧生者,一面不忘厚道,一飲更覺坦蕩!
衡,秤,秤衡不若心衡。
2021年3月8日于瀏陽古港


了解武岡方言文化,關注都梁記憶
點擊下面頭像進入作者專欄
![]()
![]()
![]()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都梁記憶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