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于我而言,是一場非常珍貴的記憶。我的高考歷史,顯得豐富,也可以說曲折。”參加過84,85,87,89五年高考。
“考上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這是當時非常流行的一句勵志語,對于農村學生,十分形象,通過高考門檻,便可成為國家干部中的一員,這很誘人。當然,這一切依賴“高考”。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有的同學順利通過了高考,有的卻屢考不中,又不愿失去這改變命運的機會,補習生就出現(xiàn)了。其中一些人比較幸運,補習一年便考上大學,另一些人補習三四年、經(jīng)過高考多次洗禮,才擠上一所學校。當然,還有許多人補習多年也沒考上,最終扼腕遺憾而去。補習生們的精神壓力和經(jīng)濟困境之大,可想而知,其中不乏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
現(xiàn)在的考生也許不信,八十年代的高考升學率特低,競爭極其慘烈。每年的5月6,7,8三天學校要舉行全縣統(tǒng)一預考,只有通過了這道關口,才能獲得參加高考的資格。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學會失去參加當年高考的機會。83年我就沒能參加高考,辛辛苦苦讀完高中,被預選淘汰,連跨入高考考場的資格都沒有,想來真是可氣!我讀的武岡八中,最終能考上大、中專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記得83年高考,全校文理科考生居然沒有一人被高校錄取,只考上了一個中專生,真可謂全軍覆滅。
我有一女同學,應屆畢業(yè)那年,預選順利,高考失利。在當時,農村女孩能讀高中本是件很難事情,家里人希望她高考補習考上大學。于是四處求親告友借錢,好不容易給女孩湊夠了學費,辛辛苦苦補習一年,仍未考上,提親的人便一串串上門。當農民的父母動搖了,卻經(jīng)不住女孩苦苦哀求,又賣了豬,再次為她湊齊補習費,供她讀書。又一年過去了,女孩離上線就差2分,她心里不服氣,打算再補習一年,可鄉(xiāng)里鄰舍傳出不少閑言碎語,父親的態(tài)度更無須贅言,連母親也不高興,同村同齡女子都已嫁人,有的都帶兩個孩子了,你這書要讀到何年何月啊?女孩仍不死心又壯起膽子向父母提復課之事,父親勃然大怒,轉身出門干活。母親心疼閨女,悄悄地“唆使”女兒帶上父親的私章,去找大隊信用社貸款。會計同情她,便貸給她500塊。報名回家后,父母大鬧一場。女孩在這一年的高考中發(fā)揮出色,順利地考上了北京某工科院校,現(xiàn)在北京某大型國企做老總。
還有一名男生,應屆預選過關,高考落選。家里同意他補習??傻搅说诙?月預選時,他卻差2分未通過,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家種田。誰知過了一個星期,學校又補了4個預選合格名額,他僥幸被選中,匆匆忙忙又返回學校準備高考。哪知9月份高考成績公布,他的分數(shù)比最低合格線又低1分,氣得他跺腳罵天,可又無可奈何,只得繼續(xù)報名參加補習。9月下旬,他已經(jīng)上了一個月的補習班,竟突然接到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原來,根據(jù)實際招生情況,當年的分數(shù)線下調了1分,他的命運被補錄改變,最后考上了××煤炭學校。這個故事在我們學校區(qū)域流傳了一段時間,時常有老師引此經(jīng)典案例來教育學生:不能指望×××的好運落在你頭上!
某男生,連補3年,高考未果,第四次補習時恰逢鄉(xiāng)里招聘,他考慮通過高考改變命運實在沒有太大的把握,便應聘當上了鄉(xiāng)團支部書記,私下指望娶個媳婦成家立業(yè)。誰知3年期滿后,未被續(xù)聘,女友離去,現(xiàn)今農民一個.
某男生,補習四年以后,報名參軍,后來在部隊里考取軍校,“曲線救國”,也算圓了大學夢……………
回顧當年的高考復讀生,為了考上大學,吃上所謂的“國家糧”,不分白夜的刻苦學習,有時,走路都不忘背英語單詞,夜里復習到凌晨1點也很常見。可惜仍然有很多同學難以順利通過“獨木橋”。圓上大學夢,盡管其中不乏汗水、淚水與心酸。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全全/球球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