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深山不言苦 燕歸蟬鳴鳥探親
武岡人網(wǎng):楊進(jìn)文(苗族)
我是一名即將退休的護(hù)林員,還有半年時間就要光榮的退休啦!為了祖國的綠水青山,仍然堅守在湘西南的深山里貢獻(xiàn)一份微薄的力量——日常巡護(hù)、各種宣傳、嚴(yán)格管控野外火源等,默默地守護(hù)著資水源頭的林木安全。在這里上班的日子,吃住都得在山里,每天很辛苦,卻也很快樂,因為時常有各路動物朋友來探望和陪伴我。
與燕子為“鄰”
眾所周知,燕子是一種吉祥鳥。在極不平凡的庚子年的春天里,一對燕子歡樂地飛來,并在我工作單位里的宿舍樓頂旁建窩筑巢,接著又"生兒育女。眾多的好友見之皆羨慕燕子與我為伴,我與燕子為“鄰"。我單位的全稱是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燕子山國有林場,燕子們的大駕光臨,算是"對號入座"了!

曾經(jīng)聽家里老人講過,燕子分為麻燕和紅燕,紅燕比麻燕"更吉祥、更喜氣",于是我仔細(xì)觀察、反復(fù)辨認(rèn),發(fā)現(xiàn)與我為鄰的是正宗紅燕,喜悅的心情油然而生。
你看,這些最美小精靈體長26一28厘米,頭頂上背栗紅色或巧克力色,頸部毛色淺紅,腰和尾帶紫色。燕子平時以飛蛾、蚊子、蜻蜓等為食,它從來不損壞平民百姓"一針一線",是一種益鳥,也是深受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一種"美小鳥"。
清楚地記得,燕子是今年剛過清明節(jié)開始入住的。到來時,它們"唧唧……唧唧"地叫個不停。我猜它們應(yīng)該是在征求主人的同意,從其叫聲里還聽到燕子的表態(tài)語:“不吃你家米粒,不吃你谷子,借住一下屋子,來生一窩貴子!"。我立馬伸出大拇指朝其站著的方向點了好幾個大贊!這對燕子夫婦很通靈性地意會了。
之后的那幾天,燕子夫妻倆早出晚歸,風(fēng)雨無阻銜泥筑巢,沒到三天功夫,一個美麗而精致的燕巢呈現(xiàn)在我的住房過道樓頂。

看到嶄新的燕巢,不禁想起兒時去捉燕子而被大人的勸告:燕子不落窮人家,心里都巴不得燕子在自己家里的房梁上筑巢,還"嚇唬"孩子說:如果燕子拉屎落到誰的腦殼上就會長瘌子(一種瘡)!不允許我們動燕子窩,更不準(zhǔn)去捕捉燕子鳥鳥……現(xiàn)在回想起老人的一系列忠告,可以看出來歷代人就樂意與燕子和睦共處。
一次輪休之后,再返回到單位住房處,看到兩只燕子嘴里遠(yuǎn)遠(yuǎn)地銜來蟲子相繼飛了回來,剛出生的一只只雛燕努力地張大了小嘴巴,在窩的邊沿接食的樣子煞是可愛。為了雛燕的成長,燕子夫妻整天在循環(huán)的覓食、喂養(yǎng)后代。且重復(fù)著"打卡"出勤!讓我不禁想到我們的父母也是如此,生下孩子之后就開始一把屎一把尿地養(yǎng)著,每天都圍著孩子轉(zhuǎn),直到孩子長大能自己獨自“飛翔”了,才能停下來歇息片刻……
與燕子為“鄰”的這兩個月,雖然時間不長,卻令我感悟出許多人世間的一些道理。也謝謝我的好“鄰居”,有你們的陪伴我覺得很開心、快樂!
夏日聽蟬鳴
進(jìn)入仲夏了,我所在的長山工區(qū)的駐地三面臨山,既有竹林、又有一片中幼桂花林,蟬就選擇這塊風(fēng)水寶地長期駐扎,一只只金蟬扯著嗓子唱歡歌。只要是晴天,蟬每天按時"打卡"給我鳴奏出"噫……嗞嗞……"的樂曲,很是好聽,但可惜我一直翻譯不出歌詞的大意來。
查閱有關(guān)資料得知,蟬又名叫知了,俗名叫紡織娘,可入藥醫(yī)病。蟬十分愛漂亮,它本身的外貌就像仙女一樣吸引了我。你看,其眼睛又鼓又圓,背脊呈紫色,背部上有5個黑箍箍,猶如裙子的花紋,翅前一對長須任意舒展,那翅葉薄得不能再薄了,所以人們形容最薄的物狀為薄如蟬翼。

