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的日子,雖然忙碌,雖然有著思念的痛苦,但比在家的日子過得還是覺得快,電話成了只是媽媽了解家里一些近況的唯一途徑,寶寶在家也生活依舊,上學放學,感覺得出來也是非常想媽媽的,但是電話里總是沉默的多.媽媽清楚,家里的生活非常清苦,寶寶自然也過得不好,可以想像菜里有沒有油都是個問題,年邁的爺爺奶奶也一樣在受著苦,這一切媽媽也沒有辦法。只能每個月定時的把工資寄回家,雖然所掙的不夠家里的血透錢,但只能盡力。好快到了臨近過年了,春節(jié)回家車費貴,由于每個月都把錢寄回了家,沒有多余的錢回家了,只好留在公司過年.看著大家收拾行李回家,媽媽忍不住落淚了,她也想家,特想兒子,也不知道他在家過得怎么樣,只能叫外婆有空就過去看看,過年也沒有人帶寶寶去外婆家,由于兩家相隔太遠,外婆去看一次也不容易.
忙碌的日子過得很快,冬去春來,媽媽在這期間也換了一份工作, 慢慢的媽媽發(fā)現(xiàn)就只有每個月到快要發(fā)工資的時侯能準時收到一條不冷不熱的問侯信息,幾個月都這樣,媽媽覺得似乎只有在要發(fā)工資的這兩天她才被記起,在外感冒生病即使家人知道也不會問侯,這時她感覺自己好像成了個掙錢的工具!.長時間的只有寄錢回家而沒了那份應有的牽掛,使得大家互相之間溝通越來越少,因為媽媽請不到假不能答應爺爺回家?guī)Р∪巳ハ嫜裴t(yī)院取腹部的那條管,由此都覺得不可理解.認為媽媽不夠關心家里,其實最能理解老人的辛苦的莫過于這位媽媽,因為老人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她曾在家親身的經(jīng)歷,何嘗不知其中的艱辛?!作為老人,怨言也好,誤會也罷,但作為病人本人,比誰都應該清楚大家為他所付出的一切,理應感激,可是他所做的只是對大家的一味索求,有一次電話中,說到不夠錢血透,他對媽媽說“我看到人家背著小孩跪在路邊去乞求湊錢,也有去求媒體出面幫求支助的,我現(xiàn)在做不到這些,但你為什么不能去試試……”這番話別人聽起來也許不覺得有什么,但付出了這么多的媽媽聽得心卻在滴血!作為一個女人,為了這個家付出的這些我想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的,在家的日子,村里人個個都表示認同甚至不值,在醫(yī)院,醫(yī)生跟病友們都會說”這樣的女人少了…”親戚朋友們不論哪方的都有責怪媽媽的“傻”,可是主角對這些并不以為然,就連照顧他的奶奶,因為身體不好體力不支,晚上會撐不了早睡,所以就沒有做宵夜照顧他等等,他竟然跟別人說奶奶不配做他媽媽,怪奶奶自私只顧自己不管病人,因為鄉(xiāng)下學校的簡陋以及教學質(zhì)量差,媽媽曾提及轉(zhuǎn)到大點的學校,但爸爸卻說“現(xiàn)在我治病的錢都不夠,還輪不到考慮他這些事情的時侯”……點點事跡,慢慢的讓媽媽也少打電話回去,有一次因為公司延遲了發(fā)工資,所以導致寄錢回家也遲了些日子,當時病人沒有說什么,但是明顯的有意見,在后來的日子,不知道是媽媽寄的錢不夠(每月工資的四分之三或三分之二),還是讓家人有什么誤會,越來越接到的是家里叫媽媽回家去找事做好照顧家里的要求,直到有一天,媽媽接到外婆的電話,說去看了寶寶,但寶寶對外婆說“媽媽變心了,不要我們了,不寄錢回來了!”媽媽問“誰說的?”小孩不說謊,直接說爸爸說的而且意思是全家人都不反對這話!天啦,就在這個電話的前幾天才寄了錢!再后來因為接到的電話都是一些怨言,進而到了吵架的地步,就此,媽媽生氣,兩個月沒寄錢回家。
就在不寄錢的三個月將過,突然有一天媽媽接到了家里的電話,病人過世了,是因為在血透回來的路上車子被石頭撞了一下撞到病人的身體,晚上就走了。盡管這段時間媽媽一直都在生氣的狀態(tài),但是接到這個噩耗還是一直接受不過來,放下電話失聲痛哭,隨即踏上了回家的車….抱著己離開近兩年的孩子,一切都在悲痛中,死者的葬禮中,發(fā)生了一些農(nóng)村習俗的事情,有關于媽媽以后的生活,娘家人選擇了拒絕”永不出門”的禮節(jié),畢竟媽媽還太年輕!出殯后的當天下午,娘家人走了,這時爺爺對媽媽開了口:“孩子你帶出去上學吧,我們老了,又不懂得教他也沒有能力扶養(yǎng)他…..”這時的寶寶己經(jīng)8歲了,盡管分開了這么長時間,但他依然在從媽媽回到家的那一刻起就沒有離開過,時刻守在媽媽身邊,媽媽抱著他哭得肝腸寸斷,他會默默的為媽媽拭去那流下的淚水,一言不發(fā)……爺爺近乎“無情”的幾句簡短的話,讓媽媽的心不得不更加堅強,只是從此,媽媽的肩膀更加重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