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還是家鄉(xiāng)的好吃!
記憶中,我外婆家就有一口池塘。那魚塘里養(yǎng)的魚種類繁多。但,我只認識草魚,鯉魚,鰱魚,鯽魚。其他的都不認識。
每逢過年過節(jié),我都能吃上外婆家的魚。說到吃魚,腦海中就浮現(xiàn)起一件事情來。
那是我讀六年級寒假的時候,臨近小年了。外婆打電話叫我與父親去吃魚。 當時,家中生意,日益衰弱,窮的個叮當響,幾乎我的學費都沒著落。父親礙于面子,叫我跟隨舅父去吧。不懂事的我高興至極。
來到外婆家。只見大人們身穿捕魚衣,拿著捕魚網(wǎng)正下水捕魚。那水一片渾濁,魚兒四處跳躍。這驚起小孩子們的呼叫。外公站在池塘邊,捋捋胡子,微微一笑,在享受魚兒帶來的歡樂。
外公本是一位教書先生,年輕時曾在五七,石板,茅坪,九中教過書。退休后,就干起了養(yǎng)魚這行業(yè)。養(yǎng)的魚是不賣的,而是留給兒孫們吃。
每次,天還未亮,他就一個人背著小竹簍撈些草,玉米葉子(喂魚的草,我也不知),來到池塘邊,灑在水中,看著魚兒在歡快的吃草,才會離開。中午,日曬的時候,他也會去池塘邊轉(zhuǎn)轉(zhuǎn),瞧瞧。那段養(yǎng)魚的時光,也是挺辛苦的。
這時,魚捕得差不多了。舅父們用水桶把那些戰(zhàn)利品挑回家。最大的是鯉魚好像有六七十來斤。當場,外公就說:“就把這條七十斤的鯉魚煮來吃。” 那天,舅父們使勁給我夾菜。我也毫不客氣,就足足喝了幾碗魚湯,差一點,就撐著了。 吃完飯后,外婆就給兒孫們都提了幾條草魚。
我看見那草魚,甚是高興。把魚提回家后,以為父親會煮來吃。沒想到這魚留到了拜年。
初二去外婆家拜年的時候,父親對我說:“家里沒什么能給你外公外婆的,就提這條魚去吧。”我聽了,心里不怎么高興。但,只能按照父親的做。到達外婆家,外婆看見我又把那天提的魚拿了過來,偷偷問我:“是不是你父親生氣了啦。我如實回答道:“不是的,父親說,家中沒有什么拿給來孝敬外公外婆的。只能拿這魚來,才成樣子。”外婆聽了,立即就去把那條魚煮了吃。
不過,出來之后,就只能吃到外面的魚。家鄉(xiāng)魚那美味,就只有在夢中享受。那口水都印濕了枕頭。
去年,七月回家。我跟隨大伯去大水江釣魚。大水江是田源村一條母親河。它養(yǎng)育了祖祖輩輩,在稠樹塘鎮(zhèn)少有名氣。不管老少,都喜歡去那釣魚。
一天早晨,下著蒙蒙細雨,我與大伯攜帶釣具,就出門了。差不多幾十分鐘,來到大水江岸邊。遠遠看見許多釣魚人,穩(wěn)坐釣魚臺。不一,有一老者,把那魚竿一扯,就扯上了手板大的鯽魚??粗?,我的心癢癢的。
我的伯父,不像往常一樣去釣,而是用魚鉤劃魚。這還是頭次看見。“這樣能劃到魚?”我心里半信半疑。不一會兒,魚竟被大伯劃到了。好像是大頭魚。“太有水平了。”我拍手叫好。聽大伯講:“這也只有本地方的人膽子大,其他地方的人還是不敢的。”
一大上午,就只劃到了兩個四斤多的大頭魚。我扛著背回家,叫大伯母煮著吃。大伯母看見兩個四斤多的大頭魚樂呵呵的,就拿進廚房用酸辣椒煮魚。那香氣飄逸,讓人直流口水。叫奶奶吃。奶奶說:“吃不得魚腥,吃了身上會癢。”我為奶奶感到可惜。那天,我在大伯家美美吃了一餐,心里不提有多爽。
我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那就是外面的魚還不如家鄉(xiāng)的魚好吃!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來源于湘楚墨客 ,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
版權(quán)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注冊用戶自發(fā)貢獻,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武岡人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不擁有其著作權(quán),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站中有涉嫌抄襲的內(nèi)容,請通過郵箱(admin@4305.cn)進行舉報,一經(jīng)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quá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