大晴天,陋室外。蟬鳴從桂花樹叢中跑出來,盡情放歌,蟬聲如沸,清越嘹亮,夏日聽蟬鳴,實為趣事一樁。蟬開始只有三兩聲,其聲絲絲縷縷,清淺細(xì)滑。一會兒就有無數(shù)只蟬紛紛加入隊伍一起搭臺伴唱,奏響出宏偉的大合唱。蟬的歌聲則織成了一張密集的網(wǎng),一浪高過一浪,如鼓樂齊鳴,似山溪入灘,那氣勢似乎能把苗家天空擎起來。蟬鳴聲勢浩大,蟬一會兒賣力地合唱,一會兒又獨奏,其聲時斷時續(xù),或高或低。好象一曲美妙無比的"哩啦哩……"(苗語歌曲),讓我聽出了悠遠(yuǎn)及道不完的余味。
聽到蟬聲,自然勾起我兒時與同伙捉蟬之趣事,我們幾個發(fā)小爬樹捕蟬個個像猴子,等爬上樹稍,小心地向正在鳴叫的蟬兒悄悄靠近,一只手便迅速向蟬兒伸去,忽然那只正在鳴叫的蟬就輕松被捕捉了,其聲音亦就戛然而止。然后我們會把“戰(zhàn)利品”裝進(jìn)用路邊的茅草編的小籠子里,帶回各自的家中,掛在堂屋門口的窗戶上,等到晚上全家坐在門口納涼時,一起傾聽蟬。
我自幼喜歡蟬,而今只要看見蟬飛過的影子,便自然而然勾起了童趣與童思。時值中午,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我正躺在宿舍休息,又聽到了如沸的蟬鳴,從這耳熟能詳?shù)穆曇衾?,我還聽出來了苗家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情、聽出了奶奶的叮嚀和媽媽的囑咐……
為了記下這種美妙的感覺,我頓時困意全無,起身寫下了這段文字。

未名小鳥來探親
今年1月6日上午,我駐地的住房里飛進(jìn)一只不知名的漂亮小鳥。
當(dāng)時,我正好在房里伏案寫作,突然前后玻璃窗戶上”啪啪……啪啪"地發(fā)出碰撞聲,我循聲環(huán)視房中。原來是從房門未關(guān)縫合約五指寬的空隙處一只小鳥登門"探訪"我。我立刻起身恭迎,并將這只"小精靈"用手輕輕的握著,它絲毫沒有害怕與反抗,一幕現(xiàn)實版本的"小鳥依人"。然后我仔細(xì)看看小鳥周身:眼圓嘴尖,羽毛油光發(fā)亮,顏色黑中有白,身材小巧玲瓏,尾羽似小剪刀。非常遺憾的是小鳥失去了左腳。見到小鳥在這寒冬里依然為生存四處奔波,令我肅然起敬!

我唯恐小鳥擔(dān)驚受嚇,不想讓它久留。等它在房間里停留得差不多了,我便用雙手抱起小鳥,準(zhǔn)備"送客出門"。我小心翼翼將它放到洗衣臺上,四目相對良久后,我揮手告別,小鳥則"噗"的一聲,張開翅膀飛入一旁的山林之中……