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首页,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激情五月中文不卡

    <small id="fzw1a"></small>

        首頁 武岡文學 “昭君牧羊”是“想當然”文化的怪胎 《包頭日報》

        “昭君牧羊”是“想當然”文化的怪胎 《包頭日報》

        林日新 2016-05-24 17:33 2

         

        “昭君牧羊”是“想當然”文化的怪胎 
         

        《包頭日報》(2016年5月24日) 06版

         

        ■聽說過“昭君出塞”、“蘇武牧羊”,你聽說過“昭君牧羊”嗎?日前,重慶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小趙和朋友在重慶市沙坪壩三峽廣場發(fā)現(xiàn)了一組名為“昭君牧羊”的雕塑,他們認為可能存在用典錯誤。21日,三峽廣場管理方回應稱,雕塑已經擺放多年,但這不是用典錯誤,而是場景描繪,王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有牧羊經歷。

        (據(jù)《重慶晨報》)

         

        □林日新

        “蘇武牧羊”、“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早已家喻戶曉,可“昭君牧羊”卻無人知曉。這并非是孤陋寡聞所致,因為綜觀歷史,有誰見過“昭君牧羊”之說呢?然而,重慶沙坪壩卻把“昭君牧羊”的雕塑赫然地豎立在三峽廣場:六只形態(tài)各異的銀色金屬羊雕塑,頭朝著廣場中心的位置被放在新世紀超市出口處的空地上。羊群的中間,一塊高一米八左右的長方形金屬碑上,描畫著一位古裝女子,碑身的一側被雕成琵琶的形態(tài),碑的正上方寫著“昭君牧羊”。

        更為奇葩的是:面對民眾的質疑,重慶官方回應說“這個雕塑描繪的并不是某個典故,而是對于王昭君在塞外生活場景的描述。王昭君生活在塞外,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好一個“想當然”的邏輯推理!“生在塞外”,就“應該是有牧羊經歷的”?按此邏輯,那么,“生在蒙古”就“應該是有摔跤經歷”?“生在嵩山”就“應該是會少林武功”?“經歷過文化大革命”就“應該參加過造反派”?“住在北京”就“應該親眼見到過毛主席”(文革時就有許多農民曾這般問過北京來的知識青年)?……如此推論下去,結論肯定是十分荒謬的。有道是: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當初,在那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里,一個貴為“單于閼氏”的王昭君怎能像一般牧民之妻一樣“親自牧羊”呢?顯然,把城市雕塑建立在毫無歷史根據(jù)的推想之上,無疑是十分武斷和錯誤的。

        當然,事出有因:近年來,社會上一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暗流涌動,歷史研究實事求是的原則遭到嚴重挑戰(zhàn)、破壞乃至顛覆。有的打著“揭秘歷史”“還原真相”的文化幌子——翻案歷史、顛覆歷史、虛無歷史來破壞文化;有的則堅持“娛樂無極限”,任意戲說歷史、調侃歷史,甚至胡亂編造歷史,刺激讀者的好奇心,博人眼球。在今天的新聞中,重慶沙坪壩三峽廣場的“昭君牧羊”是“想當然”邏輯所產生的一個文化怪胎,是管理者們打著美化城市環(huán)境、提升文化水平、烘托藝術氛圍的“文化旗號”來破壞“歷史文化”的謬種,其結果只會混淆視聽,“以訛傳訛”,造成對民眾認識上的誤導,讓真實歷史堙滅于“偽歷史”的荒蕪之中。

        當前,國內各地城市的管理者為了發(fā)展本地經濟,紛紛打造文化名片,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有一些人無視歷史事實,任性地憑空臆造,想當然地去編造歷史典故,牽強附會地傍名人,傍名勝之舉卻是應當禁止的。管理者們應當尊重歷史,在城市建設上,多一份審慎,多一份敬畏,盡量真實地還原歷史,努力打造和傳承“真歷史,真文化”,莫因一時的疏忽、浮躁和虛榮,任意歪曲歷史,顛覆歷史,其最終只會落得個貽笑大方,自取其辱的下場。

         

        閱讀 8264
        分享到:
        評論列表

        林日新

        謝謝朋友的支持

        399年前

        小道士

        一個民族若失去正義,離滅亡就不遠了;支持樓主;

        519年前

        發(fā)表評論

        已輸入0/200 個字!

        關注武岡人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