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閨蜜讓我談談婚姻中的相處之道。在這方面,其實我是持悲觀態(tài)度,說起來既瑣碎又世俗,確實沒有太多可說的。但還是試著講一講,盡量說得不那么世俗。
婚姻不同于愛情。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未必幸福,沒有愛情的婚姻,也未必不幸。
男人是那么一種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物種,也許對外他溫文爾雅,在家卻頤指氣使,以寧負自己人而不負天下人的氣概行走于世,贏得光鮮的外在,而你卻淪為他負面情緒的出口。也許他浪漫體貼,耐心細致,卻又在某個時刻致命地愛上別人。
當然,女人也同樣是充滿著內(nèi)心動蕩的令人難解的物種。一忽兒情濃如蜜,一忽兒冷若冰霜,一忽兒小鳥依人,一忽兒哀傷落淚,一忽兒河東獅吼。更別說那些虛榮和攀比,假想與懷疑,以及沒完沒了的瑣碎嘮叨。
這么兩種不穩(wěn)定因素湊在一起,又何不牽扯出眾多的風風雨雨、聚散離合?
所以說相愛容易,相處太難。所以童話故事都以“公主與王子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為結(jié)局。
生活在一起之后呢?再情投意,也難敵生活中各種瑣碎的緩慢消磨。愛情只需花前月下你儂我儂,婚姻卻要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及原本陌生卻突然無處不在的對方親友團。朝夕相處過日子,處處都有意見相左的風險,又怎能不矛盾重重?在婚姻生活中被壓得奄奄一息的主角們,一旦外界伸過來一根哪怕是稻草,便有人要去位。平衡一旦被打破,也就很容易引起婚姻的瓦解。
有人說,有了孩子,婚姻會更牢固??墒?,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孩子也是夫妻間矛盾最大的源頭之一。大到對孩子的期望值和教育方法,小到孩子某天的一頓飯沒好好吃是該打還是不打,哪一樣都能生發(fā)或大或小的矛盾。
說來真是悲哀。難道就不能有完美么?
再看看古人對婚姻或情感關系幾種美好狀態(tài)的描述:舉案齊眉、紅袖添香、相敬如賓、相濡以沫……
然而這幾種狀態(tài),前兩種著重強調(diào)的是女人的付出,后兩種雖倒沒有那么男權(quán)主義,我卻也沒有看出其實在的好處來。
先說“舉案齊眉”。這是啥意思呢?說的是古代一戶,妻子每次為丈夫端來飯菜,不敢在他面前抬頭,而是將裝滿食物的托盤,舉得跟自己的眉毛一樣高。(出自 《后漢書·梁鴻傳》,原文: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所以,雖然“舉案齊眉”后來都用來形容夫妻間的互相敬重和互相恩愛,但從中我只看到了妻對夫的敬重,而無夫?qū)ζ薜亩鲪?。你想象一下,一個妻子在丈夫面前都抬不起頭,這算哪門子恩愛呢?所以說這個詞語所形容的夫妻關系,其實是不對等的。
而“紅袖添香”則要好得多,為古往今來的才子們夢寐以求的一種生活。想想那情境:夜里,丈夫在書房挑燈夜讀或臨帖習字,衣著香艷的美麗妻子,陪伴身側(cè),或磨墨、或添香、或扇風驅(qū)蚊、或端茶送水……這豈不是一幅青春作伴、蜜意濃情的美麗畫卷?然而,美則美矣,但究其實質(zhì),卻是古今才子們的臆想,只沉醉在女人的付出中,卻對自己只字不提。女人們或許愿意擔任這“添香”的“紅袖”,卻也不是毫無條件就甘愿付出的。愛畢竟是相互的,需要時,丈夫們也盡可以為妻子“添添香”。
相較前兩個詞語,“相敬如賓”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飛躍。一個“相”字,就表明了夫妻之間的平等關系。但是,最后這個“賓”字,又很是讓我失望。夫妻之間互相敬重是不錯,但如對待“賓客”一般敬重對方,卻是太客氣太生分了。不過,從中我們也可以反省一下,我們對待賓客,總是禮節(jié)周全,敬重有加,卻總對身邊最親的那個人使各種小性子,喜歡時恨不得黏到一起,討厭時又恨得咬牙切齒。不過,婚姻關系不就這么真實么?如若夫妻雙方真的相敬如“賓”了,還有什么生趣?
