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習總在一次中央會議重要講話中,談到了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他說了這么一句話: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劵”。這句話說得好,說出了我們老百姓的心聲。
記得《獄中雜記》里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死囚犯等候秋后處決,有一天,一個獄卒對這個死囚犯說:“與我千金,吾生偌”。意思是說:你給我一千兩黃金,我可以讓你活下來。這雖然只是清朝政府發(fā)生在獄中的一件小事,卻影射當時官場的黑暗,朝廷的腐敗。
歷朝歷代,官場皆有貪污奢靡之風,只不過程度不同,這種風氣盛行與朝廷的政治有關。政治清明,則河清海晏,天下歸心,貪官污吏,不敢張揚。朝廷腐敗,則上行下效,貪污奢靡之風盛行,大小蛀蟲潛滋暗長,他們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以致官逼民反,天下大亂。
隨著社會的前進,經濟的發(fā)展,人們對‘兩個文明’建設的含義又有了另外一層理解,他們比闊氣、講排場,揮金如土,有的為了尋找精神刺激,把倫理道德拋諸腦后。飽暖思淫欲,成了他們漂亮的借口,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至理名言,在他們看來是白癡的謬論。
高消費需要錢,錢從哪里來?只有挖空心思尋找發(fā)財之道。蕓蕓眾生,偷盜者有之,坑蒙拐騙者有之,明火執(zhí)仗搶劫者亦有之,更有甚者,就是那些置黨紀國法于不顧的貪污腐化分子、蛻化變質分子,他們挖國家的墻角,掏空國庫,還自以為手段高明,名正言順,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我們的國家漸漸走向繁榮富強。國家有錢了,從中央到地方滋生了不少的蛀蟲,特別是那些掌握經濟大權的人,都想趁機撈一把,他們自以為老子天下第一,拿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不當一回事,肆無忌憚,有點甚至結幫拉派集體貪污,有點搞政治陰謀和分裂活動,把自己當政的地方當成‘獨立王國’。
還有的干部不思為民辦實事,一心只想撈一把。“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成了他們的口號,他們變著法子牟取暴利,利用搞項目,套出國家的錢財,肥了自己的腰包。還有的利用手中的權力買官賣官,賣項目、賣人情、賣良心,殊不知,他們這么做無異于火中取栗。還有一些位高權重的當上了“太上皇”,手伸得太長,嘴管得太寬,以致于把自己陷入一條不歸路。
有的貪官做得很隱秘,他們善于偽裝,在干部當中左右逢源,八面玲瓏,有時,為了收買人心,放一點血,他們就像禾田的螞蟥兩頭吸血,吸得你不痛不癢,直到自動放棄。這些貪官有的到了病危,組織也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做得很巧妙,利用假證件、假公章、假護照等騙取錢財,自己不出頭露面,只在幕后策劃,這種人是最危險的,令人防不勝防。
人們常說,商場如戰(zhàn)場,其實官場如戰(zhàn)場更為妥帖。為官之道,要想當不倒翁,就要學會圓滑,也就是會做人。出頭鳥,不合流,孤芳自賞都是行不通的。貪官有貪官的處世哲學,清官有清官的難言之隱,無論貪官還是清官,為官一任,自有他人評論,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
在法治社會,黨紀國法不能成為‘橡皮泥’和‘稻草人’,無論是因為法盲導致的違紀違法,還是故意違規(guī)違法,都要受到追究,否則就會形成‘破窗效應’。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
“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劵’,也沒有‘鐵帽子王’。”這句話富有哲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來源于椅嶺散人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