最后一個詞語,“相濡以沫”,是非常浪漫且感人的,按說應該是婚姻中很美好的一種狀態(tài)了。可是,且慢,且看這句出自《莊子·內(nèi)篇·大宗師》的“相濡以沫”是怎樣一種狀態(tài):兩條小魚,被困在一個小坑中,里面的水已然干涸了,它們互相吐沫潤濕對方,延長這所剩無幾的生命。所以“相濡以沫”后面還跟了一句,“不如相忘于江湖”,與其這樣彼此愛著茍延殘喘,不如游回江湖中,分手落個自由灑脫??墒?,為什么就不能以“相濡以沫”的愛攜手共游江湖呢?
當然除了這些詞語之外,還有著名的“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相對來說,這應該是婚姻的最佳狀態(tài)了,這種狀態(tài),好在雙方在精神上是彼此平等的,在生活上是互相扶持的。可我感覺,這句話更在意的還是“偕老”這個結(jié)果,至于過程呢,也只是以“執(zhí)子之手”籠而概況之。執(zhí)手相對的漫長的光陰,也定然是傷心與歡喜共存的,只是因為有了“偕老”這個結(jié)果,婚姻中的所有不堪,都能被忽略掉。不過,這也是生活之常態(tài)。如果我們的婚姻能達到這樣的狀態(tài),也是值得慶幸了。
如此看來,這些情感關系的美好狀態(tài),其實質(zhì)也盡是不完美。
我也盡可以下結(jié)論說,婚姻的本身,是不存在完美的。你看到他人天天秀恩愛,以為他們是神仙眷侶,但私底下,他們的感情或許裂痕累累。你見我從不談自己的感情,以為我在婚姻中是吃苦的,可你或許不知道,我其實也是挺如魚得水的。所以才有那句話:婚姻如鞋,冷暖自知。
既然如此,又何苦去追求完美?
如果夫妻雙方有共同的興趣愛好,都性格溫和,彼此寬容,自然是一種幸運。即便不如此,也大可以求同存異,小吵小鬧就當做生活的潤滑劑,吵鬧后及時和好,不埋下怨恨,不要鬧得劍拔弩張就好。在一些小事上,就更無須過于計較,這樣做與那樣做,并不會產(chǎn)生太大的差別,又何苦因此而慪氣?當然,如果在相處的過程中,雙方都多多為對方著想,設身處地理解對方,又何得有太多矛盾產(chǎn)生?
當然,說起來永遠比做起來容易。
事實上,兩個人的相處融洽,總少不了一方的妥協(xié)?;蛟S看似一方吃了虧,其實吃虧也是福。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稍微妥協(xié)一下,又有何不可?知道他不是浪漫之人,各種紀念日,你又何苦因為沒有禮物而黯然神傷?知道他辛苦工作后與同事聚會放松放松,又何須催命連環(huán)CALL去打斷他的興致?而男人們,知道妻子既要上班又要照顧兒女非常辛苦,又何必因為她沒有料理好家務而頗有微詞?
說來說去,其實婚姻關系,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經(jīng)營的。女人若一味忍讓,如果男人不知感激,還得寸進尺或變本加厲,無視你、不尊重你、傷害你,那你也盡可以無視他,當然,最好的辦法是,休了他。
其實對女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愛自己,有自己賴以生存的職業(yè)和讓自己精神不空虛的興趣和愛好。不依賴男人,然后再分一點愛給男人,前提是這個男人值得你愛。
在我自己,理想中的感情,是有如“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的深情。
這句話出自錢镠給他夫人的一封信。錢夫人每年春天要回娘家住上一段時間,錢镠想念妻子,寄了一封信去,其中便有這么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地回來。你看,這男子的感情多么深沉內(nèi)斂,他雖然很想你,卻非常尊重你并為你著想,知道你喜歡鮮花,愿你好好欣賞,緩緩歸來亦滿心歡喜。
要是俺男人對我說“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那我就速速歸去,然后攜他,陌上賞花去。(好像有一個聲音在說:醒醒,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